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路的电车时代(1983年9月29日~2001年3月14日)。
51路采用双层巴士车型过渡(2001年3月~2001年10月)。
福州日报记者 朱榕 通讯员 吴梦蓉 实习生 杨真 陈雅萍 文/摄
在福州公交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就是投放在51路的无轨电车。1983年运营、2001年落幕,曾经风靡一时的无轨电车已远去10多年,留下了一代福州人的特别记忆。17日,记者采访到了在51路车上干了半辈子的王少聪师傅,听他讲述51路的那些事。
1983年:51路无轨电车在万众企盼中亮相
17日上午10时许,看到王少聪师傅时,他刚开车回场,做着例行检查。从18岁进入公交集团公司算起,他已在51路车上干了半辈子,如今依然手握方向盘坚守一线。说起无轨电车,王少聪师傅眼睛立刻亮起来。
时间回到1983年9月29日。
喧天锣鼓声中,披红挂彩的51路无轨电车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中亮相。22岁的王少聪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全省首批电车驾驶员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开通了无轨电车,当1981年福州市政府提出兴建无轨电车的决定后,全福州人都在翘首企盼。
“通车当天,市民蜂拥而来,每一趟车都爆满,两节车厢挤进百余名乘客。因为无轨电车是个新鲜事,能坐上一趟都感觉特别自豪。”王少聪说,很多市民没坐上,第二天早起排队,非要坐上一趟才罢休。
前后两节车厢铰接,长12米,头顶两根辫子一样的集电杆,搭在上方的电线上,每三四分钟一趟,穿行在从火车站经五一路、五四路至台江影院的马路上。这就是定格在市民记忆中的电车形象。
51路的路别也是有来历的。按照王少聪的说法,首批电车驾驶员在杭州培训时,跟车线路是杭州51路,后来就将福州2路更名为51路。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家校携手:多项举措护学子 校园安全有新招
蚌山区青年街道开展“7.11”世界人口日活动
奥数,孩子究竟该不该学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杭州市爱国卫生条例》进一步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通知
“学雷锋月”新玛基(清远)实业有限公司首次举行无偿献血暨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活动
一条公交线 半部公交史
放大格局高点站位 立足管用突出特色 东营市地方立法工作成效斐然
连续五个月热度指数第二,涠洲岛成为旅游热词
仲兴中心校封寺小学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市人大调研学前教育工作
省政府核查组肯定我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眉山市全面开展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永泰同安连山村数千亩抛荒林地重焕生机 村民成股东
芜湖市及芜湖县事业单位本周六招考
东莞社保:大病保险有望最高报销37万元
我市召开中心城区道路沿线“去杂乱”专项行动推进会
圆山大道综合管廊管理中心召开开工会审(修规)会议
市经开区多举措聚力发展环龙子湖文化产业
“实行文明祭祀·过绿色环保清明”活动启动
宜宾降低部分国有景区门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