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让人们从文学作品中认识了蛇的凶猛,但对于青秀区南阳镇二田村的刘开贤来说,蛇是他致富的途径。从2015年起,刘开贤“与蛇共舞”,闯出了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近日,记者来到二田村的眼镜蛇养殖基地,刘开贤说,今年下半年养殖规模将扩大到3万条,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15个大棚
“住户”全是眼镜蛇
眼镜蛇养殖场里弥漫着一丝腥臊味。昏暗灯光下,大棚里用砖块垒起一间间约1米高、3米宽的“包间”,每个“包间”里都有几床厚厚的棉被覆盖在一处凸起的架子上,棉被是潮湿的。“眼镜蛇就喜欢这样的环境。虽然室外是30多摄氏度的高温,但是室内不会那么热,而且我的蛇棚是依地形而建的,紧贴地面,温度一般30摄氏度左右,正是眼镜蛇喜欢的温度。”刘开贤解释说。
“来,看看眼镜蛇。”来到一间蛇圈前,刘开贤“唰”的拉开棉被,只见数条黑漆漆的眼镜蛇或盘踞地面,或缠绕架上。在距门不到1米的地上,听到声响的两条眼镜蛇齐刷刷地竖起身子,“滋滋”地吐出蛇信,颈部膨大,背部的眼镜圈纹清晰可见。“这是蛇的攻击姿势,如果是陌生人就容易遭咬。”刘开贤一步跨进蛇圈,抓起其中的一条。记者看到,那条眼镜蛇足有2米多长,不断吐信。
退出蛇圈,刘开贤介绍说:“根据蛇的习性,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它们挪一次窝,整个养蛇场有15个大棚,住在里头的1万多‘居民’全部是眼镜蛇。”
瞄准市场
返乡发展特色养殖
今年51岁的刘开贤曾在广西商务厅下属的百货公司工作。此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个在广东养蛇的朋友聊天,了解到广东消费养殖肉蛇前景很大。脑筋活络的刘开贤想到自己的家乡南阳镇二田村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都十分适合养蛇,便下定决心学习养蛇技术,以便日后打拼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经过多次到朋友的养殖基地参观、学习,2014年10月,掌握了养蛇技术的刘开贤决定回乡发展养殖。
刘开贤回到二田村建起了肉用眼镜蛇养殖基地,一开始规模并不大,养了1000多条蛇。这批蛇运到广东出售,净赚了3万多元。
首次养殖便获得如此收益,刘开贤决心扩大养殖规模时,却因没有经验让生意陷入了困境。当时他搭好蛇窝后,却发现这批蛇出现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可由于蛇窝搭好后便没法再挪,这样两三个月后,蛇陆续生病,死了好几千条。这次损失了大约10万元。
“这让我意识到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对蛇的健康太重要了。”刘开贤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向农科院的专家及广东的养殖户取经。经过钻研和努力,他终于掌握了规律,在蛇圈里模拟出最适应蛇生存的环境。蛇的生病概率大大降低。
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在刘开贤在成蛇受精、受精蛇蛋筛选、蛇蛋孵化、蛇苗培育、成蛇饲养等方面的技术日臻成熟,养蛇基地已扩大到1.1万条的规模,今年下半年计划达到3万条的养殖规模。
带动帮扶
让贫困户一起富裕
二田村在去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目前村民中还有不少人生活比较困难。刘开贤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通过技术扶持、帮孵育小蛇等帮扶方式,带动7户村民发展眼镜蛇养殖。
二田村村民刘运林原本在外打工,后由于要照顾孩子,他便返回二田村,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刘开贤知道后,主动邀请刘运林到他的养蛇基地打工。2015年起,刘运林一边在养蛇基地工作,一边跟刘开贤学习养蛇。去年,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刘运林开始自己养蛇。目前已经养了近2000条,今年预计增加到1万条。
除了教授养蛇技术,刘开贤还为村民提供蛇料、蛇蛋,并负责拓展销售渠道。在刘开贤的带动下,目前二田村养蛇规模已达5.5万条。“下一步,我希望我养的蛇可以进入香港市场。”刘开贤说,希望通过努力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
“大眼睛”有“大智慧 智能机器人巡检变电站
秉笔直书竞风流
热河南路街道增添扬尘管控“黑科技”
当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业升温
[武侯区]武侯区开展就业巡回服务招聘活动
青秀区:“与蛇共舞”农户叩开致富门
“乡镇公益温暖行”活动举办
衡阳高新区第二届“最·高新”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
我市召开“城市双修”培训会
浔阳区第二幼儿园开展课题讲座活动
湘潭入汛以来降水偏少 较历年同期偏少四成多
柴桑小学开展反邪教网上签名活动
唐山港1至8月吞吐量超4亿吨(图)
10支青年队伍晋级复赛
黄梅县濯港中学吹响新学期号角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
市农委党员干部庄严宣誓用实际行动创建文明交通
公然侮辱他人 一男子被行拘
深入推进精神扶贫 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吕岩赴舞阳县开展精神扶贫专题调研
这个“湿身民警”是谁?网友: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