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关爱流浪人员


淄博新闻网讯 (记者刘琳 通讯员吕志远)20名大学生随救助车上街巡逻,跟随工作人员实施救助帮扶实践。记者昨日获悉,日前,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与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牵手,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开展一系列救助流浪人员公益活动,提高了救助水平。
7月26日早7点,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团全员赴附近集市派发调查问卷,实践团根据人数分好小组后开始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围绕救助政策变化、存在问题以及对救助工作者的工作评价等。实践团成员访问了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并在不同区域同时开展。
随后,大学生实践团成员在救助大厅准备随救助车巡逻,救助热线接到市民求助电话,淄博商厦一楼有位来自陕西的流浪少年。接到热线后,大学生实践团成员和工作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了解到这名流浪少年15岁,初见他时,工作人员递给他矿泉水和火腿肠,还表示带他来救助站吃饭休息、洗澡,换上干净衣服。遭到少年拒绝后,工作人员再三劝导,最终他上了救助车。据了解,他跟随姐姐来淄博已经三年,家境贫寒,且不是第一次来到当地救助站,其家属也很快联系上,并承诺第二天来接他。救助全程,大学生实践团积极参与,并对少年积极劝导。
参与救助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纷纷表示,救助工作人员天天接触的人员复杂,特别不容易。许多受助者患有精神疾病,对于工作者的问询和救助行为很排斥,而打骂工作人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救助站工作人员不畏困难,将“救一人危困、助万家团圆”工作理念发挥到极致。不仅如此,到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成分复杂,如在逃犯及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智力障碍人员及各类传染病患者,其中国家确定的传染病有38种,在淄博市救助站的受救助人员身上发现的就有31种,然而工作人员通过细致的工作尽量降低风险,仍始终保持在救助最前线。
采访中,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称,与高校联手设立实践基地,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使学生们能够“走出校园,回报社会,体验人生”,志愿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帮扶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活动,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又能拓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模式,为救助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提高了救助水平。
据了解,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为7月23日7月27日、7月30日8月3日两期,已经有20名大学生先后进入淄博市救助站参与了救助工作。 

市委召开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题研学
华安县加强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监管
米企“触网” 年销1.4亿元
我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温暖同行”社会实践团关爱流浪人员
市法制办承担的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课题顺利结项
春风十里创意产业园推进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联合办公是怎么火起来的?
城市街头盲道被侵占 四川省残联:管理规章亟需出台
合肥户外广告设置详规“落地” 包河建成首条示范路段
今年上半年我市重大项目支撑有力
山钢原副总9年收受贿赂694万:贪欲之火烧昏了自己
永寿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持续巩固
坚持新思想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新局面
2018年2月3日停水计划
中山区开展社区“微整治”活动
今年将“难吃到”莼菜? 大调查结果让人忧心
重庆南岸区把志愿活动“嵌入”政务APP
吴海涛到孝昌县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