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图寓意“驱五毒,避不祥”。本报记者 高云 摄
端午节听过吃粽子、挂艾蒿、系五色绳……但是五毒图的由来您听过吗?书享荟现场,市诗词协会副会长焦丽萍详细介绍了一下,鲜为人知的五毒图。
现场,一副精致的五毒图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该图是由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精心制作而成。以红色为底,图中央是一只癞蛤蟆,四周有蛇、蝎、蜈蚣、壁虎,都是流传于民间认为“最毒”的且“害人”的。
焦丽萍介绍,端午,又叫毒日,恶日。因为这一天,毒虫出没,疾病蔓延。为了“驱赶瘟疫”“拔除不祥”,人们在端午这一天会“门挂菖艾,酒饮雄黄”,中堂悬挂“钟馗”,家家门上会贴“五毒图”,寓意“驱五毒,避不祥”。尤其是在晋城的丹河沁河流域,至今还延续和保存着完好的端午习俗。比如,给小孩子额头抹雄黄,还会把“五毒图”做成小衣服,小肚兜给孩子们穿上到处跑。是按照“以避其毒”,或者“以毒攻毒”的原则,克制伤害孩童的邪毒之物。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打扫卫生,清清爽爽过节。还会穿新衣裳(至少也是干净衣裳)去登山游玩——意谓“游百病”。晚上回家,会用艾叶沐浴。——意谓“洗百病”。都是为了平安健康!
端午节,不是吃粽子、划龙舟的狂欢节,而是“驱赶毒虫”、“祈福除灾”的日子。焦丽萍说,这个习俗自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贴五毒图”,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传统,有一种智慧和无畏的民族精神在里面。尤其是在公元前278年的那一个沉痛的日子,因为汨罗江边的那一声划破长空的浩叹,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抱石沉江,才使得这个节日有了更为文化和深远的意义。因为屈原,让这个“恶日”,有了山水意象,有了家国情怀。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说“五毒图”让我们勇敢,那《橘颂》《离骚》和《国殇》则让中国人有根基,有品藻,有胸怀,有境界!本报记者 李健
明溪县三举措补齐民生短板
我市70292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
交通银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各项指标稳健增长
电瓶窃贼连续作案被擒
阆中市中医医院召开庆祝建党97周年暨表彰大会
【浓浓端午情 拳拳爱国心】“五毒图”是啥?了解一下
市委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议
威远县镇西镇:建好儿童之家落实民生实事
女孩多毛肥胖、爱长痤疮 当心患了这个病
靖西超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改厨改厕工作任务
呼和浩特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举行揭牌仪式
台州上市企业CIO交流会在临海召开
深圳野生动物园水母王国 狗年新春亮点抢先看
全市“扫黑除恶”向纵深推进
低保户退休教师 爱心车队他们纷纷捐款送年货
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社区服刑人员现身说法
仙居:严整国企用工乱象
都匀带你走进“世界杯”
连日暖阳环卫工人忙 2.4万块防滑草垫“光荣下岗”
市发改委:紧扣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