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余庆东 刘小东)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民对前沿品种、优秀品种需求大。在翔安新店镇溪尾社区,“90后”小伙陈振于专注于选种,通过不断地播种试验,找到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作为新型职业农人,不少农民在他的引导下,都种上了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新品种。
通讯员刘小东摄
子承父业打造示范农场
绿油油的水稻出穗了,亭亭玉立的木瓜树结出了新果子,香香甜甜的西瓜也长大了……行走在陈振于的种植田里,满眼都是丰收前尽情生长的景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种子给力,就有更多优质的粮食走进千家万户,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1993年出生的陈振于,是个土生土长的翔安人。2015年,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园林园艺专业毕业后,陈振于先是在岛内一家农家乐里上班,但干不到一个月,他便选择了返乡种田。
“我的父母做蔬菜种植已经十五六年了,有条件有经验,所以我选择回乡开家庭农场。”回乡后的陈振于,在父母帮助下,创办了厦门市翔安区浦展家庭农场。去年10月,他的农场还被厦门市农业局、厦门市财政局评为“市级示范场”。
对比试验选出优质种子
如今,陈振于的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苗推广和蔬菜种植。去年4月,他从翔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4个新的水稻品种,通过多次的对比种植试验,最后选出了一款米质更好、口感也更佳的水稻品种。
“这款水稻我种过。它的抗虫性和抗倒伏性比旧品种更强,亩产量提高了两三百斤。”陈振于说,他已经向不少农户推广了这款水稻品种,现在,这种水稻的种植面积有120亩左右。
就这样反复试验,陈振于试出了不少优良品种,比如结果更多也更适合家庭食用的小冬瓜、甜度更高的西瓜等,从育苗、催芽,到播种和管理,陈振于一直专心种田。种植过程中,他还将传统化肥改为商品有机肥,化学农药也改用生物农药。他说,这样种出来的蔬菜更高产,比如,经过两年的试验,甘蓝一季的亩产量能提高800斤到1000斤不等。
省级环保督察已交办信访件5298件 责令整改企业3105家
浑源县筑牢筑实安全生产屏障
【泰然应急讲堂】在家也会遭雷击
普及金融知识 防范非法集资 吉安市举办主题宣传活动
城步茅坪镇家庭医生服务暖人心
翔安"90"后新农人陈振于返乡种田 子承父业打造示范农场
幸福南明·健康生活 南明区第八届运动会开幕
市农业局扎实部署学思践悟梁家河“大学问”争做“三新”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
努力宣传好嘉高的精神与文化——嘉兴高级中学举行宣传工作会议
全市落实居住证制度工作推进会召开
公然破坏树木 不应该!
七旬娭毑外出迷路多亏衣服上绣了手机号
宁德市3个红色景区纳入全国建设方案
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督查各地宗教工作
息烽县财政局七措并举做好岁末年初工作
宁远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地
扫描二维码就能找到这袋“垃圾”的主人
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昨日开幕
李佳颖:从“网红”到“农民”的转型路
明天起,嘉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