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免费开放5个月 参观人次达20万


  这是一次试水,效果却出人意料!
2018年1月1日,东林书院取消门票,免费参观。属于国保单位的古老书院,成为我市首个率先取消门票的国保景区。
收费门槛取消了,带来的变化十分喜人:自2018年1月至5月,东林书院参观人次每月稳步增加,目前已接待参观总人次20万。而在2017年,东林书院全年接待游客人次为24万。这意味着,免费开放后,东林书院5个月的接待总人次直逼去年全年参观人次的总和。
“让更多人看见‘国保’,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东林书院负责人荣骏炎告诉记者,东林书院名声在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名联更是妇孺皆知。但这个国保景区每年接待的参观者主要以外地游客为主,鲜有本地市民走进书院大门,究其原因,门票在市民与书院间设置了一道坎。
早在2012年前,经保护修复的东林书院,门票为每人16元。而北京故宫门票仅需60元,家门口的这个国保景区,难免受人冷落。“当时,我们就有降门票的想法。但也仅仅局限于降。”鉴于国家规定国保单位可以收费,加之“门票经济”始终是无锡旅游经济的主流思路,东林书院在2014年进行门票改革:由16元降至5元。
门票价格下降后,人气开始上涨。但分析客流量,依然是外地客占主流。“东林书院堪称中国读书人的朝圣地,游客们均慕名而来,人流集中在双休日与节假日。”票价下降后,本地参观者依然稀少。为发挥这一文化阵地的作用,吸引更多本地人走进书院,东林书院也动了不少脑筋:诸如在2016年开通江苏省廉政文化旅游专线、开展经典诵读、推出国学讲堂等,但走进书院的普通市民依然不多。
2017年6月,经过前期考察与评估,东林书院向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提出申请:东林书院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反复沟通后,2017年12月20日,东林书院免费对外试开放10天,没想到一下子涌来众多本地参观者,“从周一到周日,人流不断,以本地人居多。”
可喜的变化,坚定了书院免费开放的信心。2018年1月1日,东林书院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我市首个取消门票的国保景区。来自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无锡共有31个国保单位,涉及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扩展项目等五类,全市“国保”总数列全省第三,但很多无锡人知之甚少。无锡国保景区能否复制“东林模式”,让更多市民领略国保风采?
采访中得知,国保景区能否复制免费开放的“东林模式”,主要取决于国保单位的属性、地理位置等前置条件。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寄畅园、荣氏梅园、薛福成故居等国保单位,或属于企业,或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需依靠门票经济和市场化运行,目前暂时无法取消门票对外开放;而位于公共开放地带的国保单位,如惠山寺石经幢、小娄巷建筑群、大窑路窑群遗址、骆驼墩遗址、宜兴佘山遗址等,均可免费参观; 诸如秦邦宪故居、昭嗣堂等名人故居,自完成修复后,一直免费开放。31处国保单位,30%以上是收费,70%为免费开放。
与其门可罗雀,不如免费开放。原属于30%序列的东林书院,成为率先推出免费餐的国保景区。我市文化部门表示,让更多市民走近国保、走进国保,文物才能真正实现永续利用。我市将以东林书院免费开放为样本,进一步研究探索降低国保景区门槛的可行性举措,不断增加免费开放的国保景区数量,让更多人得以一睹国保芳容。(单红)

市区河湖水系水体更换圆满完成
经阳泉西、旧街高速出口过境运煤车辆禁止驶入市区
参加艺术节,还要办展览 金华退休阿姨的树叶画火到了国外
濉溪县公安局积极加强中秋期间禁放巡逻防控
从“输血”到“造血”的嬗变
东林书院免费开放5个月 参观人次达20万
年内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广平县召开防汛暨河长制工作会议
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召开2018年全市家庭发展工作推进会
搭建风险防控体系监控权力运行行为贵阳市规划局数据铁笼项目通过住建部验收
沈北新区:34个小区倾力改造旧貌变新颜
打造会展名城 2020年郑州会展业将带动经济社会效益600亿
中国(南京)软件谷大力推进“两落地、一融合”
剑阁县全面加强剑门关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深圳市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面世
首季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首破万元
西安至昆明高铁昨开通 古城到春城只需10小时
市经信委召开岳阳市通信行业扶贫工作推进会
德国卓伯根中国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聂瑞平在清苑区暗访检查“双代”工作时强调 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间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清洁过冬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