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品尝百合产品
【本报讯】“花开九载为轮回,一朝出土身如玉”。秋末冬初,正是兰州百合采挖的最佳季节,在“天下百合第一村”——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加工车间忙得正欢。10月17日,这里还热闹地举办了以“培育百合文化弘扬敬老美德”为主题百合丰收节暨庆重阳活动。 早上9时许,村百合文化广场上已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文艺演出助阵百合产品展示、“百合王”大赛、百合特色菜品发布;百合谷景区内,环山上的绿装已经染红,山腰下的坡地里,“百合采挖”互动、远足登高话发展(陪同老年代表登百合谷栈道)活动,描绘出丰收的美好图景。
一颗百合要经历两次移栽、三段生长期,前后酝酿整整九年的时间。兰州百合是唯一味甜可食用的百合,刚出土的鲜百合片,又甘甜又脆爽,细腻鲜香。活动中,处处是丰收:40余位在兰州大学留学大学生代表在田间地头体验采挖百合的乐趣;《丰收时节》《花开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文艺节目诉说着喜悦;鲜食百合、百合酥、百合醋、有机蔬菜等产品展示着农业发展良好势头;厨师们现场制作“西芹百合”、“金菊百合”、“金瓜百合”、“百合草莓桂花”等菜品。
“我们合作社已经是第二次摘得全区‘百合王’!”七里河区南山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连虎满脸丰收的喜悦,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袁家湾村人,亲眼目睹了兰州百合产业发展链条越来越完善,这几年村里百合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从单一的种植发展到产销、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这两年更是升级到积极发展百合特色旅游产业,他相信全村依托百合产业收入会越来越多。活动中,还在村内的百合展览馆内评选出全区范围内的“百合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授奖。
袁家湾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依托日渐完善健康的兰州百合产业链条,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大家还走出家门租种外乡田,规模化发展百合产业,成为七里河区名副其实的首富村。村党支部书记高作旺乐呵呵地说,区、镇两级党委政府指导支持开展了此次庆丰收活动,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村级百合文化底蕴,引导村民大力弘扬百合文化和敬老爱老传统,感受丰收喜悦,必将调动全体村民上下一心,积极参与本村正在规划和实施的旅游富民事业。
七里河区是兰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享誉全国的“百合之乡”,全区百合留床面积达5.56万亩,年产量2850万公斤。“七里河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地,西果园是全区最大的百合生产加工基地。”西果园镇副镇长吴子瞻表示,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这次庆丰收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弘扬悠久厚重的百合文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活力。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忠德文/图
新南街道:东望社区举行“红色志愿者”中秋慰问活动
伊川340辆“爱心送考”出租车为考生保驾护航
市区交警大队持续开展车辆违规停放整治行动
张国钧老师来天心区指导青少年汽车模型科技创意大赛工作
创造绿色生活 打造安全食品——访江西绿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平
“百合之乡”的丰收喜悦
大桥西岸互通项目加紧建设
男子无证驾驶 遮挡车牌逃避监控 竟然还是辆报废车
纬北路街道 深入整合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
餐饮店污染水源,拆! 烧烤摊油烟扰民,清!
《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培训班在荆开班
宝鸡中小学生经典诵读 感受别样中秋节
【新时代新征程】张爱平调研区内土地综合利用情况
作词谱曲颂党恩
万科澄清厦门项目退款 交付标准变更给予补偿
琉璃河镇积极应对空气重污染
交通运输部门为恶劣天气出行装上“防滑链”
市工商局加强重点景区监管
【走转改】 绿色宝藏擒龙山
志在服务 愿你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