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一辈子做好人

从记事起,母亲就给我留下一个好人的印象。
小时候,在我家的北面住着一位名叫红义的邻居,他没有儿女,晚年生活凄凉。他不常出门,又不讲究卫生,村里人都不愿意跟他打交道。母亲却不一样,每次从菜园里摘菜,总不忘在他家门口放些萝卜、白菜、南瓜、豆角等。没人的时候,他会颤颤巍巍从屋里走出来拿菜,口中不停地念叨:“好人啊!”
老人生命最后的那段时间,由于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母亲对他的关照就更多了,除每天送热水,做好的家常便饭也会给他端上一碗。一天,我问母亲:“红义又不是咱的亲人,咱为什么要照顾他?”母亲说:“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连邻居有困难都不帮,如果咱遇到困难,谁还会帮?”
我家的南面有个老太太,我叫她三大娘。在我眼中,她是一位犟强而又可亲的老太太。说她犟强,是因为她是有福不知道享,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可她就是不愿意与儿子住在一起。说她可亲,是因为她性情温和,与邻居关系融洽,对小孩子很友善。三大娘晚年患眼疾,看不清东西。眼疾严重时上厕所困难,她会喊我母亲扶着她去厕所,然后再把她送回家。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三大娘跌了一跤,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母亲看到后先是呼唤四邻,然后采取掐人中、按胸、口对口吸痰等方式进行急救,终于让三大娘醒了过来。母亲救三大娘的事情,在村里被传为美谈。
小时候,我家开过小卖部。一天,我与母亲从田里回来,发现小卖部的门虚掩着,里面有人影晃动。我正准备冲进去看看,但被母亲拦住了。母亲和我来到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静静注视着小卖部的方向,时间不长,一个名叫三儿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等他走远了,我们才进去查看。过了几天,母亲趁一个没有旁人的机会叫住三儿。在事实面前,三儿没抵赖,然后向母亲保证以后一定会好好做人。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当场堵住三儿,母亲平静地说:“他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传出去对他名声不好。”母亲睿智的处事方法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人做事不能得理不饶人,要给别人留一个转身的机会。
在村里,母亲算是能识文断字的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吃过晚饭,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会不约而同拿着手头的活计、带着孩子来到我家,缠着母亲给他们读小说、讲故事。母亲经常给他们讲《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等。那时,母亲无疑是最受大家爱戴的人。她带给大家的不仅是欢乐,还有对我们小字辈的启蒙教育,如“君子不念旧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人滴水之恩以当涌泉相报”等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村里,母亲是公认的热心人。东家姑娘让她教绣花,西家小伙儿娶媳妇让她布置新房,南家婶子拿着布料让她裁剪衣裳,北家大娘让她帮着做个鞋样儿,她总是有求必应。好人自有好报这句话用在母亲身上最为合适。父亲去世后,我家的农活儿和建房等困难,不等母亲张口,乡亲都会主动帮忙。在母亲去世3周年那天,我回乡祭奠母亲,归来途中与几个乡亲相遇,他们纷纷向我讲起关于母亲做的好事。
□高广峰

第十六届省运会太极拳项目总决赛举行 我市运动员包揽7金4银
8月27日至9月3日停电公告
黄卫平到港北区新民村开展文化扶贫调研活动
头笔社区|阅出生活 读出乐趣(图)
孟津县朝阳镇开展消防“一长三员”培训活动
家风故事:一辈子做好人
温州建立健全六大机制促改革试点深化落地见效
铁西区持续深化医改提升全区医疗服务水平
乐山通报4起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典型案例
市发改局出实招助力降低企业成本三年清费减负超35亿元
毕普民赴休宁县督查校车安全工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伙骗子终于全数落网了
鄂州培训新当选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食品抽检结果 六批次不合格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晋城市城区“晋城农商杯——我与家乡共成长”征文大赛】我与家乡的三棵果树
[“八河”行我的城]南沙河:景美路通生态廊道
7月26日至29日燕尧路将封闭施工 行人车辆需绕行
镇领导带队督查重点工程项目 加快推进各项目建设
夏收忙
“个转企”转型升级 任务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