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大师”研发产品求新求变

电缆——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是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多用于机械设备,是大部分高新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许有些人会以为,电缆制作工艺简单,只需要几根导线串联,外镀一层绝缘膜就可以应对所有设备了。但华星电缆集团的总工程师、技能大师吴俊生告诉记者,即便电缆只是科技产品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环节,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
截至记者采访当天,吴俊生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省科技成果15项。同时,发表论文9篇、主要起草省地方标准5项、参加起草国家标准1项。他介绍说,“目前公司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新能源汽车用电缆和机器人用电缆。”
他告诉记者,在工作室团队的努力下,他们成功攻克了机器人操作上的结构问题,解决电缆的“蛇形弯”难题,“将导体的弯曲次数由原来的一百万次提升到一千万次。”吴俊生解释说,由于机器人的工作特殊性,其所用电缆的弯曲次数和普通电缆的大为不同,韧性可说是决定实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又考虑到机器人用电缆容易断芯,吴俊生和上海的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新的电缆。这种全新产品采用了铁质的锚链,在自然状态下,各链环间能够任意转动弯曲,而在受到拉力的状态下,一旦扭转到位又具有相当的刚性,可谓“刚柔并济”,与大截面绝缘线芯具有相似的柔韧性。此项创新,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在我们这个行业,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吴俊生拿起一段样品,说道:“每天都有新的科技革新,如果我们不跟紧时代的步伐,老式电缆很快就没有销量了。”所幸,他所组建的团队一直保持着高亢的研发活力。2015年10月,工作室获得省级优秀专利奖。而吴俊生个人,也分别在2011年12月和2017年4月,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我已经52岁了,再过3年就该退休,但我依然不觉得创新只是年轻人的事情。”当记者询问吴俊生,多年的经验有没有限制他在研发方面进步时,他这样回答。“所谓创新,不光要有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有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力和自己的理解力。实操经验和专业知识,更有可能将想法变成现实。所以我觉得在科技创新上,年纪大者反而有好处。”
记者 程茜 实习生 朱海啸

职专斩获全省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
邹城市首次开展国家级蜱虫监测工作
调查:近六成受访者会不定期翻看另一半手机
桦南县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动员部署暨培训辅导会议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向国民道歉
“电缆大师”研发产品求新求变
泉城广场要建济南首座智能化公厕
就业还是创业?820万高校毕业生的“选择题”
盛家坝:对油菜产业示范户进行测产
“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征文大赛启事
出入境“只跑一次”周六服务首次启动,群众反映良好
《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施行“三公”消费实行网络实时监管
下月调图重庆将开至北海动车组 西南地区铁路客车开行数将达575对
独自开车遇持枪抢劫?苏州女子临危不乱撞墙吓退歹徒
怀宁进出口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清江湖湿地生态文明建设显成效
晋城市政府与太原科大进行工作对接
搪瓷收藏引来更多关注
乐山交通应急救援水上演练在沙湾老街码头举行
辽宁日报报道:锦州建成首个党建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