3月31日,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到珠海路百花园踏查绿化工程进度。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及周边绿化提升成效显著,成功打造“绿色会展”。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一景。姜玮 摄
绿意盎然的会展大街。姜玮 摄
今年,长春经开区对自由大路实施高质量绿化提升,图为中东大市场门前效果图。
沿河路带状公园效果图。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展示全市形象的窗口,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后实现绿化率将近40%,向世界递出“绿色名片”;“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丰富多样的街角景观,展现了长春经开区多彩的人文风貌;“垃圾场”、旧广场变身生态公园、休闲游园,经开区用浓浓绿意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幅葱茏滴翠的绿色画卷正在长春经开区徐徐展开。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变化,标志着长春经开区从“绿在城中”变为“城在绿中”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更具质感的生活,也使辖区居民拍手称快,深切感受到经开区致力建设“品质之城”的执着与温情。
长春经开区虽以工业立区,却始终坚持让绿色与城市共生长。近年来,经开区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牢固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把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普惠百姓的头等大事以及造福后世的民生工程来抓,掀起持续不退的绿化景观提升热潮,不懈追逐“城在绿中”的“绿色梦想”,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经开区去年绿化成效显著。洋浦大街、自由大路等重要区域和节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世纪广场、世纪大街的彩化、亮化、绿化成为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在去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经开区结合街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地形地貌,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是安全底线”的原则,立足国际化标准,研究设计出独具本区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以达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四季有景”之效。
抢前抓早,抢开工季、植树季,3月初,长春经开区绿化施工单位全部进场施工,秉持“对标高位、补齐短板、统筹谋划、分步实施、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在全市率先行动起来。今年,全区将进一步增绿约20万平方米。
综合观照长春经开区今年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为民惠民、品质升级、精打细算”成为三大关键词。
为民惠民——
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北海公园长期聚集高人气,远近皆来。而到了明年,更多居民就可以在家门口休憩游玩了。今年,经开区一下子建设四个花木繁盛、设施齐全、功能强大的公园、游园:新建沿河路带状公园、珠海路百花园,将生物广场、台湾广场改造成游园。
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表示,“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引领,全力开创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新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导向,把开发建设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这一惠民理念,在这些公园和游园的建设上得到充分彰显。
品质升级——
一方面,经开区追求绿化品质的整体提升,无论是会展大街、自由大路、卫星路等繁忙的大街大路,还是合肥路、浦东路、丙四路等小街小巷,绿化不断提档升级,做到应绿尽绿,并力争实现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如在机场路旁移植柳树、京桃、山杏等迎送往来车辆,使用混凝土树池盖板避免黄土漏天、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重点街路增加绿化层次和绿化厚度、解决绿化断档问题、打造慢行系统……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经开区的匠心独运;
另一方面,着力引进了亚斯特海棠、粉色海洋海棠、美国红枫等特殊树种,提升绿化景观效果,走出了一条从“单一绿化”到“花化彩化”的品质升级之路,即使是单调的冬季,也将被注入缤纷色彩,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亮色。
精打细算——
今年,经开区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两处公园,以及对自由大路、新城大街等12条街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怎样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节约资源、节省资金?长春经开区上下发挥“过日子精神”,聚力谋策,统筹安排,对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中必须迁移的树木进行移植,把一大批树龄长、效果好的树木搬到了更适宜的家,以最小投入收获了最佳景观效果。
执绿化之笔绘锦绣画卷。长春经开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造绿增绿出实效,提升城市品质与竞争力的同时,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宜居美好的生活家园。绿,已然成为美丽经开、幸福经开的鲜明底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长春经开区正朝着更广阔的“绿色梦想”全力进发。
满眼皆绿四季景 递出城市“绿”名片
初夏时节的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鸟语花香、草木葱茏,一派盎然生机。和缓起伏的地面上,乔木、灌木和花草错落分布、相映成趣,沿其间蜿蜒的小路穿行,给人曲径通幽之感,令人不由得忘记了身处的这方天地就在交通繁忙的世纪广场旁。
近年来,长春经开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合力塑造“绿城”,递出一张又一张“绿色”名片。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展示全市形象的窗口和平台,经开区去年投入1.5亿元对其进行全面提升,完成了会议中心、综合展馆、绿化环境、停车场改造,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市以及经开区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展中心是长春市的一张名片,我们通过对标高位、考察学习、精选方案,对会展中心及会展中心停车场等实施了绿化提升改造,区域环境实现质的提升。”经开区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
“绿色”名片,递出去的是绿色,收回来的是精彩。会展中心以新面貌为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一流环境,绿色会展、人文会展、园林会展得到各界认可,经开区也获得了年度“中国品牌会展产业集聚区”荣誉。会展中心成为城市东部文化体育商务休闲中心。
当“绿”与“亮”在夜幕下相遇,更携手打造出一种惊艳之美。去年,全区亮化工程完成亮化布线12公里,新增亮化灯具2万余盏,尤其是世纪广场亮化工程,是目前省内唯一采用全彩激光灯与染色灯照明技术的亮化工程,绚丽的照明效果营造出一个多彩的光影世界,给广场以及周边成片的树木、草坪披上了亮丽的“外衣”,成为经开区新地标。
夙夜勤勉踏实干,方有今朝“新绿”倍还人。今日种种美景,源自长春经开区紧紧围绕“改善城市面貌、给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的宗旨,久久为功地抓好绿化景观提升。去年以来,经开区着力提升工程方案设计水平,聘请三家国内一流设计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多番比对遴选,确保方案一流;高标准打造世纪广场、会展中心、世纪大街等重要节点、街路,构建全新城市街路景观体系,彰显区域文化特色;高效率、大规模启动重点区域绿化景观提升,对世纪广场、世纪大街、会展中心等11个区域以及虹桥街、浦东路、临河街等旧城改造街路进行场地平整和树木移植工程,实现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今年,经开区进一步强化质量观念和精品意识,因地制宜、精益求精地引进亚斯特海棠、粉色海洋海棠、美国红枫等一批优质树种,做好每个季节的色彩搭配。
“这些品种在长春市不多,但我们不是盲目引进,都经过了科学论证,并且在哈尔滨等地有驯化经验。”建管中心负责人说,如亚斯特海棠的引入,关键在于它“四季有景”。亚斯特海棠原产北美,高7米左右,春季开紫红色的花;夏季叶色深绿,枝条呈酒红色,结一串一串的亮红色球形果实;秋季果实变成透金的橙红色;冬季依然挂果,叶掉果不掉。此外,粉色海洋海棠抗寒性极强,春天开出一片粉花,红色果实又小又密,也可以挂到冬季。这些特殊品种,有助于创造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和城市绿化品位的提升。
于3月初在全市率先进场施工 绿化攻坚战正酣
“今年3月,仍在春寒料峭之时,全区经过提前筹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市第一个行动起来,抢前抓早、抢开工季、抢植树季,打响绿化攻坚战。”长春经开区建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工程量在全市也走在前列,绿化面积预计新增约20万平方米,且绿化种类多、形式多样,涵盖街路、广场、商圈等。
年初以来,经开区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是安全底线”的原则,多次对绿化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围绕“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标,结合本区街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地形地貌,经开区研究设计了具有本区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重点打造精品街路,丰富街角景观,注重街边小品,提升游园品质。
为切实提升绿化档次和景观效果,经开区还善取“他山之石”。经开区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开拓视野,搜集素材,着力提升绿化方案水平,聘请长春市园林专家指导绿化栽植和养护,强化技术支撑,确保各项方案有效落地。“走出去”与“请进来”双管齐下,为全年的绿化提升改造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据方案、围绕目标、把握重点,经开区从四个方面出击,全方位开展攻坚——
加强公园广场的提升修缮。结合区位特点,丰富城市绿地类型,调优公园绿地布局,重点打造台湾广场、生物广场、沿河路带状公园、珠海路百花园、鲶鱼沟生态景观带。预计6月末完成珠海路百花园、鲶鱼沟生态景观带,年底前完成沿河路带状公园以及台湾广场、生物广场土建部分。
实施重点街路的绿化美化。通过拆墙透绿、破硬插绿、拆违扩绿、立体植绿,着力增绿量,逐步实现“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特色街路景观。预计5月末前完成世纪大街、卫星路、临河街等6条建成道路绿化的完善提升,7月末前完成自由大路、新城大街、浦东路等35条道路的升级改造。
对裸露地面进行彻底根治。结合城市伤痕治理,预先做好区内裸露地面调查评估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露土植绿、见缝插绿、去枯还绿的方式能绿尽绿;对于不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硬化铺装、安装树池盖板的方式加以处理。预计5月末之前全区裸露地面顽症将得到彻底根治。
着力增加市政外围区域绿量。长春经开区建设局、土地局、土地收储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协作,对区内大块闲置空地、城市边缘空地区域进行绿化,按照苗圃栽植的方式管理,在增加区内土地利用的同时,建成了经开区日后街路绿化苗木的储备基地。
打造“绿色长廊” 让人“在树林中行走”
打开自由大路(临河街至洋浦大街段)绿化提升改造效果图,记者眼前一亮:树木掩映下,林荫甬路、休闲座椅、花池等一应俱全,形成绿色慢行系统,极富亲切感,兼具时代感。
为何要对自由大路实施如此高质量的绿化?纵观全市交通大格局,便不难发现,这一决策的背后蕴含着深沉的思考。自由大路是城市核心区东西向交通主干路,车流量大,且可通过洋浦大街快速转入机场路和驶入长吉北线,可谓长春市东部进出城的交通要道,而临河街至洋浦大街段更可谓全市的“迎宾之路”。对该段自由大路进行绿化提升,一方面,可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增强幸福感;另一方面,可更好地展示长春市东城门户形象,为城市魅力和吸引力再加分。
自由大路令人憧憬的蓝图,正从“纸上”落实到“地上”,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推进中。
“原来自由大路南侧的绿化主要是柳树,单调缺乏层次,而且业态很多,比如医院、部队、商场等,导致绿化断档。这次提升要增加层次和绿化厚度。在现有树木基础上,见缝插针式绿化,设置甬道、座椅等,增加慢行系统,打造出独特的风味,让人产生曲径通幽、不受街上车水马龙影响的感觉,就像‘在树林中行走’一样。”建管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次改造还要强化整条路的绿化连续性,把中东大市场门前等绿化断档的地方,通过绿化和硬化相结合的方式,将绿化接续起来。
自由大路绿化提升只是长春经开区今年大手笔绿化提升的一个缩影,更多“绿色长廊”正在延伸。今年,经开区将对自由大路、新城大街12条街路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对于新建街路,行道树以抗污染性强、净化空气的乔木为主,体现生态性的同时,注重层次及色彩打造,形成车行路与生活环境的有效分离;对于改造的街路,尽量不浪费原有树木,补植同树种行道树,种植草坪及其他地被植物。
与自由大路留待憧憬不同,另一条进行绿化提升改造的重点街路——会展大街已初具景观效果。在会展大街的北海路至卫星路段,记者看到,街边高矮植被错落有致,新植的粉色海洋海棠,虽为树苗,却已初显挺拔之姿,且树如其名,盛放一树娇艳的粉花,较之略低些的金叶复叶槭抽枝展叶,呈现泌人心脾的嫩绿,它们与一簇簇低矮的造型偃柏共同形成一幅层次分明的立体图景。
截至目前,会展大街已新植或移植旱垂柳、红枫、金叶复叶槭、海棠、比利时馒头柳、造型偃柏、红叶李、金叶榆、小叶丁香、黑松、核桃楸、火炬树、金叶榆半空球等20多种苗木,新增绿化面积约6000平方米。
“每天早上,沿着会展大街走去轻轨站,感觉像是在森林中徒步,空气清新,心情舒爽,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开端!1公里多的路也不觉得远了,看看树看看花就到了。”家住福临家园的李先生笑着说。
对会展中心停车场,经开区也实施了绿化加密工程。“我们要用绿化把停车场圈起来,让路人从外面看不到里面停车。同时,对北海路和会展大街进行提升改造,共同烘托会展中心周边氛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春经开区一条又一条富有特色的“绿色长廊”,将成为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供人观赏、休憩和徜徉,以及盛情迎接八方客商。
化腐朽为神奇 “垃圾场”变身生态公园
垃圾场,人人避之不及。但到了明年,长春经开区两处曾经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的“垃圾场”,将变成景色宜人、周边居民聚集和游玩散步的生态公园——沿河路带状公园和珠海路百花园。
近日,记者来到沿河路带状公园施工现场,新植的小树整齐排列,正迎风起舞。一旁的空地上,几台挖掘机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平整着土地。施工围挡外路过的人们大多一脸好奇的神色,听说是建公园,一位家住乐东小区的王阿姨便喜上眉梢地说:“简直太好了!上岁数了不方便往远走,家门口有这么个公园早晚出来活动活动,太方便了,真期待快点建好!建好以后,我们的房子肯定能再升一次值!”而回想起这里原来的模样,王阿姨不胜感慨:“这里原来就是个乱石岗子,垃圾、渣土遍地,还有不少地被圈起来,有的当成自家园子,有的往这囤废品卖,大树都给埋了半截,跟公园可是完全不搭边儿。”
沿河路带状公园北起吉林大路、南至自由大路,东面紧邻乐东区域。建成后,宽约30米、全长约1862米,总面积预计约为69438平方米,将拥有休闲、游憩、健身等多种功能。
乐东区域原来被称为长春“龙须沟”,大部分为弃管小区,私搭乱建、脏乱差现象由来已久,是多年来城市管理的顽疾。去年,长春经开区投入1.2亿元,对占地35万平方米的11个老旧小区进行彻底改造,对带状公园所在地进行了彻底清理,居民生活环境大变样,周边群众幸福感极大提升。
居住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居民深层次需求进一步彰显。什么时候能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群众有需求,经开有回应。长春经开区以群众需求为向导,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除了乐区区域改造、使各种管线落地,去年,长春经开区还打通了沿河路——原来是条断头路、南北不通,建设公园的各种条件都已具备,今年则开始着手建设。
惠民利民的公园,不但要建、更要建好。“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交流感情、休闲娱乐的需求,公园里设有大广场,可以跳广场舞;有儿童活动区,给孩子们玩儿;还设置一条大的环路,贯穿全场,可以用来健步走和跑步。儿童、老人、青年等人群的需求都照顾到了。”经开区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另外,在世纪小学对面,公园还将辟出一块区域建设主题广场,设置座椅等,家长们在等学生放学的时候,可以在这里从容地一边休闲、一边等待。
在生态修复上精雕细琢。这里原本有一片连续的杨树、柳树防护林带,这些树木虽树龄长、长势好,但品种较单调;缺乏连续的人行道,景观较差,绿地中已踩出了人行小道;路侧高压线杆多,林下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此次建设对该区域进行重塑,在充分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植物群落,丰富植物空间类型,恢复场地植被系统,为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奠定良好的生态基底。建管中心负责人表示,计划今年完成公园的土建和绿化,基本具备游玩条件。由于完成土建后将错过最佳植树季节,明年春天还将再补种一茬。
沿河路带状公园即将让居民的梦想成为现实,乐区区域、亚泰梧桐公馆、东方之珠等小区居民将大为受益,特别是以老年人居多的乐东区域。
“珠海路百花园也将成为经开区绿化新亮点。它位于珠海路南侧、东环城路与世纪大街之间,曾经荒草丛生,路边常年摆放大量工程车辆,环境差,上方高压走廊还比较多,无法盖楼。我们通过建公园把这个区域‘抢’出来,在高压线下种植低矮灌木,按要求与高压线留出15米以上距离,在旁边符合要求的地方再种植高大的树木。”建管中心负责人说,这里不是简单的绿地,将具有游园休憩性质,百姓在健步的时候可以赏花,丁香、山杏、山楂、京桃等将分区域展示。也设计了用于徒步或慢跑的大环路,走上一圈,各种花都能观赏到,各种花香都能感受到。
该公园建成后,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周边的尊誉东方、锦绣东方、首地首城、像素公园等小区居民将大大受益。家住首地首城的孙女士表示,以后就可以带着老人、孩子在家门口休闲娱乐了,不用再舍近求远地跑到北海公园。
目前,沿河路带状公园和珠海路百花园的树木已基本栽植完毕,正在推进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以及亮化、排水、铺装等工程。
老城区“腾笼换鸟”品质升级 两广场拓展功能成特色游园
“今年重点要把城市的一些公园、绿地都整合、利用起来,打造一些精细的多功能的游园,供百姓游玩、休憩,给百姓健身、休闲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建管中心负责人表示,再过一个多月,经开南区的生物广场和台湾广场改造升级就将动工,将新增2万多平方米的绿化面积。
两个广场的改建,与百姓生活需求紧密相联、与区域长远发展息息相关——
一方面,经开区建区初期,南区陆续聚集了一大批工业企业,但后来随着区域人口的增长,企业与居民区日渐混杂,发展空间受限,且服务业需求日盛。这种情况成为建设宜居幸福的长春经开必须跨越的障碍。为此,近年,经开南区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通过收储僵尸企业、支持有潜力企业搬迁到北区扩能发展等办法,不断释放南区空间,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税源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补齐服务业短板。而发展服务业,休闲配套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当前,生物广场和台湾广场在绿化景观还是休闲功能上均已极落后,且失去了其原有存在意义。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台湾广场是建区早期为庆祝引进某台湾企业而建,该企业早已搬走;而生物广场周边集中了一大批制药厂,随着城市发展,这里已变成居民区。因此,将其改建成能满足周边居民需求的新游园势在必行。
两广场“变身”游园后,将打造出独特的绿化景观,展现别具一格的风貌。游园将以林荫路、舒林草地、特色林为主打造精致的街头广场空间,满足四季景观。着重打造冬季景观,通过不同植物的叶色、干、枝、果等,让冬季景观得到升华。
生物广场位于虹桥街,湛江路与芜湖路之间,总占地面积31516平方米。其距长春国际会展中心500米、距北海公园430米,周边人流量大且交通便利,是群众活动的良好去处。“生物广场原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广场,主要是一马平川的硬化加上喷泉,没有私密空间,而且喷泉损坏严重。我们要把喷泉取消,增加绿化,拓展游园功能。”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
新游园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景观,增加绿化层次,营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并设置人性化的景观小品,拥有景观花池、公共活动广场、雕塑广场、林荫漫步道、树阵景观、休憩廊架、步道、休闲座椅、儿童及成人活动器械等多种设施,成为一座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游园。
位于昆山路与福州街交会处的台湾广场,总占地面积37689平方米,紧邻长春市企业家协会,距中东客运站800米,距中科院长春光机所400米。目前,此处空旷单调、缺少景观特色。
其周边用地属性涵盖工业、商业、教育、居住用地,游人多为上班族、周边居民和厂区工作者。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改造将一方面增加场地内的绿化层次,丰富景观;另一方面,建设下沉式休闲广场、环形漫步道、健身运动场地、趣味童乐园等,设置艺术树池座椅、廊架、健身器材、夜景照明等,完善游憩和休闲功能,最终将该广场打造成“生态·乐活”休闲综合广场。
“变废为宝”巧移植 以最小投入收获“最佳景观”
“这些梓树都有20多年的树龄,想买都买不到。鲶鱼沟要实施改造提升,我们‘变废为宝’,从鲶鱼沟优中选优地移植了103棵过来,4月初刚刚移植完毕。梓树树型好看、叶大而且耐寒,非常适合这条新修的路。”经开区建管中心负责人在南区丙四路绿化现场介绍,等过段时间长出叶子,会形成浓密的树荫,再开上满树的白花,非常漂亮,将成为亚泰梧桐公馆与东方之珠两小区间的一道绿色长廊,与沿河路带状公园刚好形成“T”字型绿色休闲景观带。
记者在丙四路绿化现场看到,为打通道路“微循环”新修的丙四路平坦笔直,从东环城路直通沿河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干笔直、排列整齐,每一棵大约都有10米高,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列队欢迎来往的车辆和行人。
树木移植“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在长春经开区数不胜数。经开区发挥“过日子精神”,对资源利用进行了统筹谋划,精打细算地盘活资源,对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中必须迁移的树木进行移植,保证绿化资源不浪费,力争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最佳景观效果。
经开区结合新建绿化工程整体规划效果,开展了树木排查筛选,精心研究移植方案,还给每棵移植树木都制作了“身份证”,包括移出、移入地、技术规格等详细信息,并进行编号,保证所有移植树木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一街一策,一树一档”。同时,加强施工管控,着重从进场苗木的检疫、规格、开挖树坑、栽、补植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工程管理,使大规模树木移植得以有序开展,并节省了大量资金。“由于长春市将建设吉林大路高架桥,吉林大路沿线绿地均被占用。为减少浪费、用活资源,经开区对沿线大量树木进行了移植。其中,有14棵胸径约25公分的黄柏移植到了会展中心院内,这么大的树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苗圃有20公分的、要价1万元,而我们只要1000元左右就移植了。”建管中心负责人说,另有一些胸径有20至30公分的黑皮油松移植到了各个街角,521株红皮云杉移植到珠海路百花园,80株金叶榆移植到东环城路,稠李、京桃、山杏、拧紧戚、榆叶梅球、紫丁香球等100多株移植到自由大路,仙台大街、洋浦大街、新城大街、世纪广场外围等也均有移植树木。
此外,哈尔滨大街移出大量金叶榆。其中,有240棵移植到银川街,65棵移植到太原东街,35棵移植到苏州北街。
“为保证移植树木的成活率,我们3月就开工了,趁着冻土挖大土坨保护树根,移植后打营养液、用生根剂,帮大树适应新土壤,还把枯枝、侧枝修剪下来,避免和正常枝叶抢营养。”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经开区还加强了日常绿化养护管理,长久保持全区绿化效果。
全市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
深消防实地实验电动自行车火灾 现场火势凶猛毒烟满布
GernotRiether:深入对接助推绿色产业
重庆市亮相第五届中俄博览会 与俄方签署13项合作协议
武汉一居民楼电缆井起火,7人逃生被呛送医!浓烟弥漫固守待援更安全
长春经开区:铺就宜居宜业最美底色
云和县木玩成为首批梦想珍藏进浙江省档案馆
最近地铁查了 这些禁带物品
我市全面完成2017年度脱贫任务
广信农商银行各项存款突破100亿元
滁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14次主任会议
众筹不能成为“非正义”的护身符
峡江:交警处理事故过程中遭攻击 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丰南全区钢铁行业加强环保深度治理
管城区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工作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鸣放防空警报的公告
雷公山隧道今起单向封闭 大鹏往葵涌方向车辆需绕道行驶
将植物人强行抬入邻居家被砍伤的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丁福浩、路云巡视我市企业展厅
民生水利补短板 河流治理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