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精神力量 巩固思想基础

“合理、有效地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历史和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并以红色旅游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七亘村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乡村文化记忆馆展示了李家庄村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在城镇化建设、旧村改造工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很好的保护,是一个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
……
今年上半年,由市委宣传部、各县区宣传部分管领导及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先后2次深入盂县、郊区、平定县、城区、矿区,就各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进行现场观摩,并对各县(区)拟申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检查验收。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示范功能,我市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将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纳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于城市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为实现教育基地全面免费开放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9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处,每年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作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窗口和有效载体,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凝聚精神力量、巩固思想基础、丰富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
突出重点 强化品牌 硬件建设夯实基础
我市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市各级党委特别是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和特点,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百团大战纪念馆为核心,以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以市档案馆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按照有场馆设施、有系统的展览内容、有讲解员队伍、有一定数量的文物和遗址、有经常性的展览活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等标准,狠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自6月下旬开始,我市及周边地区众多部门、单位相继组织党员干部到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举行迎“七一”主题活动,党员们站在百团大战纪念碑下,面向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在山间久久回荡。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重大节庆或纪念日,举办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百团大战纪念馆是首选之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狮脑山顶峰。该基地所处的狮脑山是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1995年建成,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该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展出珍贵照片200余幅、实物2000余件及电子资料、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二层充分运用声、光、电、全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等手段展现出当年狮脑山上我军鏖战的场景。
为扩大基地教育功能和引领示范作用,2010年,我市启动了纪念馆改扩建工程。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市对纪念馆进行了改陈布展,教育展示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5月,我市再一次召开百团大战纪念馆改陈布展研讨会,旨在进一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展示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教育引导功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我市乃至全国各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更加生动的平台。
以百团大战纪念馆教育基地建设为引领,各类省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紧抓机遇,在基地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位于平定县七亘村的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近年来以红色旅游吸引着各地游人。2015年以来,该村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修复七亘伏击战遗址1.7公里,制作大型宣传牌2个,新建5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配套建设标准化景区水冲厕所,发展近200亩农业观光采摘园,设立了多处餐饮住宿接待点。景区年接待省内外游客1.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0多万元。基地的教育作用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升温而得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也成为该村的产业发展优势。
贴近实际 规范管理 提升基地效应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服务水平。多年来,为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展示文明形象、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市全面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扩充、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基地命名与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同时,制定和完善管理办法,健全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通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工作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讲解员”评选活动,加强教育基地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各县(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走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一方面充实人员,配齐配强基地领导班子,建设高素质的管理、服务、讲解人员队伍;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改进教育基地陈列方式,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注重高新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以及声、光、电、沙盘、影视等科技手段,增强场馆视听效果和感染力。
活川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盂县梁家寨乡活川口村,基地主体是盂县抗战斗争纪念馆。该基地建成于2015年7月,主要由抗战斗争纪念馆、村史陈列室、活川口惨案遗址三部分组成。基地建成以来,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上下联动,完善了基地建设使用方面的相关制度和瞻仰纪念流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等作出明确划分,基本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同时,不断加强基地队伍建设,聘请当地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人员担任基地宣讲教育辅导员,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和长处,通过现身说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基地实际,编写爱国主义教育讲解词,定期对讲解员开展培训教育,使其讲解尽量做到“因人施讲”。此外,扩大宣传领域,讲解员结合课堂与教材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有效。
城区义井镇小河村是我市首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内的石评梅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小河村村支“两委”紧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契机,依托该村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结合村情村史,全力打造小河深井、农耕文化展览室、非遗表演中心等景点场馆,使该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围不断扩大,评梅景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摄制组先后2次走进该村拍摄,镜头下小河村淳朴善良的民风家风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广泛传播,这种植根于乡土的凡人善举和融合时代气质的文化精神,唤起了广大群众对小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忱,以及由文化自信激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基地的教育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因地制宜 特色创建 丰富基地内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乡村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延续乡村历史文脉,成为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中面临的一个难题。郊区李家庄村整合该村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本村阵地建设,以教育为本、注重特色的思路,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于2015年9月启动修建李家庄乡村文化记忆馆,通过对历史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的保护,在全面展示了村史、村情的同时,增强了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该馆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馆内以沙盘模型、电子屏幕、图板图片、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具等遗物遗迹为载体,展示了李家庄由旧村到新村的发展、变迁过程。馆藏展示内容包括历史篇、农耕篇、生活篇、文化篇、新旧村沙盘模型对比、党政班子历届任职情况、村办企业发展情况、接待各级领导群众参观8个部分,全面还原了李家庄村改革发展中的真实情况。
置身展馆,触摸着那些旧石磨、石碾、犁、耧车、筢子,看着那一张张反映经济发展、村子变迁的珍贵照片,许多老党员热泪满襟,他们表示,这些有着时代特征的物件,见证着一代人的成长和珍贵记忆,见证了我们国家走过的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程,忆昔思今,我们都应当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融入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成为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不断丰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内涵与成效的载体和平台,李家庄乡村文化记忆馆面向群众开放后,受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好评。2017年春节期间,李家庄乡首届妇女手工作品展在此举办,展出的布老虎、鞋垫等手工作品让人耳目一新。2017年3月,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会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交流会上,李家庄村作为唯一的农村基层党建观摩点,接受与会人员的观摩;市发改委、市科协、市卫生局等单位相继组织党员到乡村文化记忆馆参观学习。截止到今年3月,累计观展人数达1万余人次。(喜明 红贞)

李沧区举办“喜迎十九大 放歌绿水青山”文艺演出
市外办开展庆“七一”党员活动
四川高速交警发布五一假期交通出行指南 遇拥堵可这样绕行
宁夏第一条高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网上交友被骗财骗色“意中人”竟是三个孩儿的爹
凝聚精神力量 巩固思想基础
国道311线襄城段顺利通过“国检”
乐报小记者研学游首站—国学井研
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武穴烟草局开展“让党徽在岗位熠熠生辉”活动
潮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邳州市三镇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日照市中心医院:送医上门 让患者享受“VIP”
【朝阳区】区委副书记黄德军走进崇智社区开展“社区工作日”活动
长沙银行登陆上交所主板 成湖南首家A股上市银行
红古区召开“七五”普法工作推进会
市政协赴罗湖督办市长领衔重点提案 罗湖拟下沉布心路打造“立体”交通网络
巡察监督利剑“出鞘” 从严治党赢得民心
我市出台意见 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我市举行非遗锣鼓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