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受邀与厦门、武汉、贵阳3个城市负责同志一道,详细介绍了本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月18日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之后,国新办连续两次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北京、上海、浙江、厦门、武汉、贵阳等负责同志作经验介绍。截至目前,佛山是我省唯一受邀介绍经验的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的佛山经验为何受到国务院肯定?朱伟在会上详细解读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三点经验:抓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抓创新监管,营造公平和秩序;抓优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
简政放权
90%以上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区镇
作为佛山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共有10个生产基地。在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毛卫东看来,佛山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这些年佛山抓简政放权,将服务下沉到镇街一级,为企业办事带来极大便利。”他直言,在佛山办事不求人,只要按照程序,准备好相关材料,到时间了就能把事情办好。
中南机械所能享受到的优质服务在佛山并非个案。作为我国重要制造业城市,佛山始终以方便企业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简政放权,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最近几年,佛山不断优化调整审批事项,将服务下沉,降低创业创新门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一级取消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969项,其中涉企事项574项,向区一级下放493项,区一级向镇街一级下放421项,全市90%以上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区、镇街。
佛山综合施策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国制造业成本“洼地”,助力企业突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流向东南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过去两年,佛山已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630亿元,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据今年6月印发的《佛山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工作方案》,今年新政策将为企业减负降税超100亿元。
去年,佛山率先在全省设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投出首笔资金,向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支持佛山陶瓷行业深入开展行业内部降成本行动。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初阳表示,未来将用好基金资金,配套社会资本,为传统制造业提供可复制的改革路径。
“佛山以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推动改革,这一创新模式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有助于引导陶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表示。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佛山市场主体数大幅增加,从37.5万户增至66.3万户,增长77%; 每天新增的市场主体从217户增至571户,增幅为163%。
创新监管
实现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有效监管
佛山经济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务环境持续改善,但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打造成全省市场准入最透明、资源配置最高效、企业运营成本最经济、政府监管行为最规范的城市之一,佛山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落实cepa示范城市”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办事规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今年3月,佛山出台《佛山市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新型市场监管模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在强化监管方面,明确利用大数据手段,进一步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科学化水平。
佛山率先创新开发应用广东省首个覆盖市、区、镇(街道)三级的市场服务监管平台,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有效监管,同时规范了市场执法行为,推进跨部门的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减少监督中的重复、烦苛和自由裁量权。
据介绍,该平台不仅有效打破各部门监管“信息孤岛”,消除监管盲点,整合监管力量,实现对企业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流程监管,有力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而且,借助大数据手段,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及时对产业发展变化、行业聚集趋势及潜在风险预警进行研判,为服务政府产业发展决策,服务行业、企业风险分析等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佛山已建成市统一数据共享平台,113家市、区政府部门平均每天的数据交换量超过30万条,同时统一全市24个业务专线系统的信息出入口,打通条块分割的“系统烟囱”。
优化服务
在全国率先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佛山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的经验做法成为意见后附的6个典型案例之一。
《意见》对佛山市的“一门式一网式”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称广东省佛山市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打破部门层级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变多门为一门,变多窗为一窗,实现进一个门可办各种事、上一张网可享受全程服务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新模式。
佛山是全国最先实施“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的城市之一,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出“一门通办,同城通办”政务服务创新模式。通过将部门的“门”、层级的“门”、区域的“门”整合成政府的“门”,改革让市民和企业办事更简单、审批更快捷,实现了少跑门、少费时、少交材料,成为政务服务改革的有力推手。
在佛山,企业群众办事在任一窗口都能办理多种事项。全市共设1409个综合窗口,平均每个窗口可办事项达210项,日均办理业务29.8宗。全市1828个事项还全部“进厅入网”,100%事项可在网上查阅办事指南,84%以上的事项可提供全流程网上办理。同时根据人口密度设46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1246台自助终端机,可办理出入境续签、个人参保证明等90多项服务事项。
为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佛山不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大力推进“两个零”服务。一是办事“零跑腿”,目前已有20个群众必须现场确认身份的事项直接通过imi(我是我)身份认证平台验证。二是材料“零提供”,以居民身份证和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建立全市自然人和法人基础数据库,采集沉淀信息2.6亿条,日均交换量达到500万条,实现47种材料部门间电子化复用,327个申请表格系统自动化填写。
与此同时,佛山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准入即准营”为目标,把原国税、原地税、公安等部门的前端业务全部整合到工商部门“一窗通办”,率先将开办企业全流程时间压缩到5天内,营业执照自助办理5分钟完成。同时推行“容缺服务”,根据企业群众信用等级,按照“信任在先,审核在后”的原则,在电子材料、核心材料齐全情况下,窗口予以受理,减少企业群众因个别材料不齐全、不规范而导致的奔波往返。目前,佛山140个事项实现容缺受理。
广东美轮美奂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泓林对此感触很深,电子营业执照里有企业的全部基本信息,出差时出示给客户很方便,对方一目了然。同时配备的电子签名功能,让企业主随时随地处理公司业务,比以前方便很多。
临沂市第三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申报启动
市财政提前谋划2018年秸秆禁烧保障工作
枣庄市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在滕举办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
石济高铁新增6对动车 吃货福音!济南站也能叫外卖了
佛山营商环境缘何领跑全国
莲湖区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
富锦市开展建设社区“大党委”集中学习活动
“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复合型人才”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宿城———“广场假日法庭”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共赏绮丽画卷畅想美好时代 第47届世界儿童画赏析展开幕
本期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布 水果价格有所下跌
双牌五星岭林场召开治超工作会议严防超限超载
凤凰街道积极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促进辖区居民就业创业
广纳民意聚合力 集思广益促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城东新区学校开展2018年主题教育活动
2017YONEX王者之志全国业余羽毛球巡回赛(成都站)比赛 我市取得2金2银3铜佳绩
【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桑植县委统战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8年合肥市青年志愿者培训季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