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著书展现十堰40年教育史锻炼身体一天不落,每天做近百个俯卧撑

   今年81岁的老教育工作者陶昭暹(xiān)总是称自己很平凡,可是他却干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用4年时间翻遍自己保存下来了的数千万字的日记、信件、笔记和数千张照片,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下40多万字的著作《艰困在冲刺中消散》,反映十堰教育事业40年风雨历程。
陶老正在整理写了多年的工作日记。
陶昭暹老人正在给客人看自己的文章手稿。
老人80多岁,仍然坚持每天做100个俯卧撑。
老人写回忆录,展现十堰教育史
“我是个极为平凡的人,出生在大山区里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我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活在中华民族最好的历史时期,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伟大时代。” 初见陶昭暹,满头白发的他,脸色红润,声如洪钟。他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创作教育回忆录《艰困在冲刺中消散》的初衷。 
  退休前,陶昭暹任十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退休后,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写一本回忆录,以这种形式向党和人民汇报,我没有辜负你们的心血浇灌。”陶昭暹说,在写这本回忆录前,他想尽可能地再现他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十堰山区教育史,再现他所崇敬的、与他一同奋斗过的教育战线上的群英谱,为关注十堰教育史的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比较生动具体的历史图景。
  此外,陶昭暹写这本回忆录还想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之路,表达对难以计数的师友、亲邻的感激,记录和老伴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褒扬她超乎寻常的辛劳。
  这本回忆录的材料,陶昭暹酝酿很久,从2008年开始准备,直到2013年4月才下定决心动笔。从那时起,陶昭暹以自己为“线索”写作。“当时的思路不是很清晰,写到哪儿是哪儿,每天工作至少5个小时。”陶昭暹说,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想起来某个精彩的片段,就赶紧起床写下来。
老郧阳地区函授教育的开拓者
陶昭暹是从竹溪县水坪镇陶家湾走出来的,1936年5月出生。由于天资聪慧,他9岁就考取了竹溪县立初中,被乡亲们称为“陶九岁”。20岁从郧阳师范毕业后留校,在新设立的初师函授部任数学教师。
  “我是新中国成立后,郧阳首批函授教师之一。”陶昭暹回忆,1957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决定,郧阳师范的初师函授部升格为中师函授部,负责襄阳地区西六县的中师函授。“根据分工,我被派往郧西,负责初师语文函授教学组织工作。”
  从1957年到1966年,陶昭暹积极为郧西县的老师“充电”,在郧西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随着高师函授、专科函授、本科函授的相继开办,陶昭暹在郧阳地区声名鹊起。
  原郧阳地区教委主任王福海这样评价道:“正是‘老陶们’不分四季、不分节假日,走东乡串西乡抓辅导,十堰多年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质量超过不少地市,摘掉了降分录取的帽子。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北京、上海、武汉的名牌大学录取,被世界名牌大学录取。十堰教育在全省的排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说明落后地区办教育,师资先行是不破的真理。陶兄在函授教育方面确立了名师的风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由于工作出色,1985年7月,陶昭暹由郧西县教育局副局长调任原郧阳地区教委秘书科科长,后又兼任原郧阳地区行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职务,负责十堰创建教育先进乡镇、“普九”等工作,创造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创建先进教育乡镇的“桥上之路”经验。退休后,陶昭暹还担任了4届湖北省教育督学、十堰市教育局关心爱护下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十堰老区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4年写40多万字,先后修改6次
记者在陶老的书房看到,书架上有为写这本回忆录所准备的数十本经过装订的手稿、资料,收集了装有数千张照片的10多本大型相册,抽屉里还有数百本工作笔记、日记本。
  “我虽然没能抽出时间查找官方的文件和资料,但却翻遍了自己几十年保存下来的数千万字的日记、信件、笔记和数千张照片,力求把这些原始资料尽可能展现出来。”陶昭暹说,写了几个章节后,他的妻侄看后,说这种写法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从而坚定了他写下去的决心。
  2016年上半年, 陶昭暹的回忆录《艰困在冲刺中消散》第一稿完结,“光手稿堆起来就有一米多高。”因为在稿纸上修改不方便,陶昭暹开始学习电脑,在亲人的帮助下,将文稿录入电脑并进行修改,还学会了玩微信,与亲人、友人交流回忆录。
  陶昭暹的女儿陶红在看完父亲的回忆录后,深情地写下:“认真读完爸爸40多万字的回忆录,几度感动得落泪。原以为自己可以预见到回忆录大概的内容,不料想,让我感动甚至震撼的是,好像在读一部十堰山区教育史……深深地被父辈们的拼搏奉献精神感动。再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本书先后做了6次修改,总计40多万字。”陶昭暹常常感叹,这本回忆录能完稿,多亏自己有一副好身体。
锻炼身体,每天做百个俯卧撑
采访时,陶老总是一脸笑呵呵。记者注意到,虽说他年事已高,但身子骨硬朗,不仅腰板挺直,而且思维清晰,谈古论今,头头是道。
  “好习惯、好心态加上坚持不懈的锻炼,你就会拥有健康!”陶老认为,这些都和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他一般早上4点起床,在床上做100个俯卧撑,吃完早饭后再到小区散步、小跑,每次半个多小时,然后甩甩手臂,压压腿,有时还打打乒乓球。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读书看报会友,晚上9点准时上床睡觉。采访时,陶昭暹现场给记者表演了俯卧撑,一下两下……很快完成了100个,一点也不费力。
  饮食方面,陶老从不挑剔,既有粗茶淡饭,又有少量荤菜,不饮酒,不吸烟。“平时我注重控制饮食量,哪怕再爱吃的东西,也不吃得过饱。”陶昭暹说,在每年季节转换时,他也会适当调配一些保健食品服用,但主要还是以食补为主。
  今年81岁的陶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正如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已是八十开外的人了,回望来路,对自己的过往十分满意,但在走过的人生各个阶段,特别是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有所追求,始终力争一流,勤奋、拼搏、创新,全身心地投入,生命之火始终在熊熊燃烧,在平凡的岁月中未曾平庸度日,也算无愧、无憾。”(十堰晚报 文/记者 张贞林 图/记者 刘成臣)

云岩区金狮社区娃娃到孔学堂学国学
铜川市审计局认真组织观看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全市质量强市、打假暨卷烟专项打假工作会议召开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揭晓河大学生作品喜获佳绩
“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先进典型:担当驻守一片绿
八旬老人著书展现十堰40年教育史锻炼身体一天不落,每天做近百个俯卧撑
张和平在壶关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
宁德市人社局局长陈幸一行来鼎调研
东双河镇妇女节活动丰富多彩
大连一中高二女生被剑桥大学无条件录取
女子来厦出差通宵工作晕倒 民警高强度心肺复苏动作及时救命
脱缰小黄牛见人就“发飙” “斗争”三月主人求警击毙
白果镇集中收看《不忘初心 警钟长鸣》警示片
丽水首次朗读志愿者培训活动在缙云县举办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100%
信息学奥赛捧金 三学霸保送清华
【汶上县】我县举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报告会暨干部素质提升大讲堂
加装电梯可"量身定做" 南京一老旧小区率先"尝鲜"
“瘦身强体”,国企改革行稳致远
美兰机场免税店赠 爱心物资感恩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