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为目标 推进晋中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


平安志愿者在行动
普法宣传到矿区
春风化雨送温暖
护路联防展雄风
平安校园民心顺
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立体防控体系,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面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连续四年在综治工作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7年,在中央综治委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13至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成为我省多个受表彰的集体、个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平遥县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左权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是国家在政法综治领域里设置的最高综合性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评比条件严、时间跨度长,综合体现一个地方的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总结梳理先进经验,是为了更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观大势、谋全局、议大事,自觉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推动今年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今日本刊推出有关典型材料,请读者予以关注。
筑牢四大支撑体系 深化平安晋中建设
——我市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纪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省最安全城市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平安晋中建设,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四年持续提升。2009年以来,我市连续八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2014-2016年全省综治工作考核实现“三连冠”。 在2017年9月份由中央综治委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结表彰大会上,晋中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这一荣誉凝聚了市委、市政府咬定目标、开拓创新的不懈努力。
坚持责任为先,筑牢平安建设组织体系
全市以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为抓手,着力加强对平安建设的系统组织,确保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是强化党委政府统筹领导。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安全发展理念、措施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全过程来统筹谋划,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平安晋中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晋中市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开展了“六六创安”、“三区联创”、“七网防控”等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了综治工作的着力点始终落在党委、政府层面,构建了全局性的平安建设格局。二是强化综治部门责任督导。市综治委围绕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配套出台了“综治实绩档案”“综治督查”“综治审查”和“综治问责”四项实施办法,建立了“1+4”综治责任制度体系。2013年以来,全市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全部建立了综治实绩档案,干部晋职晋级和单位、个人评先授奖全部征求综治部门意见,市、县两级运用综治政策工具200个。三是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全市积极发挥部门联动的效应,对46个市直综治成员单位、26个中央和省驻市单位在平安建设大格局中进行了准确定位,开展了以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矿区、平安景区为重点的行业性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平安建设。
坚持融合联动,筑牢矛盾风险化解体系
全市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创新理念、方法,不断提升对各种矛盾问题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一是抓决策预警。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全省率先形成了“1+5+1”(一个细则、五项制度、一套清单)运行体系,2014年以来累计评估重大决策事项863项。
其做法在全国维稳工作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二是抓源头治理。密切关注城市建设、非法集资、劳动保障等领域存在的稳定风险点,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大整治、“接访、下访、约访”专项治理。三是抓多元化解。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县、乡、村三级全部建立了调解中心(室),各类调解组织达到3216个,聘用调解员1万余人。推广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联动模式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做法,健全诉调、访调、政调对接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解体系。2014年,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左权县召开,《法制日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对“左权做法”予以报道。
坚持创新驱动,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市委、市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和《晋中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三年规划(2015-2017年)》,以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打造全省最安全城市。一是创新严打整治机制。实施“6+n”多警种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加大对暴恐邪、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确保了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的安全稳定。2013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总体呈下降态势,今年以来实现了刑事案件、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三下降”。二是打造公共安全防控平台。统筹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达9万台,基本实现重点地段、关键部位全覆盖,并研发应用了全网布控、轨迹分析、卡口复用等系统,全面提升实战能力。2015年以来,全市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共破获刑事案件4251起。三是完善社会面防控模式。发挥公安巡警专职巡防队伍优势,辅以保安员、平安志愿者和治安联防员三支群防队伍,共建立14支/598人的专职巡(特)警队伍,58支/1357人的乡镇(街道)专职巡逻队伍和2600余个群防群治队伍,招募平安志愿者1.4万余人,实行划片巡逻、分区防控,构建了多级防控处置圈。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会议推广我市经验。
坚持品牌引导,筑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全市注重把部署要求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创新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平安品牌。一是优化“网格+n”治理模式。以综治中心为平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信息系统完成对接,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指挥调度、联动运行,并推广了“网格+警务”“网格+调解”“网格+吸毒人员管理”等“网格+n”工作经验。在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综治中心工作推进会、“雪亮工程”推进会上, 平遥县进行了连线展示。今年以来,各级综治中心统筹全市6745个网格,共受理处置各类事件18.8万件,排查各类风险隐患5000余个。二是完善特殊人群治理模式。在全省首家建立了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监护机制,共救助救治患者231名,实现了精神障碍患者致人死亡案件连续三年零发案。推广“七人一中心”社区矫正模式,社区矫正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市、县、乡三级联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2%以内。三是创新农村依法治理模式。扎实开展“法润晋中”系列行动,推进农村治理法治化,以中心乡镇、重点村为重点,建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阵地120余处,2942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农村治理法治化经验被评为“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着力建设平安平遥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平遥县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纪实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景区——平遥古城所在地,近年来,平遥县面对来平游客多、重大活动多、治安压力大的实际,把平安建设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保障工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工程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着力构筑五大体系,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促进了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连年提升。先后两次在全国综治工作会议上进行连线汇报,先后被省综治委命名为“省级平安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9-2012)标兵单位,综治工作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
——着力健全组织统筹体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综治委主任,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多次研究平安建设,以县委文件制定下发《平安平遥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全县年度工作考核,真正做到了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在全省率先组建古城旅游警察大队;乡镇、街道办综治办主任由副书记兼任,并设一名副科实职常务副主任和一名综治专干;每个行政村设一名综治员,待遇由县财政保障;确保了综治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强化责任保障。紧紧抓住综治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层层签订责任书,坚持半年一督查、年终一兑现,严格落实诫勉约谈、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问责措施,促进了工作落实。五年来,共一票否决单位21个,黄牌警告8个,约谈17个。四是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按照县0.5元/人、乡镇街办1元/人、村级33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保证了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五是强化平台保障。以“综治办+综治信息系统+n”运行模式为统领,以实战实效为目标,以“四化四有四统一”为框架,实现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全覆盖,较好地发挥了联动指挥、联合研判、联网应用、联勤管控的作用。
——着力健全排查预警体系。一是抓常态排查。连续四年开展社会治安问题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坚持矛盾纠纷县一月一排查、乡村(六大领域)半月一排查制度,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一大批风险隐患被及时发现、妥善处置。仅2016年,就发现各类风险隐患1809个。二是抓综合研判。按照“1+5+1”的标准,建立了“两级评估全覆盖、五步流程促规范、五项制度保运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了重大项目、决策的应评尽评,仅2016年,全县就评估34项。坚持社会治安形势每季研判及县矛排领导组月例会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风险隐患。三是抓舆情导控。投资340万元,建成网安监察平台,建立综治、公安、网信等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壮大舆情引导员队伍,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2016年,全县共封堵、删除各类不良信息324条,全省网安工作现场会在平遥县召开。
四是抓安保维稳。开展城区常态化武装巡逻,强化116个重点目标等级化管理,开展了重点信访问题源头化解专项行动,开展大走访活动,全面落实“五包一”措施,核查涉军群体人员3963人,确保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等各类重大活动的万无一失。
——着力健全打击化解体系。一是专项整治。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连续开展了社会治安六项整治、四项战役、治爆缉枪、护校安园、旅游秩序、消防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消除整治了一大批治安隐患。二是合成作战。投资1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合成作战指挥平台,形成了刑侦、刑技、情报、技侦、网侦、图侦6支力量为基础,其他力量为配合的“6+n”打击犯罪工作新机制,促进了案件侦破能力大幅提升。近五年来,全县共破获刑事案件3499起,21起现行命案全部告破,刑事发案稳中下降。三是多元化解。按照“567”总体框架,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接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事故快赔快处中心等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平台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五年来,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4723起,化解4298件,化解成功率91%。
——着力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基础稳控。坚持警力向一线倾斜,深化社区警务“1135”工程,探索了“警务网格联动”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平安乡村等十大基层平安创建和零发案村(社区)创建活动,以小安促大安。二是街面巡控。组建100余人的巡特警大队,建立ptu巡防模式,屯警街面、切片划块,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大大提升了街面治安掌控能力。三是视频监控。五年来,财政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引导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了环古城、环城区、环县际三环覆盖的视频监控网络,全县监控总数达到19623路。启动公共安全信息库建设,采集信息4.8亿条。四是群防群控。组建4500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了“消防妈妈劝导团”“学雷锋志愿者大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
——着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创新网格管理。紧紧围绕平安建设,拓展网格功能、放大网格效应,创新了“网格+”模式,通过一网管舆情、一网保安全、一网抓稳定、一网连民生、一网促发展“五网共建”,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力保公共安全。针对古城木结构特点,消防队伍、设施、管理等多措并举,实现了古城连续20年未发生一起大的火灾事故。全面实行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着力加强旅馆业管理,全县560户旅馆全部安装上传系统。创新“网格护路”工作机制,中央、省市护路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三是加强重点人群监管。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gps定位管理,建成安置帮教基地,建立社区戒毒中心,开展留守青少年帮扶活动,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
坚持创新理念 扎实化解矛盾
——左权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纪实
近年来,左权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坚持创新理念,积极改进方法,扎实化解矛盾,有效维护稳定,对推进改革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
坚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工作理念,积极打造能打善战的调解队伍。为了应对矛盾凸显的局面,左权县在晋中市率先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特别是县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立足组建一支愿意调解矛盾、善于调解矛盾的队伍,从工作需要出发,打破人员聘用惯例,在山西省首家聘请政法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组建起一支特殊的矛调队伍。这支队伍平均年龄65岁,个个满头银发,但老同志们不仅对工作充满热情、极其负责,更重要的是懂法律、善讲理,调解员王凤江退休前曾担任县法院副院长,工作非常出色,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坚持既要以法、也要合情、又要讲理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高效管用的调解方法。实践中,一是做到以法调解,坚决不和稀泥。调解中心老同志们在开展情绪疏导的同时,特别注重法制教育,在调查取证、当庭发言、文书送达、案卷归档等方面,积极参照执法办案规范开展工作,为调解协议履行和司法确认办理奠定了基础。这种用法治思维武装起来的调解方式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二是做到以情调解,争取不伤和气。老百姓是重感情、讲情义的。在调解矛盾、处理纠纷过程中,左权矛调中心注重从感情入手、从情义出发,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将心比心,问题解决起来就顺畅很多。如某住宅小区的住户李某因楼上的赵某经常在凌晨时段晚归并发出较大噪声发生矛盾,调解人员以情调解,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三是做到以理调解,尽量不起争议。群众最服的是理,最怕的也是理。在调解工作中,左权矛调中心坚持用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如调解员一起因工伤赔偿纠纷引发村民围堵高速公路施工工地矛盾时,调解员一方面义正言辞地指出阻拦施工是违法犯罪,另一方面积极为村民争取合法利益,最终使双方口服心服,达成协议。事后,双方当事人、派出所都给县调解中心送了锦旗。
坚持寻求助力、调动群力、凝聚合力的工作导向,积极构建协调联动的调解格局。
一是注重访调联动。就是把信访接待与矛盾调解对接联动起来,县信访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后,立即进行甄别,对一般问题当场咨询化解,对情况复杂适宜调解的信访件分类导入调解渠道处理。二是加强政调联动。就是把行政执法与矛盾调解对接联动起来,针对征地拆迁、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行业领域矛盾高发的实际,积极联系沟通相关职能部门,加以专业性调解,有效促进了矛盾纠纷的科学处理。三是推进诉调联动。就是把司法诉讼与矛盾调解对接联动起来,与县法院沟通,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民商事诉讼案件,尽量采取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庭外调解等方式处理。近年来,全县1/3以上民商事纠纷通过调解得到了妥善处理。四是形成上下联动。县调解中心接受乡镇调解中心的请求,牵头或派县调解员深入矛盾纠纷发生地,与乡村两级调解员联手调解一些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这样就把县调解中心的能力优势,乡镇调解中心的“桥梁”优势和村调委会熟悉情况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决矛盾纠纷。
县调解中心设立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8800多人次,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30余件,疏导消化各类矛盾纠纷1800多件,调解结案506件,涉案金额总计近3000万元,中心的墙上挂满了当事人送来的锦旗。中心连续七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政法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度被评为晋中市政法系统十佳先进集体;2014年8月,山西省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推进会在左权召开,省委政法委提出“外学枫桥,内学左权”。
本版文图由市委政法委提供

任栩栩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中山市商务局关于组织企业参加2018年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的通知
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宜宾破获四川首例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案
滁州史萍:“萍”起微末尽芳华
以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为目标 推进晋中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
静安区立众劳动就业促进服务社举办“奉献、诚信、服务”主题讲座
艺考现场直击 考生大呼清华美院考题“变脸”
扰民违建被拆 居民鼓掌点赞
东台市交警大队整治暑期交通安全隐患
坚持创新发展助力地方经济
李新元在港南区桥圩镇调研羽绒产业发展时要求积极推动羽绒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经开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奉贤区第二届学生运动会手球比赛(青少年女子组)举行
海口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风力达7~9级并伴有强雷电
柳江主持召开江油市人民政府十八届第32次常务会议
介休市旗袍协会的佳丽们正在表演歌伴舞《梨花颂》
抓好党建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重庆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亮相 “行千里·致广大”获市民游客盛赞
泥龙小学举行励志演讲公益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