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掠影(三)

展时代风采 树先锋形象
——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掠影(三)
海阳东村街道城北村党支部书记李维记———
为民谋福祉 建设新农村
 李维记和村民筹备“七·一”晚会    在海阳市东村街道城北村,提到党支部书记李维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6年期间,李维记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办7家村集体企业,城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300万元,其中集体企业创收占比近80%,实打实地趟出一条实业兴村强村之路。
    坚持民主、为民决策是李维记深赢民心的关键之举。16年来,李维记不分周末、节假日坚持按照他的“工作日历”进行工作———每天一次支部碰头会,每周一次支委研究会,风雨不误,第一时间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想、所盼,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政策、研究村里的实际情况,为村子下步发展做出规划。平时,李维记没事就爱在村里溜达,用他的话说“一边串门增进乡里感情,一边走访做好调查研究”,跟他一起“串门”的大学生村官助理仅仅走访记录就记了整整三大本。
    村民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李维记始终记在心头的第一要务。在他的带领下,2002年城北村先后创办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建材公司等村办企业,开发建设城北佳苑等7套住宅小区,其中一家建筑公司成为年产值逾1亿元的二级资质企业。在一次支委会上,李维记提出物业管理并不难,村集体能干的事、能赚的钱,为什么要别人去干,不让村民赚钱。于是村里成立物业公司,将别的物业公司能赚的钱交由村集体来赚,仅一项物业收入就能直接增加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并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在村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李维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建设一座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批门市房、商业网点,只租不售、以租求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为村集体发展留足长期收益空间,又让利于民充分解决群众就业难等问题。
    李维记对自己的村庄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村庄既宜业又宜居。为给城北村老百姓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村集体每年都拿出资金发展村内公共事业。
    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村里道路基本硬化完毕;共修建排水管道12000多米、绿化带1660多平方米,安装415盏节能路灯,完全实现亮化绿化;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059人,除入社保人员外,参保率100%;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每年村集体投入30多万,覆盖率99.4%;60岁以上的企业退休职工安排第二次就业,并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补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李维记还注重村民的精神需求,修建了城北村图书馆,内有图书15000多册,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农家书屋”。城北村还修建了600平方米的大型室内健身场地和3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地,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李维记在强村富民、坚定不移发展本村的同时,还积极扶持周边薄弱村庄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领导核心。大磊石村是海阳市东村街道西北部的一个山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城北村与大磊石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利用城北综合农贸市场优势,帮助发展果蔬产业;并帮扶资金10万元为该村修建了两座桥。小丛家村路面没有硬化,城北村出资修路1000平方米;山后村缺少文化广场,城北村为村民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广场;闫家庄村委办公室多年失修,城北村出资建设了六间办公室以及老年活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在李维记的带领下,城北村与大磊石、南磊石、闫家庄、山后等4个村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帮带互助、融合发展”。 ymg记者 逄苗 通讯员 焦方谦 摄影报道
龙口徐福街道四农社区党委书记史文超———
主动担当谋求村强民富
 实地勘察村庄绿化工程
    提起史文超的名字,四农社区居民总是带着感激之情。自1997年史文超担任龙口市徐福街道四农社区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党委一班人主动担当、积极创新,努力探索“多村集聚、多元整合、一核统领”的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多元聚合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村庄先后荣获烟台市干事创业红旗村、龙口先锋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四农社区是一个“年轻”的社区。2011年,史文超带领四农、草泊、柳海、北李、北田、儒林庄6个村的党员群众整合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从房屋丈量开始,他就坚持一律不用“自己人”,全程由徐福街道工作人员主导、各村“两委”成员协助,分4个小组进行实地入户测量,保证了建设过程公平公正,社区建设涉及群众3500多户,没有出现一例因拆迁而上访的案例。
    2014年12月,史文超因过度操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2015年1月,进行了肺部部分切除手术。四农社区党员群众评价:史文超对工作热血沸腾,对自己大大咧咧,心思都用在了村里。史文超手术住院期间,正值春节,他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执意赶回村里,逐一落实年前年后各项工作,为的就是让老百姓踏踏实实过好春节。
    6个村庄居民集中居住,难免遇到“摩擦”。在史文超带领下,四农社区党委针对多村集中居住的实际,探索建立了“多村集聚、多元整合、一核统领”发展模式和班子共建、要事共议、发展共谋、民生共享、区域共治“五共”运行机制,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整合配套服务设施等措施,实现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的“三通”目标,走出了一条“多元聚合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切实把社区打造成四农人的利益责任共同体。
    依托龙口市每月20日“主题党日”平台,史文超还带领党委一班人,逐个党支部卡实学习内容,设立自选创新动作,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自己一个富了,不是本事。要是身边的人都富了,才算是有大本事的人”,史文超经常把这一句话挂在口头。为提高群众收入,他组织实施了土地综合整治、规模流转等一系列干事创业项目,探索出一条“社区党委+村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先后与康硒农业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规模流转4000多亩土地;与快乐农夫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规模流转300亩土地。土地流转后,社区党委与合作社建立合作机制,不仅村集体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而且村民每年可获得每人200斤富硒优质面粉,还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到合作社务工,增加了经营性收入。
    土地流转成果让村庄实现了跨越发展,然而史文超并没有躺在成绩簿上沾沾自喜,而是顺势而发,又考虑如何为村庄谋得更多效益。2017年,史文超牵头以四农工业园为基础,积极对外招商引资,目前已与香港、深圳有关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组建龙口市红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红杉生命科技项目。项目规划占地600亩,总投资28.7亿元,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1万多亩土地实现产业升级,为社区及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实现集体有收益、群众有收入双赢。 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王剑玮 摄影报道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党建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党委书记王春燕在向一线员工了解研发情况
    几天前,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固井设备被发往乌兹别克斯坦,项目总额超过三千万元,将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如今,杰瑞集团在建立较为完善的油气全产业链的基础上,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杰瑞取得的成绩,与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分不开。多年来,杰瑞立足民营企业实际,依托集团党委抓运营、强人才、塑文化,解决了民营企业活动难开展、会议难召集、作用难发挥等一系列问题,趟出了一条以党建激活企业发展动能的新路子。
    昨日,记者走进杰瑞集团,只见工人们进进出出,3个生产车间加班加点生产。集团副总裁王锋介绍,随着油气行业的回暖以及环保产业的拉动作用,今年一季度杰瑞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81%,油气开发设备订单生产已经安排到8月份。杰瑞集团现有成员公司20家,海外分支机构26个,员工总数5000余人,党员382人。企业规模这么大、员工这么多,要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并非易事。为此,杰瑞集团党委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杰瑞集团党委书记王春燕看来,以党建促进企业管理经营优化,是杰瑞逐年发展壮大的主要“法宝”。在不少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党组织活动和企业经营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给企业发展“拖后腿”。为避免这一情况出现,杰瑞集团党委与决策管理层实行“一套班子”,不仅党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员还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杰瑞,党员和持股人可以一同参与公司发展方向、战略规划、企业营销、员工福利等重大决策。这样一来,普通党员成为企业决策的参与者,自然就有了主人翁意识,把集团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干起活来劲头十足。说起这一点,王春燕深有感触:“党建工作做好了,员工有了归属感。有一次,正是员工提出的‘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开辟新战场’的建议,促成我们与美国一家集团达成合作,每年可以为我们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杰瑞集团总工程师张树立告诉记者,“我们组建了党员生产突击队,在研发、制造、营销环节勇挑重担,在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中体现党员价值,为集团发展做出贡献。”在张树立的带领下,杰瑞集团组建了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加班加点研发出4500型涡轮压裂设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该类设备的国家。
    新旧动能转换对民营企业而言意味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人才对于动能转换又起到了支撑作用。杰瑞的众多石油装备产品远销国际市场,离不开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非公有制企业,杰瑞坚持以党建引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使党建贯穿引才、育才、留才各个环节,打造了一支“五湖四海、各尽其才”的人才队伍。
    王春燕介绍,杰瑞打破了传统对学历、体制、地域等束缚,对各类人才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杰瑞集团已引进硕士以上人才288人,胡德祥团队入选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从世界五百强企业、行业著名国企中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能源服务支部书记叶登胜从中石油加入杰瑞,先后负责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30余项,创造了一批成功率、有效率“双100%”的记录。
    杰瑞不仅以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还以党建带动企业文化发展繁荣。杰瑞在发展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担当,集团党委牵头发起了“寻找我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公益项目,六年来累计捐款883.74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及群体415人次,实施公益项目48个。 ymg记者 徐睿 通讯员 陈旭 摄影报道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用党建护航新旧动能转换
 车间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昨日,在鲁花高端油厂的包装车间,四条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由鲁花集团自主研发的机械手臂将成品整齐的码放进一旁的纸箱里,纸箱封箱后由输送设备进入螺旋体到达成品库。成品库里,同样是机器人将纸箱一一码垛。
    这是鲁花高端油厂的一期工程,于去年8月投入使用,主要生产高油酸花生油、小磨香油、果尔橄榄油等高端食用油。从最初镌刻着“为人民服务”的鲁花老厂,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鲁花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设各种生产基地33个,年生产能力达150万吨,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260亿元,其发展的迅猛之势不由得令人瞩目。
    鲁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鲁花的发展方向就是始终坚持党组织的引领,用党建工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助力和保障。”
    该负责人介绍,鲁花集团分别在产品升级、工艺换代、能源淘汰三大方面践行着新旧动能的转换与更替。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鲁花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其科研团队历经6年的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5s物理压榨工艺,完美的保留了花生油的原色原香及营养,实现了花生油从传统的土榨法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升级的创新与变革。2013年,鲁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食用油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高端油厂生产的小磨香油和高油酸花生油,则代表了我们鲁花产品的又一次升级换代。”该负责人说。
    为了培育高品质的高油酸花生良种,鲁花专门成立了山东鲁花农业科技推广有限公司,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生产示范、经营推广,研发了一系列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10多个。据了解,每亩高油酸花生比种其它农作物增收500元左右,鲁花集团在产品提质升级的同时也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动能”。
    与此同时,调味品产业的崛起,也是鲁花集团产品跨界融合迎来新生的一个例证。走进鲁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浓郁的酱香飘散在空气中,舒缓的音乐声回响在耳畔。“我们成功培育独特珍惜酱香菌种,酿造出的酱油醇厚绵长、酱香鲜美,质量远超日本酱油。”据鲁花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调味品行业已成为鲁花集团的第二大产业支柱,是鲁花多元化经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前瞻性布局。目前,鲁花高端食用醋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计划年底完成全部主体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主要生产和包装高端食用醋和料酒。
    “产业报国、惠利民生”是鲁花的企业宗旨。鲁花集团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动公布调和油配方比,做到了一个讲诚信、有担当、负责任的民族企业。每年,在花生原材料的收购中,鲁花从来不给农户打白条,从不压价收购,实实在在地让农民得到了好处,带动超过一千万花生农民增收致富。在公司层面,集团领导带头做好助学、救灾,开展各种爱心捐款活动,定向资助困难家庭老年人白内障复明手术。个人层面,党员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组织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到扶贫攻坚、社区服务等工作中,真正把“鲁花之香”送进万家、洒向社会。
    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党建厚植发展沃土,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深刻融入到鲁花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如今的鲁花,把党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发展抓党建,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紧密契合,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产品升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不竭的新活力和发展动能。   ymg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李梦 李征 摄影报道

莒城秋韵引客来
芗城区举行纪念“五四”系列活动
这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省外媒体采风团盛赞冰城夏都独特魅力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设在我市
10月24日,去医大四院听健康讲座
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事迹掠影(三)
宝鸡:坚决清除黑恶势力 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领导调研国家自创示范区建设
全市11个投资项目异地受理点启用
2018年9月12日吉首早报
生命早期1000天决定孩子一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马六甲惠州会馆会长彭顺一行到我市访问交流
一女子两地有户口 婺城警方帮助注销
仙游县:出台养老设施建设和移交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华安:振立工贸节后复工 夺取首季“开门红”
洪梅:6月底前没交企业年报最高罚3万元罚款
[环保局]组织全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业务培训
新城的这块“海绵宝宝”,吸水能力很强大
高新区第一小学餐厅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大连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