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 致富先强心——看郧西县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贫困户的致富精气神


 近日,记者随市信访局驻郧西县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第一书记武豪走访该村贫困户时看到,田间地头随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可利用资源匮乏,过去三官洞村是个典型深度贫困村。2015年,市信访局、国网十堰供电公司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入驻该村,积极配合林区及村“两委”,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精神扶贫为抓手,着力做好产业扶贫和基建扶贫,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2017年底,该村成功实现整村出列的目标。
镜头1:多点经营实现年收入7万元
脱贫不仅要肯干,还得干对路
“武书记,您又来了!”3月21日正午,在三官洞村1组张龙沟,看到扶贫干部往自己家走来,村民袁汉顺放下手中的活,同武豪亲切地打招呼。
袁汉顺是因病致贫贫困户,过去年收入仅有三四千元。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2017年袁汉顺养了7头牛、7头猪、300多只乌鸡,酿了1500多公斤苞谷酒,年收入达7万元。今年,在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袁汉顺又种了近2亩中药材。“以前就知道种苞谷过活,起早贪黑守着几亩地也过不上好日子。如今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我找对了路子,勤劳终于得到了回报。”袁汉顺感慨道。
以往三官洞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苞谷及酿苞谷酒。扶贫工作队入驻后,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之路,为村民寻找增收途径。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有40户129人选定了产业扶持项目,发展中药材200亩,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成立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5户贫困户入社,入社贫困户当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激励贫困户养殖马头羊1000余只、生猪300头、家禽3500只、蜜蜂100余箱,惠及农户80余户。
今年,该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规划种植葡萄300亩,大樱桃50亩。流转土地50亩,投入资金20余万元,发展生态扶贫产业园 (苗圃基地),种植红豆杉、大叶女贞等绿化观赏苗木,惠及贫困户12户,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2万元。
镜头2:年收入不足2千敢贷款3万
致富不仅要有愿景,还要有勇气
3月21日下午,在三官洞村5组杨坪,贫困户雷尚均正在自家门前的地里栽种苍术。看见武豪来了,雷尚均连忙汇报起自家发展情况来:“武书记,今年我可是花了血本种植中药材,购买苍术和白芨种子都花了32000元,还是贷的款,致富就全指望它们了。”
雷尚均也是因病致贫,过去年收入不足2000元。扶贫工作队考察分析后,发现他家门前几亩地不仅土质好而且光照充足,建议他种植中药材。当时既没技术又没资金的雷尚均连连摇头说“搞不了”。为此,扶贫工作队不仅用同村村民刘世波通过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事例激励他,还请技术人员为他进行培训,帮他解决销售问题,终于让雷尚均看到了通过种植中药材致富的希望。随后,武豪又为他到银行跑贷款,帮他解决发展资金问题。雷尚均种植的2亩多中药材3年后见收,收入保守可达15万元。
“对于深山里的贫困户来说,不仅要点燃他们致富的希望,更要激发他们致富的勇气。”武豪说,扶贫离不开资金支持,可对于贫困户来说,一年收入只有二三千元,哪有底气贷款?为此,扶贫工作队一边积极争取所在单位帮扶资金,一边用足用活金融扶贫政策,现已对全村57户贫困户进行金融授信。为进一步推动全村产业发展,扶贫工作队还协助该村制定出台了《三官洞村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
镜头3:从“拖油瓶”到挣钱能手
扶贫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分户施策
3月22日上午,在三官洞村1组张龙沟,贫困户张诗成正和自家兄弟盘算着今年的养蜂计划。张诗成患有肝病,干不了重活,一度灰心地认为自己是家里的“拖油瓶”。扶贫工作队了解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发展养蜂产业。去年他尝试着养了10箱蜂,尽管受到技术不成熟和持续阴雨天气的双重影响,但年底一算账,家庭年综合收入还是达到了17000元,是过去年收入的6倍。
“虽然是同一个村,但是每个贫困户的情况也有差别,扶贫工作需要分户施策,确保精准帮扶到位。”武豪说。
离开张诗成家后,刚好在路上碰到袁汉顺的爱人,武豪便询问起她在藤编培训班学习的情况。
由于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袁汉顺的爱人一度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丈夫每天起早贪黑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前不久村里开办藤编培训班,她就去报名了,寻思着学好手艺也能为家里增加些收入。三官洞村藤编培训班于3月15日开班,首批共有45人报名参加,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了80%以上,除了培训费用全免,当地人社部门还按照每人每日30元发放培训补贴,培训合格的一次性奖励800元,并安排到附近藤艺加工车间务工。
因病致贫是三官洞村村民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扶贫工作队根据贫困群众自身特点,选好发展项目、加强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走符合实际的脱贫致富路子。
镜头4:从蜗居深山到入住楼房
决战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先行
3月22日下午,在三官洞村5组李家湾,五保户秦炳献正在自家安置房前的菜园里劳作。“扶贫政策就是好,让我们这些五保老人也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见到武豪,77岁的秦炳献高兴地说。目前,李家湾安置房共居住了28户像秦炳献一样的五保户。而在三官洞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5栋安置房正在进行收尾工程,今年上半年可交房入住,可安置26户91人。
驻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投资2000万元为三官洞村建设35kv变电站,解决用电问题;调整光伏项目规划,在该村实施60mw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已并网发电3万度,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市信访局、十堰供电公司先后投入20余万元,帮助该村建设容量850立方米和1500立方米安全饮水工程各一处,新建水窖40口,铺设引水管8公里,解决36户127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2017年,为彻底解决该村饮水困难问题,市信访局局长韩俊争取省水利厅支持集镇水厂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后,三官洞林区吃水难、吃水不安全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市信访局、十堰供电公司多方筹资60余万元,建设集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电商物流产业园。由市信访局、十堰供电公司投资180余万元建设的农民健身广场已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向市文体新广局争取价值7万元的户外健身器材,极大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勤劳致富靠双手、干群同心齐奋斗”。这是矗立在三官洞村的一块扶贫宣传标语牌,也是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市信访局、十堰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驻三官洞村开展帮扶工作的3年,不仅仅是该村基础设施、致富产业加快发展的3年,更是村民精气神逐渐提振的3年。扶贫干部和村民深信:贫穷不可怕,只要有决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脱不了的贫。(记者 毛以国 通讯员 王勇)

滨海区: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蚌埠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近期强降水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吴斌主持召开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调度会
扶贫要扶志 扶志要扶心
放管结合见成效 优化服务暖人心
扶贫先扶志 致富先强心——看郧西县三官洞林区三官洞村贫困户的致富精气神
龙子湖区开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
两会“绿色标签”传递环保意识 用环保产品,为自己“贴”环保标签
1-4月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发布 海口好空气持续排名第一
宁德市推行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新模式
廉江市:我市“文明餐桌”主题活动今天启动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专题学习省领导对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批示精神
与汛期抢时间 全力推进丹棱县青衣江引水工程建设
光明新区马田办事处为新兵家庭送“光荣军属”牌匾
20万素车挑战百万改装车 哈弗T3军团赛道验证实力
创新!交警用喊话器和你"通话"
为啥感觉厦门今年特别热?高温天数多 送爽的台风较少
永兴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曲江区大塘镇中心小学开展主题书信活动
四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