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人普遍的情感。
有一段光阴,不太远也不太近。她有着鲜红的底色,有着国防绿的主色调,还洋溢着泥土的颜色和味道。
如果你已经明白了我说的内容,并且热血沸腾,那么你可能是60后或者50后;如果你暗暗大约能感知我说的内容,并且有点印象,那么你很可能是70后;如果你感觉很陌生、很遥远,那么你必是80后、90后,或者是00后,哈哈。
领袖的号召,响当当的口号
对了,我说的就是“知青”。
百度“知青”是这样解释的: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作为一个历史现象,自有她发生的原因及其留下的影响,这里不深入探究。我们要说的,是一个以“知青”为主题建设的村庄——横峰县红桥垦殖场练家分场。
从1968年至1978年,红桥垦殖场先后迎来了200多位知青,他们在这里劳动,在这里磨砺,在这里成长,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留在这里,“知青”岁月也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深的记忆。其中就有来自上海的陈竺,1973年他下放到这里劳动、学习,1975年被推荐上了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后来成为国家卫生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知青战友们合影。个子最高者为陈竺。
练家交通条件较好,靠近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横铅公路,离浙赣铁路、峰福铁路也只有两三公里。
沿途丹霞地貌,景色宜人,自然景观有鹤石山、赭亭山,与流经的信江河共同构成横峰最美的山水景观。近年,这里成为横峰县秀美乡村建设变化最大、乡村最美的地方,梧桐畈千亩荷花、亭子上剪纸文化馆、水乡上畈等,连珠成线,美不胜收。这些景点都在莲荷乡。
方位图(320国道—横铅公路1公里—上畈方向大约2公里)
练家一角
就在莲荷乡中间,有块“飞地”,却归红桥垦殖场管辖,这就是练家分场。练家位于这些景点之间,秀美乡村建设自然不能逊色,于是他们别出心裁,打“知青”特色牌,没成想就一炮打响,迅速“火”了起来。
知青食堂小景
2018年之初的一个周末,我们横峰县作协的部分文友应约来到练家,一饱眼福。见到那些有年代感的旧物、资料以及照片,虽然我们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我们早年看过影视剧《雪城》《孽债》,以及最新电影大片《芳华》勾起的对那个年代的印象全部被激活。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岁月,成为那段“芳华”的主人公。
《红桥知青》,再现知青的耕读生活。
在练家,无论哪个角度、哪个角落,都有着鲜明的“知青”印记。墙画、旧物、资料、照片,在重构那幅情境,诉说那段岁月,演示那段历史。
知青展览馆
知青用品
知青用品
知青读过的书
农具
照片及资料
这里可看,可拍,可体验。为了满足游客需要,建了知青食堂、知青农场,还设了知青床铺(仿照当年样子的“通铺”)等,游客可以吃知青饭、唱知青歌、干知青活,睡知青床。
当然,也有逼真的3d画,让你毫不费力地体验乡村生活,体验旧时光的记忆。
牵 牛
在练家,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会找到回忆,没经历的人能认识历史,获得教益。而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能得到欢乐。
谁说知青岁月都是“苦难的回忆”?君不见,来这里参观的知青都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据知青们回忆,当年这里很富足,吃得好,人开心,气氛宽松,知识青年都以下放到这里感到幸运。
陈竺与红桥老书记的往来书信。陈竺称“永远铭记您们恩情”。
不久前,横峰县知青文化节在练家开幕
2017年12月23日,“知青情·扶贫行”横峰县首届知青文化节开幕。来自上海、浙江、广东、景德镇、鹰潭、上饶等地近500名知青又相聚横峰县练家,一起重温知青生活,追忆峥嵘岁月。
这些老知青中,不仅有下放过红桥的,也有下放到全县其他乡镇的。
往日的经历已经成为故事,过去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怀念。
横峰县别出心裁,以红桥为基础,抓住知青文化这个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体验游。以节庆活动为起点,练家知青文化村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红桥垦殖场及有关部门也积极完善旅游设施建设,以再现,让游客感知那段岁月;以体验,让游客融入那个情境;以文化,提炼那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曾在练家当知青的钱长兴诗赞:
练家
练家气派正开花,
知青相聚情景佳。
党的温暖送心中,
知青精神人人夸。
秀美乡村美如画,
百姓生活真不差。
茶山脚下一弯水,
江山如此可为家。
骑霞客文友在参观知青馆
文友骑霞客游览后也情不自禁写诗抒怀:
知青
芳华耕热土,
无悔洒春秋。
俯首人生路,
知青史册留。
知青故里
知青故里桃源景,
粉彩鸡鹅绕屋飞。
昔日读耕何处觅,
馆藏史展放华辉。
画里画外,时空穿越
过去的岁月不会重来,然而可以留住记忆;
回不去历史岁月,然而可以凭记忆感知。
用泰戈尔的诗来说:
天空不见翅膀的痕迹,
而我早已飞过......
采风文友们合影。感谢红桥场对此次活动的支持。
附:采风文友部分作品
游练家知青故里
鹤影
几许岑峰横晚川,碧波斜影草盈芊。
三嘀壁画清茶女,一院鹅鸡爆竹天。
衣锦还乡归故里,乘风破浪济江船。
知青欣有相逢日,共把繁华喜醉眠。
注:三嘀壁画,即三d壁画,一种立体图画形式。
七律 游知青故里
曾道凯
东移故地貌非前,睹物思人慨万千。
热土天成生俊杰,红都人合育英贤。
风催岁月如流水,雪染春秋乐暮年。
历史丛中收教训,轻装上阵逆行船。
注: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横峰共有下乡知识青年三千余名,据不完全统计,在城阳垦殖场走出去的两百余名知识青年中,出了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为代表的众多专家丶学者等知名人士,为横峰的历史增添了光彩。
知青欢聚
红桥赞
毛小平
有一个地方,叫红桥。
有一伙人,叫知青。
汗水在横峰这片热土上挥洒
喜悦在耕耘后的丰收里收获
热血在那火热的时代沸腾
青春在奉献中无悔
释放的激情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那不远不近的记忆
已定格在那单纯火热的岁月
奉献——没有句号
只会闪耀出更独特的光辉
第13届“拔群杯”篮球赛决赛在靖西圆满落幕
雅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十堰文明生态建设项目获中央补贴 首批项目获1475万支持
合肥战新产业支柱地位凸显
宿州市财政局(国资委)举办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工作者培训班
红桥知青文化村,念一段不远不近的历史
喜迎2018年福州市“两会” 加强思想引领 夯实履职基础 市政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镇举行2018年度新兵入伍欢送大会 17名新兵奔赴军营立志保家卫国
大便黑色别不当回事 杭州小伙子拖延治疗十二指肠球部都变形了
湖北两作家得“鲁奖”,知名评论家樊星这样说
聊城市“小升规”企业培育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国家级文物专家来我市考古调研时表示
中心城今年增设900余台灭蚊灯 喷洒药物约30余吨
市委宣讲团赴清镇市宣讲省委市委全会精神
总投资达350亿元!49个大项目在平度集中开(复)工
市财政局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项检查
严密防御热带低压
规范之下电动车行业“焉知非福”
双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
深圳公办普高划线录取率可达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