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 朋友圈“网红月饼”花样多要小心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陈瑜
如今有些消费者嫌在商场、酒店购买的月饼太传统,转而购买一些微商自己做的“网红月饼”,真的能令人放心吗?双节将至,又到消费高峰期,面对各种商品促销,你能保持理性消费吗?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又到假日消费高峰期,为减少消费纠纷,倡导文明、科学、绿色、环保的品质消费理念,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期市场消费热点和假日消费特点,发布2018年中秋、国庆消费提示。
【购物】 食品热销留心“网红月饼”
每到中秋,作为公司销售经理的陶然都会购买一批月饼送给客户。以前都是购买重宾、沁园、元祖、星巴克等商家的月饼,今年她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微商也在售卖各种款式新颖的“网红月饼”,于是她先自己购买了一盒尝尝。结果收到月饼后,发现既没有保质期,也没有配料表,更没有合格证。“虽然口味还不错,但这种来历不明的月饼,还是不敢送客户!”陶然说。
伴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在各大购物网站和朋友圈中,打着“养生”“手工”“保健”等招牌的“网红月饼”开始走俏。但调查发现,这些概念月饼大多金玉其外,宣传噱头胜过内在质量,光鲜背后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中消协提醒:选购月饼,首先要选择具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品牌信誉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的商家,购买产品后要留存相关购物凭证,以便退换货和维权。其次,选购月饼时,要做到明辨真伪、识别优劣,例如商家宣称的“鲍鱼月饼”或许只是“鲍鱼味”,而非“鲍鱼肉”,所谓的“私厨月饼”或许根本不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及流通资质,实为“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旅游】
拒绝低价旅游团防陷阱
近年来,打着“低价”“返利”等各种名号吸引消费者的旅行产品多年来屡禁不绝。低价旅游团大都是通过诱导参团消费者购物、旅程缩水、降低食宿标准乃至中途加价等形式牟利,消费者为省小钱却可能最终掉入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中消协提醒:自驾出游的消费者应提前保养检查车辆,确保用车安全;亲子游,旅途中一定时刻关注儿童安全,不要让未成年人独自玩耍、远离视线;选择第三方车辆服务平台,应提高警惕,防范不法经营者载客所带来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消费者旅途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经营的餐馆就餐,留意观察环境卫生及菜品新鲜度,预防食物中毒。
【住店】
旅行住宿在线订房要确认
节日出行,必不可少地要预定宾馆。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线订房,但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时有消费纠纷发生。如:订完房后入住时却发现没有预订成功,或者房间被平台订到另外一个城市,等等。国庆假期是旅游旺季,一旦订错房可能面临无处下榻的尴尬,既影响度假心情,也会耽误后续旅行计划。
中消协提醒:在线订房后,最好再直接与预订的酒店电话确认,确认无误后再放心出行。同时,建议消费者在预定酒店时,最好关注酒店的装修情况,尽量避免选择入住新装修酒店,以防装修污染过重而造成实际无法入住。
【买房】
银发消费“诱惑”多要当心
“金九银十”是房地产销售的旺季,当前不少地产商打出“养老”牌,这其中有正规合法的地产企业,也有非法行骗掺杂其中。如果邂逅买养老房产能够返利、旅游房费打折、餐费减免等诱人许诺,消费者一定要三思后行。一些不法养老企业为让老人心甘情愿拿出积蓄使出浑身解数,比如以国家养老战略为幌子或把自己包装成慈善家,令人应接不暇的温情攻势甚至让老人们的子女都自叹不如。
中消协提醒:在许多问题上,老年人缺乏足够的鉴别力,而不法商家恰恰摸准了老年人思维的弱点,抓住了他们身上的“命门”。但老年人遭遇诈骗并非他们所愿,作为子女应多多陪伴老人,及时察觉和判断,帮助老人分析和鉴别诈骗行为,提高老人们的防骗意识,尽好晚辈的责任。

1+1好支部共建 支部肩并肩 共筑新气象
好险!四岁女童被竹签戳伤眼睛
蚌埠市全面铺开经济普查“地毯式”单位清查工作
[网评]让“奇葩证明”无法暗中作乱
泸县玄滩镇组织开展创文创卫志愿者活动
中秋将至 朋友圈“网红月饼”花样多要小心
让他三尺又何妨
海恒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宿州市供销社发挥优势全力服务“三夏”
九江市执法局跟踪督办清除城市管理“顽疾”
2018.04.15晚间天气预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北滘分宫今启用
深圳社保缴费基数和待遇有新调整 失业保险金涨至1980元/月
女子双多向飞碟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
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安理大携手能源企业创新发展
我市认定30家“东海人家”渔农家特色民宿
结婚是假骗钱是真 老妇因诈骗被逮捕
公安部宣布:9月1日起实行新交规,还没考驾照的朋友们真的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