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湖文广新〔2018〕14号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关于
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现将《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呈上,请审示。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3月26日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化系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融入“四新”主题实践,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严明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
以强化“四个意识”为核心,扎实开展“四新”主题实践,通过“五比五强”深入推进“五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有新加强。
(一)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局机关调整党支部设置,将原来的一个支部分设为四个支部。通过换届选举、增补支部委员等形式选准配强基层党务干部,完善党建与业务“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市文广新局党委理论中心组获理论学习优秀单位。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建“联述联评联考”机制落实,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锻炼。
(二)“四新”主题实践落地生根。成立局“四新”主题实践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办法》,编制“路线图”,确保主题实践有序开展。向市委作出“四新”主题实践8项承诺,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品牌塑造等重点项目任务,年内全部完成。制定《重点工作项目推进表》,把年度十大重点工作项目作为擂台,比拼指标完成、项目进度和服务效能。
(三)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考评考核,形成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的工作机制。落实“党性党纪教育一刻钟”制度,印发《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关于规范局系统干部职工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规定》,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廉政教育。成立局内审工作领导小组,对局属7个事业单位开展了内部审计,真正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实。
二、提高政治战位,服务中心工作有力有为
以全力保障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线,认真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六重”、剿灭劣v类水、河长制和路长制等中心工作落实,服务中心大局成效显著。
(一)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圆满实现。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任务,开展网吧、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等文化市场集中整治,督查18个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35个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文化场馆和影院管理,市文广新局获集体三等功,20余人次获各层次奖励。
(二)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推进市美术馆建设,馆舍改建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启动“城市书房”、市非遗展示馆(湖剧传习所)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长兴太湖博物馆、安吉昌硕文化中心二期(安吉县图书馆新馆)、吴兴区文体中心和南浔区非遗馆文化馆等设施建设。
(三)“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完成。集中梳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88项办事事项,提前完成“跑一次”事项100%、“零上门”事项51%的年度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实施审批“八统一”,精简办事事项31项,精简率达37%,32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程在线办理,占比达到74%。开展文化市场“僵尸企业”清理、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建设等工作。
三、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能力有效提升
全面落实《湖州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深化,文化项目持续创新,全民阅读全域推广,文艺精品新作不断。
(一)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持续深化“文化走亲”等活动品牌,完成文化走亲553场次,开展基层演出2286场次(其中送戏下乡904场次)、送书下乡86000册、送讲座展览960场次。举办全民公益艺术课堂150班次,推出“文化阳台”项目。开展“湖城春晓”、第七届农民文化节等一系列节庆文化活动。湖州大剧院全力打造“名剧、名角、名团”精品演出,上座率比2016年增长9.3%。长兴民间艺术团(长兴鸳鸯龙)参加意大利民间艺术节,并获颁组委会特别奖。
(二)全民阅读推广取得实效。以经典作品诵读、讲座、沙龙、读书会等十余项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全市图书借阅量超300万册,数字资源访问量近50万人次。深入实施“驻馆作家”“韵海讲坛”等项目,继续推进阅读进校园、乡村、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和机关等“七进”活动,全市3个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完成市图书馆“借阅一体化”改造升级及馆舍维修,启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
(三)文艺精品创作稳步实施。新编大型古装越剧《游子吟》在省音乐学院大剧院成功首演。越剧小戏《规矩》参加省新农村建设“好家风”题材小戏专场展演和第七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湖州三跳《英台乔装》获省第九届曲艺新作汇演金奖。歌曲《乐手》《绽放所有的向往》《清清谣》入围省第十六届新人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决赛。全市共有10件书法作品、9件摄影作品和10件美术作品入选省第五届“群星”系列大展。
四、注重融合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台阶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积极融入湖州生态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一)文物保护利用积极主动。实施下菰城遗址、钱山漾遗址、大运河(湖州段)等保护规划编制以及文保单位“四有”、保护性修缮、科技保护、宣传展示等工作,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实施文物平安工程,与公安、工商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有关乡镇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全市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配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荐66个运河遗产保护利用项目,指导小西街文物建筑维修利用和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等文保单位旅游开发,探索实施文物领域文创产品开发,文物活化利用取得进展。安吉古城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长兴龙之梦乐园考古扎实推进,毘山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建设,文物助推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二)博物馆工作不断提升。各级文博单位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利用资源和专业优势为美丽湖州、特色小镇以及各类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提供指导和帮扶。以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博物馆纪念馆联动参观、老照片征集等系列活动。策划举办赵孟頫碑刻拓片展、王一亭书画特展等多个精品展览,原创展览“扇舞清风”“刀木情”持续在省内外推广。创新开展“菰城文化种校园”等60余场社会教育活动,“美的教育”入选省文化创新团队。有序实施文物征集和馆藏文物研究、修复、鉴赏等工作。
(三)非遗保护传承稳中有进。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名,省级12名。承办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举办国家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编撰出版《湖州市非遗名录集成》。开展地方曲艺“三进”(进社区、校园、文化礼堂)活动,举办“湖腔雅韵—地方戏曲专场展演”,复排湖剧折子戏《珍珠塔·羞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用指南》成为全省首个非遗保护类的地方标准。
五、提升监管能力,文化市场持续繁荣有序
以护航“十九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扫黄打非”工作为重点,创新服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文化市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办理文化场所设立、营业性演出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456件,全市文化市场业态进一步繁荣。组织开展网吧、出版物、印刷、消防安全以及查处无证等十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出动检查9730人次,检查网吧、歌舞娱乐、艺术品市场等实体经营单位16735家次,全程监管营业性演出110台,合力关停涉赌上亿元网络游戏app(南太湖山庄),确保场所稳定、内容安全,为市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
(二)“扫黄打非”深入推进。组织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固边”五大专项行动,突出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网络有害信息等问题的整治,并在线上线下开展全面排查和整改。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共办理全国督办案件1起、省交办案件3起、一般程序案件16起,刑事移交2人,罚款17余万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创新实施进基层示范点建设,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成功入选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优秀示范点。
(三)新闻出版规范有序。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完善新闻出版领域监督机制和工作机制。组织全市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会同邮政管理部门理顺并完善邮政报刊管理工作机制。完成印刷市场“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做好印刷企业“五项制度”网络备案管理准备,系统强化印刷源头、印刷内容、印刷产品的管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严厉打击假新闻、假记者、假记者站,规范新闻采编证书审核,开展新闻采编人员队伍政治纪律、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和播出水平。
六、强化监督管理,广电服务全面推进
围绕“监管、服务、发展”三大目标,全市广电行业监管不断加强,广电惠民、公共服务全面推进。
(一)精品创优成果丰硕。推进全市广电节目创新创优,组织完成年度省市两级广播电视政府奖(新闻奖)的评选和推荐工作,作品《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访徒步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罗开富》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40件作品获省级政府奖(新闻奖),96件作品获市级政府奖(新闻奖)。全市广播电视质量显著提高,新闻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广电播出安全有序。圆满完成“两会”“春节”“国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党的十九大”等重保期的安全播出保障任务,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全市共向省安全播出指挥中心执行安全播出零报告85次。全年共对全市15档节目(栏目)进行监听监看,编发视听评议简报34期。举办全市安全播出管理培训会,成立专家组,加大对网络视听新媒体的监管。
(三)电影改革取得新成效。完成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工作,全年购买电影服务12984场。新增农村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点30个,农村群众观影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新增乡镇多厅数字影院7家,有效推动了数字影院建设向农村延伸,提升了基层电影基础设施水平。全年城市电影票房收入为1.88亿元,同比增长22%。
七、明确目标定位,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融入“4+3+n”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科学谋划创意产业布局,精准服务文创产业项目,积极推介文创产品走出去,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全面谋划文创产业发展。认真梳理文化产业工作定位,全面谋划未来几年文化产业工作方向。加快落实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动文化创意街区建设,规划创意园区功能定位。推动动漫游戏等文创产业“众创空间”建设,扶持小微文创企业成长。参与筹建浙江省影视基础联盟,搭建影视产业交流服务平台,促进影视基地打造特色、错位发展。引导金融等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打造湖州文化联盟平台,整合壮大文化消费资源。
(二)服务产业项目顺利推进。推荐湖州微总部创新基地申报文化部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建设扶持计划,指导吴兴区文体中心等项目申报财政部文化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争取相关资源和平台支持。落实全市重点项目的对接服务工作,对联系产业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进服务。百叶龙演出团队获得文化部2017年中央文化产业资金。
(三)产品交易展示有声有色。着力构建对外交流平台,扩大湖州文化品牌影响。组织60家次文化企业参展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共吸引15万人次参观,现场交易额突破200万,协议交易金额近1000万元。
八、注重释放活力,文化工作运行更加高效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有序整合文化资源,逐步优化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工作运行效率更加高效。
(一)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出台《局系统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实施细则》《局系统举办展览管理办法》等制度,优化内部保障。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实施方案》,将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探索应急广播与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与应急资源共享利用。
(二)文化设施整合利用有序推进。出台《关于推进文化设施整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建成运行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湖上云”,文化设施整合利用路径有效落实。市文化馆、市青少年宫、市科技馆等15家市级公益性文化场馆和湖州大众书局等3家民营场所以及县区文化场馆相继入驻平台,相关文化设施及其活动、产品、服务等资源实现整合利用。
(三)文化人才培养多措并举。全面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推荐4人参加国家“四个一批”人才评选、3人参加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评选,领军文化人才发掘进一步加快。组织评选表彰10名“优秀青年文化专家”,中坚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举办全市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102名文化馆(站)、图书馆和博物馆文化专家与结对318个文化礼堂开展辅导培训,基层文化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湘乡7名寒门学子收到爱心款
西山森林公园变天然氧吧
让“沈阳创意设计周”成为“沈阳名片”
罗湖区清水河社区驻点团队开展辖区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虎门司法分局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课堂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关于报送2017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扬州启动豆制品综合整治 严查非法添加吊白块等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汪莹纯主持会议
抚顺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打造跨越强引擎
东莞市政府采购空调机及其相应服务协议供应商资格441900-201710-0001100001-0001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家乐园集团2018银企春节联欢会拉近银企距离
稀土高新区食药工商局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开展周末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84消毒液漂白衣服 主妇中毒入院
预售期恢复 今起可购买元旦火车票
骆惠宁主持召开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
各大蔬菜基地恢复供应 蔬菜批发价雪后首次回落
我市本周天气以晴为主
6位国内外学术大咖共同探讨高校技术转移发展新路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