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患者的生命修复“工程师”———记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科主治医师邹园华


□本报记者罗青
“王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吃了东西吗?把手抬起来我看看,腿也动一动,真不错,继续加油!我现在给您针灸,会有一点疼,您忍耐一下。”记者见到邹园华时,她正在康复室里查看病人的情况,为病人针灸治疗。整洁的白大褂,搭配得体的着装,自信的笑容和快乐的语调,让人如沐春风。
今年35岁的邹园华是吉安市第一位取得了康复资格的康复医师,2010年大学一毕业,邹园华就进入了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科,成为一名康复医师,8年的不断探索钻研,让她收获了同事的肯定和患者的信赖。
“在咱们吉安乃至很多三四线城市,其实人们对‘康复’还是不了解,对于患者来说早期康复非常重要。抢救是让患者活下来,而康复是让他们活得更加有尊严。康复治疗是以神经康复为主,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光救命不进行康复,就会导致生活质量低,甚至会拖垮整个家庭,作为一名康复医生,我有这个责任不仅让患者能够快乐健康地活着,还要活得有质量。”邹园华坚定而认真地告诉记者。
2016年,一位叫张根秀的老婆婆因车祸入院,经抢救无生命危险,但一直昏迷不醒,于是转入康复科。老人家里十分贫困,但张根秀的爱人一直坚持为她做康复治疗,他对邹园华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老伴治好。邹园华被深深感动了,在这期间,邹园华查阅资料,细心为张根秀制订康复计划,开始了艰苦的康复治疗之路。
在那大半年里,邹园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张根秀的情况,每天按时按点进行针灸治疗,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还向院里申请为张根秀减免了一部分治疗费用。大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邹园华的悉心治疗和照料下,张根秀苏醒了,并且能够简单地说几个字,进行简单交流了。
除了尽到一名医生的责任,邹园华还担任着吉安市针灸学会的副秘书长,学会里的日常工作都是她负责,每年组织会员们至少四次到敬老院、基层卫生院、偏远山区做义诊,进行常见疾病的科普宣传,筹备“专家下基层”“冬病夏治”等课题的申报工作等。邹园华还被井冈山大学康复专业聘为专业老师,每周要到学校为学生们上专业课。
“我爱人也是医院的一名肿瘤科医生,他平时也非常辛苦,我们基本上没有时间陪孩子。我婆婆身体不太好,前些年因病瘫痪,特别需要人照顾,很感谢我爱人特别理解和支持我。”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邹园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牺牲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说起家庭和自己的孩子,她总是觉得愧疚更多。然而,家人对她的理解与支持,让她的内疚与自责,都转变成她作为一名医生崇高的责任感。
仁心耕杏林,妙手济苍生。在康复科的8年时间,邹园华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帮助了许许多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她表示,吉安医院的专业康复科不多,但非常重要,很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的患者,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做医生很累,也很幸福。看着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是最幸福的。接触患者越多就越坚定了我做康复医生的决心,学无止境、医无止境,康复事业将会是我一辈子的事情,我愿成为修复患者生命的‘工程师’。”邹园华露出她自信的笑容。

【市城管局】文明执法勤管理 科学拆卸除隐患
柯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驶入实施“快车道”
男子谎称干爹是军区首长 夸口自己能“捞人”
市社科联组织召开庆祝三亚升格地级市30周年座谈会
市城管局副局长陈卫华调研公司重点项目建设
愿做患者的生命修复“工程师”———记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科主治医师邹园华
市交通运输局举办2018亳州市涡河客渡船遇险应急演练
省第12批特级教师评选进入公示 我市多位中小学教师名列其中
市公安局部署启动全市公安机关新一轮全警大走访活动
一腔热血铸忠诚——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宋志勇
绍兴电信公司总经理沈文强来城投集团考察交流
国家信息中心首次发布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指数 青岛排名第十二位成“双创”领跑型城市
公安部挂牌督办22起重大涉黑案件 涉及云南3起案件
吉水冠山开展送清凉活动
全力推进统战工作一镇一特色品牌创建
讲习所宣传发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不忘初心、紧跟党走,做新时代的好队员
楼市调控重点转向三四线城市 释放什么信号?
兰州特产走红霍尔果斯
《萍踪侠影》剧组在银欠下百万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