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作为民生领域的焦点问题,向来为社会所高度关注。自2016年仙居县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以来,700余天,2年创建,从源头到餐桌,从食品生产企业到食品摊贩,从群众幸福到城市文明,仙居县的“舌尖安全”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初步探索建成食品安全绿色化治理的“仙居体系”。
党政同责,构建食品安全责任共同体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
2016年,仙居县在被列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单位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组长,出台《仙居县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在我市率先将食品安全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综合考核,并专门编制了《仙居县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仙居县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并建立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政府与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与内设机构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县政府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与此同时,仙居县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017年拨付食品安全经费1892万元,有效保障了执法办案、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等工作需要,有效保障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正本清源,筑牢食品源头“安全屏障”
在仙居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消费者只要使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查到商品追溯、质量检测和检验检疫等信息。此外,追溯系统还提供了报警、预警和预警统计功能,便于监管部门及时掌控食品安全风险。截至目前,仙居绿色农产品市场内累计1000余种食用农产品实现了基本信息追溯,40余种食用农产品实现了精细化追溯。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仙居县形成了县级监管—乡镇专管—村社自治三级治理联动体系,并在全国率先探索食品安全“村社自治”,全县建成自治村社69个。2017年,仙居将全县划分为626个网格,聘任网格员626名,100%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零距离。
农村集体聚餐一直是农村食品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自2015年起,仙居县连续四年将“农村家宴中心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家宴中心267家,成为全省农村家宴中心建设覆盖最广、推进最深入的县。
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去年,仙居首次推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4d管理体系,进行学校食堂管理方法革新,实现‘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光灿说。
目前,仙居县城峰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食堂均已顺利通过4d专家小组食品安全现场管理体系考核验收,成为台州市首批建立食品安全4d管理体系的学校食堂。
创新机制,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2017年以来,仙居县在全省首创“全域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安桥”项目,在全省率先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向公众提供“智慧食安”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已投放食安桥固定式终端23台、智能机器人2台,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大型聚餐全覆盖、线上线下全覆盖。目前,“食安桥”项目已累积公众服务量20余万次,收集公众食安建言1000余条,整改食安问题33例。
仙居县率先在全国试点建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共保体”机制,2018年,投保对象进一步提质扩面,投入保费22万元,落实风险管控基金5.5万元,公益性食安责任保险实现全域覆盖。
通过一系列举措,仙居搭建起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公众良性互动和沟通的平台,使公众对食品安全诉求有渠道、有平台、有回应,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今年前4月44只基金收益超10%
吉林市市长刘非参加指导舒兰市委常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向制造强市冲刺 宁波3年要培育50个全国单项冠军
防城区“文化惠民 服务群众”放映农村(社区)公益电影1944场
界首市三个突出引领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仙居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
考棚社区施划停车线规范车辆停放
99对情侣相聚新宁崀山 栽种爱情树300余棵
2018年《问政日照》第二期时间定了!主题事关你我生活!
东莞援疆企业创办南疆规模最大国语培训班
严厉打击哄抢捕捞行为 切实维护升金湖生态安全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
书法伴我成长
第十三条: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延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通城力促乡村振兴工程实施15个村将旧貌换新颜
瑞士驻华大使一行到访三亚
取代防尘网 二月兰添景“护蓝”
市公安局为考生全天候办理临时身份证
新邵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暨校园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