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完善七大体系助推脱贫攻坚
318个产业项目扶贫“造血”扶贫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邢奎)把产业发展作为基础和核心,把城市化带动作为重要途径,把模式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把社会参与作为重要手段……5月3日,记者从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暨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获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构建完善了组织领导、政策等七大扶贫开发体系,助推脱贫攻坚进入全新阶段。
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我市首先建立完善了“四级书记抓、党政一起上”的组织领导体系。市及各区市均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充实专职扶贫干部200多名,在顶层设计上搭建了市抓协调推进,区市、镇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政策体系以需求为向导,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印发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制定了27个专项扶贫方案,搭建了脱贫攻坚“1+1+27”政策框架;研究制定了贫困退出实施细则等30多个配套文件。
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投入体系。近两年,我市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都在8000万元以上,为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注入资金“活水”。同时,不断加大行业资金争取和整合力度,全面加强重点村“五通十有”基础建设。筹集财政资金5700万元,推广“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农户贷”两种金融扶贫产品,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6亿元。
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在于培育内生动力,我市构建完善“产业为王”的增收支撑体系,把产业开发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实施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城市化带动、农村电商、光伏发电等五大扶贫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项目318个,培植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区5处、示范基地100个,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以“精准扶贫直通车”为载体的社会帮扶体系,健全“七个一”网格化帮扶体系,按照“强帮弱、重实效”的原则,为180个重点村安排帮包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全面进村入户。创新搭建了“精准扶贫直通车”平台,加强扶贫供需精准对接;开展了“靓居工程”“扶贫巾帼行动”“助残扶贫”等专项活动。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市还建立完善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及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估体系。据悉,我市将自5月份起开展百日攻坚,因户因人实施精准帮扶、脱贫解困并举,完善政策措施,做好脱贫攻坚与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战略要求相结合的“新文章”。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自2016年8月扶贫协作启动以来,威海市—枣庄市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活动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各级财政帮扶枣庄市脱贫攻坚资金2431万元,完成计划的128%;直接帮扶枣庄市贫困人口10656人,完成计划的106.5%;完成产业协作项目投资5.2亿元,在枣庄市新建产业项目7个,带动当地就业4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32人;组织人才技术培训14批次,为枣庄市培训适用人才1200余人次。
眉山市今年中考政策有八大变化
怀远县荆山市场所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
天津这个地儿要新建俩公园!都有啥好玩?
集美杏东小学招聘编外教师 涉及语文、数学、科学等
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见成效
318个产业项目扶贫“造血”扶贫
苏州确立品牌建设工作重点
李伦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北海分会场强调
徐新荣在县(区)委书记、市直党(工)委书记
从“油城”迈向“游城”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2018年苏州重大项目开工 总投资超3500亿元
响水新特产业为实体经济添活力
拒做家务被母亲推出门外儿子找社区“维权”
省审计厅一行赴朝阳县调研扶贫工作
许海峰携奥运冠军省会寻找射击明日之星
学做心肺复苏、DIY驱蚊香囊 60个医二代医院过六一
仙居县局积极筹备着力探索经普工作“新方式”
市统计局开展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验收工作
江北:智能城市建设牵手芬兰技术 联通全球共振发展
蚌山区燕山乡积极帮扶产业发展壮大乡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