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关怀服务全覆盖,晋江市计生协会——
丰富“晋江有爱,人人关怀”的“晋江经验”
真抓实干,积极创新。近年来,晋江市计生协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卫生计生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新时期计生协会“六项重点任务”,实施“阳光·暖心港湾”项目、安居工程、幸福工程等,开展“暖冬行”等活动,加快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进一步丰富了“晋江有爱,人人关怀”的“晋江经验”。
长沙市晋江商会计生协会“5·29”会员日活动
仅去年,晋江市计生协会就投入1062万元,帮助241户住房困难家庭圆安居梦;帮助225户计生困难家庭贷款1400多万元发展生产;投入50万元幸福工程救助金,资助100户计生困难家庭自主创业;“暖冬行”期间,发放30万元,慰问贫困计生家庭300户。
组建省级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 精心编织在外晋江人计生关爱网
为了让在外奋斗打拼的晋江人享受到更完善、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近年来,晋江市计生协会紧抓全国异地晋江商会整建的契机,按照“商会建在哪里,协会就建在哪里”的思路,在全国23个省级异地晋江商会组建计生协会,编织了异地计生关爱网络,在中国计生协八届三次全国理事会会议上,该做法获得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晋江人商行天下,异地晋江商会也随之兴起。”晋江市计生协会会长王庆芬说:“我们提出了三年三步走的目标,2016年抓组建,2017年抓规范,2018年抓提升,真正让每一个在外晋江人切实享受到家乡的发展成果,感受到家乡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阳光·暖心港湾”项目开展“重阳登高、亲近自然”户外活动,志愿者入户送温暖。
2015年,晋江市计生协会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卫计局、市工商联出台《关于在异地晋江省级商会中组建计划生育协会的通知》,相继在广东、福州、山西、湖南、南京、重庆、新疆、陕西、长春等23个异地省级商会组建计生协会,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的良好局面,并同步成立生育关怀基金,关爱异地晋江籍育龄群众。其中,大连募捐14.5万元,生育关怀基金达25.5万元;上海一地更是筹集生育关怀基金达35万元。目前,23个商会计生协会的生育关怀基金合计已达255万元。
此外,晋江市计生协会严格按照三年工作规划,先后研究出台《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工作规则》等指导性文件,引导异地商会计生协会迅速发展,同时建立了协助组建的镇、街道与异地商会计生协会的通联机制,两面互动、双向协作,共同把宣传服务工作引向深入。据统计,仅在2017年,各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合计开展46场生育关怀、计生宣传、公益行动、紧急救助、奖学助学、扶贫济困等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0500余份,关怀慰问170余户(人)计生家庭,奖助130余名贫困学子,合计金额达70余万元。
“我们不仅要把商会计生协会建成在外晋江人的温馨大家庭,”王庆芬说,“还要规范协会的工作和运行机制,把协会建成集宣传、服务、关爱于一体的坚实平台,解决在外晋江人的诉求和问题。”为此,晋江市计生协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工作座谈会,研究制订工作措施方法,帮助异地商会计生协会理顺工作思路,解决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指导异地商会计生协会与商会其他部门紧密配合,采取交叉任职、互兼岗位的方式,规范完善协会骨干队伍,根据岗位及职责分工,严格落实“常设机构健全、协会队伍稳定、资金经费充足、活动开展经常”的要求。
此外,晋江市计生协会还专题召开会长办公会,研究制定《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项目点创建工作方案》,在重庆、长沙、福州3地开展“省级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项目点”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将异地商会计生协会发展引向深入。各异地协会也相继开展“跟典型走、向先进学”的“比、学、赶、超”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蓬勃势头。
“我们坚持按照‘结合实际,一地一品’的要求,根据流出人口分布状况、行业特点、职业特长等现状,打造会员之家、关怀基地、就业培训站,既因地、因人制宜,又指导帮助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既抓当前,又谋长远,确保异地协会可持续发展。”王庆芬说。
据了解,在去年4月承办的全国流动人口计生协能力建设培训班暨全国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年启动活动中,晋江市计生协会制作的“关爱流出人口,编织爱的网络——遍布全国的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大型展板,专题介绍了异地晋江商会计生协会的情况,得到了国家、省协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各地代表的高度评价。
下一步,晋江市计生协会将继续加大投入,在完善组织网络、打造宣传阵地、延伸服务触角、发展会员、扩大生育关怀基金上下工夫、使力气,让协会的建设发展更符合流出人口特点,切合商会计生协会和当地实际,让计生优惠优待政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流出人口享受晋江改革开放的成果。
实施“阳光·暖心港湾”项目—— 为计生特殊家庭送上暖心“五部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生命安全存在的隐患日益增多,由此造成了失独家庭数量增长,“失独”问题已成为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为了帮助这些计生特殊家庭走出困境,近年来,晋江市各级计生协会积极探索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出“阳光·暖心港湾”项目,实施暖心“五部曲”,着力关爱计生特殊家庭。
“12345”“保暖”关怀 打破心理“囚牢”
“孩子走了,我们还痛苦地活着”,这样的想法让许多失独家庭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当中,他们自我封闭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为了打破失独家庭的心理“囚牢”,“阳光·暖心港湾”项目采取“12345”的工作服务模式,即一个项目服务中心、两条主线(家庭内与家人和睦相处,家庭外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三社”联动(社工+社区/村+社会组织)、四项具体服务(综合服务、专项服务、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五个步骤(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哀伤辅导、个案管理、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失独家庭重拾生活希望。
45岁的陈大姐是晋江市金井镇人,1996年生下儿子,1997年与丈夫离婚,离婚后她独自抚养儿子。不料2014年初儿子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不久病逝。失去独子后,陈大姐内心充满自责和悲伤,无法从失去儿子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得知陈大姐的情况后,“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人员在敲开陈大姐家门的同时,耐心倾听她诉说心中的苦闷,采取叙事疗法、oh卡(心理测试卡)、放松音乐、瑜伽等方式多管齐下,渐渐地引导其打破心理“囚牢”走出悲伤。如今的她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失独事实,找到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帮助失独家庭排解情绪,项目组不仅开通了关爱服务热线“82006786”,随时倾听服务对象的诉求和心声,还将入户探访与心理慰藉结合进行,为每位服务对象建立档案,并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哀伤等级1-5级不等的评定,根据等级不同进行心理辅导。对新增的服务对象,96小时之内安排资深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服务对象发生不可预测悲剧。
菜单式“供暖”服务 解决后顾之忧
打开了失独家庭的心房后,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源源不断来自外界的温暖,这就需要保姆式的周到“供暖”服务。为此,“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人员整合现有资源,梳理计生帮扶政策,制作服务手册,建立菜单式援助服务,让服务对象能够在碰到困难时,及时找到相关途径,获取帮扶资源。
“援助菜单主要涵盖养老保障、住房安居、法律援助、创业支持、就业指导、再生育政策、心理咨询、困难帮扶等等。”项目组人员介绍说:“我们一般通过社区定点宣传、社工+协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入户宣导等多途径宣传相关援助政策,同时协助服务对象申请接受援助。”
来自晋江梅岭街道的庄大姐,丈夫于2011年因患白血病去世,三年后19岁的独子也因病离世。作为困难低保户,手部残疾无法谋生的庄大姐从此断了生活来源。了解到庄大姐的遭遇后,市、街道计生协会多次给她送去慰问金,并与“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的社工们一起敲开她的心门,对她从心理到生活上进行一系列帮扶。
2014年底,庄大姐被拆的房子要回迁安置,她原本的意向是换一套面积与原来房子差不多的安置房,但考虑到她今后的经济来源和养老问题,项目组和街道计生协会积极与回迁安置领导小组研究商讨,将她原来的意向换成两套45平方米的房子,这样一来,她不仅有了居住的地方,还能有一套房子出租,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了补足换房的差价,晋江市计生协会又将她纳入计生安居工程,帮助解决市、镇两级购房安置补足6万元,2015年,庄大姐成为晋江市首位享受到计生安居工程的失独母亲。
个性化“送暖”关怀 点亮生活希望
失独家庭心理上得到慰藉,生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后,在走出阴霾的路上,他们有了渴望和需求,这就需要“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制定出个性化的“送暖”措施,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有效帮扶。
对此,项目组制定了包含活力生活、丰富生活、便利生活、温馨生活、浪漫生活五个模块的“微心愿”菜单。其中,活力生活主要包括服务对象本市区短途旅游、观光爬山、体育竞技、户外活动等运动性需求陪同满足;丰富生活则是通过娱乐游戏的形式,引导服务对象学会疏导积压情绪,减少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例如模拟游戏宣泄、音乐艺术宣泄等;便利生活是包括日常用品的配备、体育用品、小电器的添置等;温馨生活则是将婚姻中的温馨小事放大,例如同做一道菜、同哼一首歌、同讲一个主题故事等,鼓励夫妻互相配合,现场制作成为照片墙、视频、定制礼物等赠与服务对象做纪念;浪漫生活则采取一些比较时尚的婚姻纪念方式,如按照婚龄定制蛋糕、补拍婚纱照、补度蜜月等方式。
除了以上“微心愿”服务外,“阳光·暖心港湾”服务站还适时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时,组织服务对象开展有利于增进身体健康、身心舒畅的集中娱乐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乐趣。
贴心式“添暖”追踪 重拾生活信心
失独家庭要真正走出阴霾,就必须要面对社会,提高社会参与度,通过工作或语言表达的形式,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这离不开贴心式的“添暖”追踪。
为此,“阳光·暖心港湾”项目组构建出“微支持生态圈”。整合失独家庭服务对象所在村(社区)志愿者及已有生活资源,根据不同服务对象不同需求进行匹配,分组负责服务对象的不同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健康保健服务、户外运动协助、邻里交流协助、紧急救助等微型具体支持,提倡“邻里守望”,在服务对象周边建构和谐、稳定生活、精神支持的微支持生态圈,借此提升服务对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达到完善服务对象自助重建功能的目标。
此外,项目组还引导服务对象发掘自身内在资源,在群体层面上借助各类节日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个体层面上则以各种家庭纪念日为切入点,组织“生日会”“美食游”“蜜月重度”“人生纪念册”等活动,促使服务对象放下过去,以自信、积极的心态融入邻里、社区和社会。
全方位“续暖”循环 找回生活色彩
“阳光·暖心港湾”项目自运行以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采用“社工师+心理咨询师+计生协会工作人员+义工”的服务网络模式,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用“周边取暖”取代传统的“抱团取暖”,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稳定的康复支持平台,实现了帮扶工作可操作性、示范性和有效性的跨越式发展。
晋江市在“阳光·暖心港湾”项目有效运行的基础上,结合《深入开展对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扶助工作的意见》,形成多种帮扶措施。目前,包括一次性抚慰救助、做好再生育服务、提供抱养服务、意外灾害救助、日常困难补助、医疗保障救助、实施养老保障等,通过帮扶工作与惠民举措有机结合,不断地丰富帮扶内容。
今后,晋江将持续推进“阳光·暖心港湾”项目,不断细化失独家庭保障服务,进一步开展“重建家园”、“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项目,帮助失独家庭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人生。(郭雅莹 陈传焕 庄树川)
【责任编辑:周旋洁】
市农科院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在新丰县开展科技扶贫培训活动
谢岗镇发布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 举报属实最高可获5万元奖励
蚌埠市固镇县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
合武铁路7月1日起提速 武汉至上海用时不到4小时
我省百个最具乡愁村庄评选公布 九江五个村庄榜上有名
晋江市计生协会:丰富“晋江有爱,人人关怀”的“晋江经验”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烟台高新区海越路恢复通车 新道路行车舒适还耐用
市贸促会签约设立驻南部非洲代表处
邳州: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无锡交警:窗口处理交通违法按现有政策办理
刘天鹏:年过花甲 脱贫不忘乡亲
华师大海宁市名师培育班第二次沙龙活动举行
“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八闽行”龙岩站培训活动昨举行
泸州市八届30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两会”、“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阜阳市分行赴扶贫帮扶村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
我市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无为县首次深度约谈建设项目中标企业法人
隆尧县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打造华北地区区域性物流节点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市领导带队检查指导公务员面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