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丹江水愈发清澈,不远处的山坡上绿意葱茏,淅川县荆紫关镇庙岭村67岁的村民魏立庆正在自家果园里锄草。“村林果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俺这7亩坡地种了大樱桃和核桃苗,林下套种花生和白术当年就见效,能卖8000元左右。”魏立庆高兴地说。
魏立庆一家6口人,老伴和儿媳妇都患有慢性病,两个孙子在上学,前些年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沐浴着脱贫攻坚的春风,魏立庆一家享受到诸多利好政策,收入门路越来越广。
淅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深度贫困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传统产业项目不能上,可利用资源非常有限,如何破解贫困群众增收与水质保护这一难题?淅川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一核心和关键,依托涉农企业,在全县大面积发展绿色扶贫产业,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淅川路径”。
该县坚持“短中长”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短线促增收,中线强基础,长线谋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实现当期能脱贫、远期能致富、未来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短线以菌、蔬、药、光伏、黄粉虫、蟹虾等生态产业为重点,目前已覆盖1.2万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中线发展经济林果,去冬今春发展林果13.8万亩,全县累计发展软籽石榴、杏李、薄壳核桃等林果30余万亩,带动贫困户近8000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长线以丹江湖5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将产业扶贫和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和乡村旅游。目前已培育乡村旅游点和农旅示范园40余个,解决20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产业选准以后,如何才能调动起带贫主体和贫困户的积极性?淅川县独创出“三权分置”、“保底分红” 、“资产收益”、“反租倒包”等扶贫模式,把农户零碎的土地统一流转给扶贫龙头企业,由扶贫企业规模化种植,实现土地保值增值;通过产业带动,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参与产业基地管理,用“土地”创造收益。渠首区域九重、香花、厚坡三个镇,引入河南仁和康源公司发展软籽石榴两万余亩,采取“三权分置”模式,进入盛果期后贫困户亩收益将超过5000元。
目前,该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底的69555人减至43238人,减贫率37.8%;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0.66%降至7.03%,下降3.6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94元,同比增长11%。在全省脱贫攻坚综合评估中,淅川县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
三角市场又现脏乱差!管理方称积极整改
茂名供电严阵以待 确保稳定可靠电力供应
关于印发《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做法工作方案》的通知
常州推进“戏曲进院校”,将建10所试点学校
王益区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点评推进会议召开
山清水秀扑面来 绿色产业更富民
5月1日起在东营养狗要管!犬只在哪儿登记看这里
揭阳产业园桂岭初级中学举办手抄报比赛
天津国企首个集团层面混改项目成功签约
司机开危险品车高速上倒车3公里 驾驶证被记12分
凝心聚力抓落实,坚守职责促安全——市安监局党组书记王晓龙到龙华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市重点工程局组织党员干部到市反腐倡廉第一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中兴大街两座过街天桥昨试运行
喜迎三月三
息烽县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四重门”
青岛十六中开展庆祝教师节主题系列活动
杭州市场监管局开展月饼抽检 100批次均合格
我市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
建安区:“一加强两突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
区行政执法局多举措提高城市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