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突出干部专业化 筑巢引凤聚人才


滁州网讯 这些天,作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职的一名工作人员,王皇正忙着为园区的一家家电企业对接二期扩建事务。现在,看着项目进展顺利,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王皇感到非常欣慰。今年33岁的王皇,几个月前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应届博士毕业生,在滁州市引进高层次博士人才政策的吸引下,他和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他4名博士生共同选择来滁州工作。
“2017年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通过人才引进,找到了人生第一份满意的工作。”王皇表示,看到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规模扩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充满了成就感、自豪感。此外,同他一起来滁的其他4名高校博士生,现也在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市属高校等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上,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层次素质高、体制机制活、创新水平高”的人才高地,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干部人才招引政策,有效吸引了高层次人才来滁工作。2017年下半年,市委组织部积极争取了省委组织部定向10所知名高校计划外博士生招录权,与计划外的100余名博士逐一对接,反复联系沟通,最终吸引5名博士毕业生来我市工作,为滁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各位博士若来滁发展,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竭力提供支持,多岗位锻炼,多角色培养,确保你们在收获安居落户的幸福感的同时,也找到事业发展的成就感。”2017年7月22日至23日,我市邀请到浙大、中科大、南大、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高校24名在校和应届博士生来滁参加“知名高校博士滁州行”活动。市委书记张祥安在活动现场与到会博士人才亲切交流,鼓励博士来滁创业就业。整个活动,市委组织部领导全程陪同。
人才来了,如何留住他们?记者了解到,5名博士均为工科类紧缺性专业技术人才,市委组织部积极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市委组织部还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出台了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相关优惠政策。对愿意来滁工作的,安排在事业单位七级岗位;在享受单位同类人员各项待遇基础上,给予安家、租房和工作等津补贴。按规定,在滁工作前3年,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助和1200元租房补贴,在市内首次购房的,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积极联系、妥善安排了3名博士家属的工作。此外,市委组织部筑巢引凤,还一次性装修了数十套人才公寓,并配备了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实现拎包入住。
“我们还用情留才,和博士所在单位明确,要安排专人帮带,经常与博士保持密切联系,在博士们遇到困难时,及时跟踪帮办,主动协调解决,做好‘保姆式服务’。”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这样,通过走访慰问、跟踪服务、定期交流等人文关怀方式,确保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月19日,安徽新闻联播还以《政策助推 就业赶上好时代》为题,宣传报道了我市的做法。

观山湖区金华镇巾帼送暖情暖冬日
严查非法改装车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翠屏区首家环保旅游法庭在李庄挂牌成立
湘潭居民作“打油诗”赞大走访
省铁腕治霾工作组来我市调研
滁州:突出干部专业化 筑巢引凤聚人才
吉商联合会来辽考察
温岭40个项目昨开工 总投资达104.4亿元
激烈角逐描画产业未来 2018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决赛举行
9家台资企业落户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
联合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互联网食品年销近10万亿元
沙县城市公园夜景照明工程获第十三届中照照明奖
当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荆州城区中长途运力足 10条热门班线“加”班运客
就问你怕不怕!川大老师研发出无人机点名“神器”
市政协走访调研铜官区政协及部分委员企业
胡衡华调研推进五一商圈建设工作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张研:不惧"试误期" 勇闯知识边界
市统计局、市编办开展弘扬“红船精神”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