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虚假广告生存的土壤


  近日,一款名为“量子饮粒”的饮品引发关注。该产品宣称可改善“三高”、心脑血管等疾病,引发不少质疑。食品工程专家表示,其所宣称的功效站不住脚,只是将平常食品包装成有保健功能,堆砌科学名词忽悠消费者。(据《新京报》)
  在如今形形色色的医药广告里,活跃着一群口若悬河的医学“专家”,他们以各式各样貌似带有“科学”色彩的新名词,不遗余力地宣传着疗效显著的各种“国家级新药”“最先进保健药品”,绝对化的语言、虚假承诺和伪科学表述,不仅扰乱视听、误导公众,而且吞噬着社会诚信和道德。
  虚假医药广告之害,猛于虎。虚假医药广告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为了治病不惜花重金买贵药的心理,在广告中夸大医疗效果、捏造不可考证的治愈率,将原来只有几元钱的药品包装成动辄上百元的“济世良药”“救世神丹”。表面上只是要百姓的钱,实际上是既要了百姓的钱,又要了百姓的命,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予以铲除。
  铲除虚假广告生存的土壤,首先要死死守住广告发布这个终端。《广告法》明确规定,医药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无良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盯上了时下正火的医疗养生节目,对此《广告法》亦有明文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应该说,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非常清晰地明确了医药广告哪一些能做、哪一些不能做,医药广告应当依法依规制作,不能与节目形式相混淆,整治虚假医药广告必须全面强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虚假医药广告是个链条,不光是广告发布环节,还涉及广告主、代理机构、广告制作经营机构等,对其管理方面涉及到卫生计生、工商、新闻出版广电、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所涉管理部门只有分工合作、齐抓共管,一致行动,才能真正形成管理的合力。
  虚假广告有市场,究其根本,是因为公众的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与辨识能力需要提高。因此,在加强严管的同时,要鼓励更多专家和医务人员涉足这一领域,除了辟谣,还要让他们向社会提供数量足够和质量高的健康养生知识产品,逐步恢复这个领域的话语生态,彻底铲除虚假广告生存的土壤。(厉 敏)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34.9万人
市直工委组织全体干部深入扶贫村开展跟踪回访行动
线下数据商业生态高峰论坛5月27日举行
靖江中山杉为长江生态修复立功
五种水稻巧妙"作画" 江苏一稻田长出"董永七仙女"图
铲除虚假广告生存的土壤
市科技局从严从速从实推进巡视整改落实
射洪县召开决战决胜“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
福清:征迁“软办法” 攻下“硬指标”
明确责任限时验收赤壁赵李桥镇铁腕整治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调查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 建设达标审议意见落实、城区经济和飞地经济发展情况
武警深圳支队文艺汇演
威严部长的暖心"里子" 杨汉军的"大爱"与"小爱"
全市人大系统举行第十三届职工乒乓球比赛
市全域旅游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名都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顿活动(图)
“共享经济”多样化:共享轮椅入院 患者医院双赢?
淮上区不断压缩工商登记时限开通便民利企绿色通道
我市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县镇村“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狠下攻坚决心 抓好五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