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对旅游大巴上的导游乘客和司机进行询问。
(海西晨报记者雷妤实习生齐月清)暑期到来,厦门迎来旅游高峰期,许多景点人头攒动。面对如此大的客运市场,不少网约车却铤而走险,无证营运,连异地旅游大巴也来厦运营,分一杯羹。
出行安全无小事,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6月起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昨日,晨报记者跟随交通执法支队直属大队来到东渡邮轮中心码头,对旅游大巴、网约车等开展集中查处行动。
[事件一]
旅游大巴包车合同存猫腻
昨日上午9时30分,几辆旅游大巴依次抵达东渡邮轮中心码头附近。待大巴车停稳,执法人员上前例行检查,询问中发现一辆闽d牌照旅游大巴存有猫腻。
记者看到,司机提供的包车合同显示,该车7月17日至7月19日有包车行程。可记者从导游和游客处获悉,他们是一日游散团,并非三日游。显而易见,这份包车合同与实际行程不相符。
“这辆旅游大巴可能已经接了旅游团,但是为获取更多利益,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又接待一日游旅行团。”执法人员说,包车合同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凭证,但它注明了行程的关键要素,包括起讫点,以及用车方、供车方、车号、驾驶员姓名等。合同一方面能够体现车辆和驾驶员是否符合该趟运输的要求,若发生意外,它也能作为保障游客权益的依据。
执法人员还发现,利益驱使下,外地旅游大巴也在厦门运营。两天前,执法人员在邮轮码头查到2辆外地旅游大巴,其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车辆长期在厦门营运,得不到车籍所在地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执法人员说。
[事件二]
网约车非法营运滴滴将受罚
除了旅游大巴,网约车也是执法人员的主要监控对象。昨日,在东渡邮轮中心码头,一辆白色小轿车进入执法人员的视线,车内下来三名乘客,全程却与司机毫无交流。凭经验判断,执法人员怀疑该车为网约车,便上前检查。
据乘客介绍,他们从深圳来厦门旅游,在滴滴平台叫了一辆网约车,花费24元。执法人员发现,该车排量和轴距达不到网约车门槛,根本无法取得网约车营运证。
面对询问,驾驶员嘴上说配合执法,却拒不透露个人信息。执法人员还发现,其提供的资料照片与本人相差甚远。司机说,他的车是两年前通过“以租代购”方式购买的,购买时网约车相关标准还未出台。
“去年开始,我们查处到不合规网约车后,主要处罚网约车平台公司。”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从这起案件来看,滴滴允许不合规网约车接单载客。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滴滴出行将被罚款5000元-30000元。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专项督导组要求我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线索排查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七督导组与市委第二次工作对接会召开
滨海新区规范农村食品产销用链条
1至8月,全市平均降雨592.2毫米
第二届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领导人会晤举行全体会议
暑期旅游高峰非法营运乱象多 交通执法开展查处行动
舒城县坚持等高对接 提升招商引资动能
田森超市
临沂市蒙阴县:移风易俗让乡村生态“新”起来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东带队到市城市更新局汇报工作
以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 力争在推进“双创双修”工作中有更大作为
六旬男子开套牌“黑校车”超载被交警拘留
三城同创:会同县“护栏使者”在行动
市森林公安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我市圆满完成2017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汇审工作
省督查我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博罗继惠城大亚湾后开通手机微信乘公交
范中杰到广宁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社区居民争当环保志愿者 花甲老人成环保热心人
《洛阳日报》创刊70周年“读者开放日”活动10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