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无捷径勤劳是根本——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委会卡巴三小组村民洪海龙脱贫记

今年40岁的洪海龙,是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委会卡巴三小组的脱贫户。日前,三亚日报记者走进洪海龙家的院子里,看见他正按比例混合青草和饲料喂猪,见三亚日报记者过来,他抬头露出憨厚的笑容,放下手中的活儿聊了起来。
“帮扶干部手把手教导如何增收脱贫”
与村里大多数人一样,以前洪海龙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槟榔树,因此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当时家里的收入只能够勉强养家糊口,最困难的时候,连孩子上学的住宿费和伙食费都拿不出来。”回忆起往事,洪海龙感叹不已。2014年,洪海龙一家被列入贫困户。
此后,结对帮扶的领导干部纷纷前来攀“穷亲”。“一开始,我是比较消极的,但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始终没有放弃我,多次到我家制定脱贫计划,‘手把手’教导我们应该怎么增收脱贫。”在了解相关政策后,洪海龙夫妻俩暗下决心要摘掉“穷帽”。
“依靠勤劳的双手,日子将越过越好”
精准扶贫政策为洪海龙一家提供了“及时雨”,他们得到了猪苗、槟榔苗、鸡苗补助,孩子上学也有了一定的补贴。除此之外,洪海龙还参加了许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每周一晚坚持观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我觉得这些培训班和电视夜校很管用,可以学到如何管理槟榔树、怎样防治病虫害等知识。”洪海龙是电视夜校的忠实“粉丝”。
“槟榔树下要经常除草,除了用药剂除草,更多时候要人工拔除……”经过勤奋努力,洪海龙一家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2016年,他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今年,在市委政法委的帮助下,洪海龙家的红砖内墙终于有了批荡,不仅表面看上去平整光滑,同时具有防水隔热、隔声等功能。“等再赚多点钱,就把房子装修得更加漂亮。”洪海龙坚信,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子将越过越好。
“只要精神不贫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目前,洪海龙种植了1000余株槟榔树、400多株芒果树和3亩多水稻,儿子今年6月刚刚参加完中考。这些年,虽然孩子住校,但洪海龙与儿子的交流一点也没有少,他时常教导孩子要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太好了,我们如果还不好好努力,真的对不起很多人。”一路走来,洪海龙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精神贫困往往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只要精神不贫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收入不断增加、孩子懂事听话,对未来的生活,洪海龙信心倍增、步伐坚定。

淮扬菜烹饪技艺表演及非遗菜品展示活动举行
我国港口第一艘双燃料全回转拖船在镇江船厂开工
汕头热心人赴藏献爱心
大榭港区蝉联国际卫生海港
宁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执法行动
脱贫无捷径勤劳是根本——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委会卡巴三小组村民洪海龙脱贫记
石柱: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务劳动助老人打造宜居环境
泉山区委书记吴卫东带队检查重大项目建设
惠城区上岗党员基本实现全覆盖 全天候提供志愿服务
吉首市召开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
大英收看省河(湖)长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德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纪实
秋冬季高血压多发 专家提醒中老年患者鼻出血需警惕
京沈对口合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常德中华鳖产业协会成立 打造全国影响力品牌
2018年全国百强镇出炉!东莞15个镇榜上有名!
关于组织推荐2018年威海友谊奖人选的通知
市质监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 决定毛宏芳为嘉兴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张志川在全市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座谈会上强调:学习方法 广交朋友 吃透政策 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