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怀化市文体广新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达标准、促均等、惠民生,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文体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文体市场管理严格规范,文体各项事业得到全面推进。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怀化文体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期任务较好完成,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奠定良好基础,全市文体事业发展呈现健康、良好发展态势。
全民健身活动太极拳展演 (资料图片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全市人均拥有文体设施场地活动面积为2.31平方米,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141万,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 127.99 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60万人。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市体育中心三期工程的地下两层及主体一、二层已全部施工完毕,工程计划年底前竣工,市博物馆、“怀化湖天群众文化展演中心”项目建设完成规划、立项和初步设计工作,目前已动工建设。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影视中心等“四馆一中心”建设项目已明确 53个,总投资 27.29 亿元,总建筑面积49.2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或基本完工37个。全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开工数2699个,约占总任务的97.75%,完成数2587个,约占总任务的 93.69%。2016 年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2017年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确保“长期响、优质响”。全市共建立市级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县级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分中心13个。每年组织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次,群众体育活动70余场次,并逐年增加。各县市区每年积极举办区域特色节会文化活动,基本实现“一县一品牌”。每年全市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6128场次,城区广场公益电影700余场次,开展“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每两年完成一次对全市2456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图书更新计划。2017年,洪江区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鹤城区、洪江区成功申报全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示范县。完成全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点建设。每年积极开展文体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创建全省第一个文化志愿者市级信息平台,全市目前注册文化志愿者11668人。全面开展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活动,公共体育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活动,参加人员、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全民体育事业全面推进
全市出台《怀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 — —2020 年》。每年紧紧围绕“8·8”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全国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气排球联赛分区赛、中国民族民间蹴球比赛、全国乒乓球业余比赛、湖南省社区趣味运动会、怀化篮球联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群众性体育活动60余次,组队参加全国、全省足球比赛、龙舟比赛等10余次。每年选派1000余人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近7000余人。目前,全市共成立体育单项运动协会26个,每年免费为全市协会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上百万元经费支持和组织及业务指导服务,真正做到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共更新和配发全市社区(村) 全民健身体育器材 778 套 2310件。全市 330 个街道社区的多功能运动场及器材实现全覆盖,乡镇、村公共体育建设设施覆盖率60%以上。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全市共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突破 1 亿元,获批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 1555 万元,共完成1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4项省级文物保护工程,投入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 120 万元,指导完成3项市级文物保护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4 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 处,不可移动文物 16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处,省级40处,居全省前列;可移动文物 37646 件 (套),其中一级文物144件 (套)。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119 个,其中国家级 14 个、省级 30个,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8 人、省级 28 人;省级以上非遗名录及传承人数量列全省第二位。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6个侗族村寨顺利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4月24日,高庙文化研讨会在怀化市召开,会后编辑出版了《高庙文化论文集》,2018 年1月,高庙遗址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庙遗址保护规划》 正式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稳步推进怀化市侗族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 区申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工作。
文体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全市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已达1000万元,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5亿元。2017年,全市体彩销售18.8亿元,同比增长25.76%,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城市院线20家,票房收入3514万元,同比增加19.34%。全市77个项目和企业入选全省文化产业数据库,入选总量居全省第一。怀化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湖南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仅三家)。组织“大湘西非遗馆”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怀化展团企业签订购销订单1.3亿元,占大湘西非遗馆总额的60%以上。市体育中心年均创收800万元以上,市人民影剧院合资建成数字影院,全院年均收入150万元以上。
文体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以来,全市文体市场监管工作卓有成效。2015年、2016年获得“全省‘扫黄打非’办案有功集体”、2017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考评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每年“扫黄打非”及相关专项整治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市城区共出动执法人员6500 余人次;检查各类文体市场经营单位1100家次;累计开展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网吧专项整治、高考期间文化市场保障行动等专项整治 30 余个;办理各类违法经营案件 215 起;取缔非法经营单位 6 家;停业整顿 13 家;收缴非法出版物 7400 余册,非法期刊、报纸4000余份,音像制品3500余张。2017 年,投入 140 余万元建成网吧视频监控平台,落实“文网卫士”系统监管软件在市城区网吧的全覆盖;建立调查询问室、物证室、罚没物品管理仓库等硬件设施;配备3台执法用车;配齐执法服装、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等执法设备,科技监管能力和执法队伍形象得到提升。
预计到 2020 年,全市城区及各县市区均建有功能较完备的文体场馆,全市文体基础设施面积人均达到 3 平方米,所有乡镇、村(社区)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户户通”“村村响”“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全民阅读”“村村乐”“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文体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全面强化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进一步积极配合重点推进通道侗寨申遗工作,全市红色文化、高庙文化、和平文化、商文化、福寿文化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与保护,各类重点文保单位得到有效保护和抢修。整合地域与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形成门类较齐全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覆盖五省周边、联系全国的印刷产业中心,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和产业,力争2020 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保证经费投入,市城区引进打造2-3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和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节会,全市全民健身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禹荣信)
《庆余年》新曝剧照
大通区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环比双降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大国重器”
市工商局党组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请您过目: 一份怀化市“十三五”中期文体广新工作成绩单
海龙核科与中辐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市经信委“点、线、面”全方位推动工业投资增长
要做大做强玉溪陶瓷文化产业
选派干部到乡村工作动员对接大会召开
市内将要飞机撒药时间、区域、药剂、注意事项都看看
中原银行开封中州支行认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男子人工湖寻短
中国大唐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落户海口
三台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感冒药“多种混吃”风险大
长沙市纪委监委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
陈德俊参加区政协工商组讨论时提出要可持续发展,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 全面推动丹棱高质量发展
俄罗斯世界杯现“南通元素” 南通企业承担关键亮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