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大胆改变种植葡萄的传统模式,尝试避雨栽培技术喜获成功,并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走上致富之路。他就是芷江侗族自治县大树坳乡大树坳村主任、芷江国强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祖国。
是什么让他又回到了家乡呢? “就是那一山又一山的‘山果’ — —高山刺葡萄,就是那一双又一双渴望脱贫致富的父老乡亲的眼睛!”胡祖国说,2014年他辞去公职,毅然回到家乡带头发展家乡的高山刺葡萄。
胡祖国刚回到家乡时,父亲种植的10亩葡萄产量达到3万公斤,客商来收购价格却只有1.2元一公斤,除去成本几乎没有利润,白忙活了一年。 “当时看到父亲无奈的眼神,和母亲每年担心葡萄卖不出的唠叨,我的心情也很沉重。”从那一刻开始,胡祖国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提高大树坳高山葡萄的质量,提高种植户的收入。
2015年6月,胡祖国牵头成立了芷江国强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帮农户销售葡萄。当年11月,他便带领合作社成员代表四处学习考察。其中,怀化黄岩的高山刺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园令他印象深刻。 “最让我感触的是,同样的葡萄,外观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价格让我更加羡慕,那时我们的零售价是1.2元,他们的零售价是每斤10元,销售还供不应求,这更让我坚定了对大树坳高山葡萄提质改良的决心。”
考察回来以后,胡祖国在大树坳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合作社成员率先发展16亩的高山刺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园,搭建了100多个钢架棚,使得高山葡萄避雨栽培新技术在大树坳落地生根,并吸纳了全乡181户贫困户入股及种植高山葡萄。三年来,合作社里的17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葡萄不怕干旱怕雨水,一旦雨水过多就容易得霜霉病,会导致葡萄树大面积死或大量减产。”胡祖国说,采用避雨技术栽培的大树坳高山葡萄具有无公害,糖度高,果型饱满,果粉多,挂果时间长,鲜果销售时间长等特点。
2016年中秋前后,胡祖国的避雨栽培高山葡萄成熟了,销到了邵阳、长株潭等地区,反响相当不错。2016年底,在县扶贫办、县农业局的大力扶持下,大树坳全乡提质改造了400亩葡萄园,全部实行大棚避雨栽培技术。由国强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牵头,对农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培管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渠道销售,打造芷江大树坳高山刺葡萄品牌。
“2017年7月,我们向通标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申请了避雨栽培刺葡萄sgs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该检测结果显示,采用避雨栽培的大树坳高山葡萄200多项农药残留指标全部合格,真正达到无公害葡萄的标准。”胡祖国说,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也让果农销售葡萄更有底气。当年,避雨栽培的100万公斤的高山刺葡萄以5元/公斤的批发价格销售一空,产值达到500万元。该乡石竹坪村的田连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通过政府小额贴息贷款将自家的12亩葡萄园全部装上了避雨大棚,4万公斤葡萄纯收入8万余元,当年就还清了贷款。截至目前,198名社员已全部受益。
“今年我们乡首届高山刺葡萄旅游节成功举办后,葡萄销售价格一路看涨,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村民龙启林高兴地说。
胡祖国介绍,下一步,将对“芷江高山刺葡萄”进行商标注册,创立品牌,创建高山葡萄避雨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标准。通过品牌带动效应发展高山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争取五年之内在全乡发展8000亩避雨栽培的高山葡萄。(本报记者 谭仕光 通讯员 龚卫国 唐垲嵛)
3条公交今起恢复原线路 涉及公交35路、68路、87路
市直机关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开幕
2018年阜南县柳木文化产业出口实现首月开门红
温州迎来第十七个“8·8诚信日”
鹤壁市消防支队曝光一批火灾隐患场所
【你好,老乡】为了家乡“山果”更甜
江苏代表团开放日吸引近百中外媒体 高质量发展江苏实践成关注焦点
端午小长假雨水凑热闹 今起气温2字头回归
省林业厅调研组到我市督查调研营造林工作
熬夜真的会早死吗?近50万人样本的研究的结果是...
小朋友欢庆“六一”儿童节
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缅怀毛泽东 共筑中国梦
广水项目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龙泉水源地上游发展绿色农业 守住活水源头
开阳县花梨镇多部门联合开展流动人口排查
70岁辽宁科技大学 已成为鞍山“亮丽名片”
微视频大赛决出第一次网络人气奖 千人点赞人气王作品出炉
全市受灾输电线恢复正常供电
交警发布清明假期出行指南 这些路段可能容易拥堵
省人社厅:办理企业参保登记不用交营业执照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