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记者走进淮安红椒的发源地之一——清江浦区黄码乡邱庄村,此时“春提早”红椒已经采摘结束,椒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对多年来邱庄村红椒产业的发展,村党总支书记高金龙认为,邱庄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辣椒种植,但“地理的优势是天生的,品种品质的技术含量、市场的开拓则在乎人为。”
这里的红椒能成了市场的“抢手货”事出有因,它不仅品质好,还能抢“档期”,这归功于一项关键指标——“耐储运”。红椒成熟后可挂枝保鲜个把月,摘下来十来天都不“烂椒”,运到全国各地都没问题。
十几年来,村里种红椒的人渐渐多了,销路成了大难题。为了打开销路,2015年,邱庄村成立了红椒产业合作社和红椒集中交易市场,统一调配农资、收购红椒。如今,合作社的触角已经大大延伸,“解决销路,种子纯度有保证,技术上还能提供指导,资金有困难,合作社还可以扶持,椒农的难题被一一解决”,
村民种植红椒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如今,全村百余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村里2000多亩地种上了红椒,收获时节,每天要收购红椒10万余公斤。
高金龙说,村里红椒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几年来,清江浦区围绕红椒这棵“摇钱树”,给农民创造致富条件。2014年为红椒种植户投保200余万元以保障农民的抗灾能力。2015年采用工厂化育苗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效率,优化红椒种植品种。区农委联系了3家企业,为农户提供4个品种的红椒秧苗,农户可自行挑选订购。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优化红椒品种。
邱庄的红椒有着独特的活体保鲜、“三膜二帘”技术,听起来很富科技感,却源自当地椒农们日积月累的智慧。村里的种红椒能人可不少,他们平日里在大棚里忙,闲下来就摸起书来研究,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长久种红椒,让他们积累了一些“核心技术”。
椒农盛万香,是村里的“土专家”之一。在田头,他向记者介绍经验——“红椒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温度要在28度左右,冬天一般要加盖草帘,套两层膜”、“打掉一部分枝叶,保证阴暗的环境,减少光合作用,可以活体保鲜1个月以上”
……经验虽然重要,但并非万能。盛万香说,椒农们对农业科技同样有着急切的渴求——村里第一次请农科所专家来培训,一下子来了黑压压的百十号人,场面着实壮观。
盛万香同样是靠红椒脱贫致富的典型。因为长年下地供棚,他的手上结下厚厚的老茧。几年前还是贫困户的他,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办下了贷款,合作社的红椒种植能人上门手把手教,在盛万香的勤勉努力下,几年里,他的红椒大棚从几亩扩大到了二十亩,去年净收入十几万元,实实在在地走上了小康路。
盛万香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合作社通过大户带动,让村里200户村民就近务工,其中一半都是贫困群众。村里50多岁的王朝芳,因为年纪大不能外出打工,如今,供棚大户忙不过来,她就近在家门口打工,一月能挣两千元。
火红辣椒,红火生活。随着邱庄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来,辣椒成为邱庄老百姓发家致富的火红产业,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全媒体记者 叶列 通讯员 张丽娟
武陵区北正街小学:走出校园去研学
人潮溪镇积极开展雨雪冰冻天气灾后工作
宝兴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七个务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天台首次发现马蹄形古石拱桥
吉AF11666 我市发出首副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黄码乡邱庄村:火红辣椒,红火生活
娄底市民政局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社会]浮梁公安破获省首例“斗狗”团伙赌博案
永葆军人本色 书写奉献新篇
五种蔬菜被定为石家庄市冬春储备菜
邵阳县郦家坪镇升“颜值”聚民心
大场!陆丰一栋8层违建被依法拆除……
柞水落细三项机制激发干事活力
增添正能量 老少共筑中国梦
有老有少!近期常州数人骑平衡车摔伤,导致骨折
群众的事情切莫“搁置”
杭州旅游国际化出的都是实招
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 市人大常委会督办重点建议
郑州3岁女童被商场手扶电梯卷起 一双大手将其救起
省漫画协会首次来镇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