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应用成果情况介绍会2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会上表示,我国将在空间站建成之后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项目科学实验。
大力开展空间应用,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92年工程立项实施起,即提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的重要理念。
林西强介绍,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空间应用系统科研经费占比大约15%,已超过14个系统的平均值,现已形成体系化的空间科学研制试验条件,为实现空间站阶段空间应用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载人空间站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将在轨运营十年以上。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介绍,空间站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目前,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规划部署了13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吕从民说。
根据计划,空间站首次入轨携带的载荷质量、体积等方面的规模,均超过天宫二号时的10倍。“空间站的舱内、舱外均可支持开展空间应用,而且载荷可在轨更换。”林西强说,“我相信,随着一大批空间应用项目的开展,必将产生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
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空间应用领域成果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0余项,取得专利400余项。
可以预见,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全面开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新时代。
“总之,在空间站建成进入运营阶段后,开展空间应用势必会成为整个工程的重心。”林西强说。(李国利 肖建军)
市广播电视台召开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任务
坚定落实“七大任务”
海口琼山区教育扶学工作获省教育扶贫工作现场会肯定
湖口二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会
幼儿园“小学化”:大环境如此,家长也无奈
中国将利用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项目科学实验
我市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
首届国医大师张琪事迹报告会在市图书馆举行
青川县三举措助力农产品快速发展
“周末义集”学雷锋
修文县:用良知教育铸生态文明之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扳手、钳类、锤类等工具质量抽检情况(2018年)
黑河市劳动就业局按照全省人社系统“党风政风”热线要求部署下步工作
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明显
厦门两医院列入日间手术试点 患者一般在24小时内入出院
白云区白沙关社区开展“7.11”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
戊戌狗年传统手工灯笼在宝鸡火了
强机制 抓服务 重实效
任桥镇积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