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横、一竖、一撇……今年85岁的茅永贵老人,端坐在写字台前,静静地在信笺上写了十余页给社区和邻里的关于垃圾分类宣传的书信。翻看这十余张手书,工工整整、字迹清晰,没有一处涂改。
就像书信所展现的,茅永贵老人身上有股可贵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踏实干事的精神,这既源于他多年部队生活的熏陶,更是一个有着60余年党龄老党员的自我要求。
3个月不到
44户邻居参与垃圾分类
3年前,茅永贵老人一家买房入住江北甬江街道朱家社区,他随后主动与社区联系,将党组织关系迁入,每月按时参加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今年7月初,社区召开垃圾分类党员动员会,针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不高现状,邀请党员一起助力垃圾分类工作。茅永贵不顾年事已高,主动当起楼道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督导,还及时公布督导结果,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在他的努力下,3个月不到,他所在的2幢3号和4号两个楼道44户邻里全部参与垃圾分类,并且能高质量分出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
党员就应该带头做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党员就应该带头做,踏踏实实地做。”茅老回忆说,动员会上因为身体状况欠佳,没有立即报名垃圾桶边督导员。回到家里,茅老决定就从身边做起,先做通自家楼道邻居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地推广垃圾分类参与面。
茅老开始一户户地敲门。“当天下午5点,茅老给我送来一份手书‘情况汇报’,里面记录了3号楼道当天沟通情况:表示会配合的哪几家,不积极的哪几家,不在家的哪几家等。”朱家社区党总支书记任亚鸿说,老人的认真劲让她非常感动。
到了第二天,茅老完成了两个楼道所有在家住户的走访。第一轮垃圾分类宣讲结束,摆在面前的挑战可不小。
“一次上门肯定不够,要反复上门宣讲,还要实地查看家里的垃圾分类情况,及时指正。”茅老说,社工兼网格长余柯娜、任亚鸿时常会陪同他一起入户做居民思想工作,查看分类情况,居民家庭垃圾分类终于“破冰”。
身体好了再继续
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
7月22日,茅永贵专门写了一份“朱家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回顾”,与社区居民交流垃圾分类心得,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这项重大任务完成好。”他还自创了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宣传语,整齐抄写后贴在楼道里。
“他这么大年纪还在尽心尽力做公益,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也跟着做公益。”说这话的是住4号楼的退休党员蔡师傅,一开始他对垃圾分类不抱什么信心,受茅老感染,蔡师傅不仅成了垃圾分类参与者、义务督导员,还同时承担了楼道“牛皮癣”的清洁工作,自备工具清除各类小广告。
参与垃圾分类只是第一步,还要垃圾分得对。除了上门检查,茅老还注重垃圾分类的总结分析。“分类的几户,没分的还有几户,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8月20日,写下两个楼道垃圾分类质量分析报告后,茅老找到任亚鸿,说要把这个结果张贴出去。“书记赞同我的做法,两个楼道同时贴,也能起到相互比赛的促进作用。”令茅老欣慰的是,分析报告张贴后并没有被居民偷偷撕掉,“这说明这个工作做得是有效的,也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做下去。”茅老再接再厉,9月3日,他把前阶段垃圾分类进步成果及时用手书向居民汇报,同时向居民发出了在国庆节前垃圾分类全部合格的目标倡议。
“茅老的执着与努力大家都看在心里,一些原来持消极态度的居民也被触动,开始认真进行垃圾分类。”网格员余柯娜说,社区在9月份连续4天检查中,发现茅老宣传的两个楼道居民全部参与垃圾分类,且分类全部合格,在全社区成绩领先。
受到鼓舞的茅老立即写下“谢谢2幢住户们的积极支持”书信,张贴于楼道,向居民表达欣喜与感激之情。
记者王岚 通讯员陈超波罗秋玲
节日锻炼成时尚 市民过足健身瘾
平山县长董晓航带队督查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工作
省食药监局餐饮处处长张存勇莅临嵩县调研指导食品安全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专项监督工作
市食药监局开展粽子市场专项检查
江北85岁老党员挨家挨户指导垃圾分类感动社区
杨兵任南开区委书记
遂溪表彰26名“遂溪好医生”
妈祖城加油站地块拍卖
唐山开平:念好“三字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已收到提案384件
“走进马钢——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举行
葡萄牙首都以西山火致多人受伤
杨岐乡推进项目建设
8人团伙设赌局做笼子骗钱近60万 专挑物流园司机下手
【最美中非故事】南苏丹医院里的一张“中国医生”名片
社区免费发放 防走失定位贴
南阳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 选优配强班子 夯实基层组织
六安:入户宣传促平安
滁州公交路线调整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