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关把控中药发展,怎么做?

  标准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建立完善的产业标准,能把握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14项浙产道地中药材标准,其中磐安道地中药材占10项。
  据了解,这些道地药材标准提高了磐安中药材产业在世界中药材产业中的话语权,为规范磐安道地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提供标准支持,为磐安倡导道地药材保护,解决中药材产业“道地无地、标准失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夯实道地中药材品种、品牌、品质,提升“浙八味”“磐五味”等道地中药材产量、质量,维护道地中药材市场秩序具有重大意义,成为磐安中药材产业振兴发展的新起点。
  可以说,把控好磐安中药材产销市场关口能有效扼住全省、全国中药材品质的“咽喉”。
  为此,该县全力构建标准化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冷链物流、专业储存、质量追溯、检验检测”标准化体系,制定“三规范、三统一”无硫市场创建标准,成立中药产业质量者联盟,中药材实现从田间到生产销售全程规范监管,“禁硫”整治推向全省、全国。目前,中药材检能力覆盖项目22项,中药材年均检测能力2000批次以上,“互联网+”质量追溯体系全面建立;无硫浙贝母加工性状及方法的标准被纳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加工标准在全国统一推广,全县浙贝母无硫加工率达95%以上;14项《道地药材(浙江)》团体标准在磐发布,明确了10味磐安道地中药材的质量特征要求,全面拔高了监管标准高度。
  标准管推广 把好“品牌”关
  今年药博会期间,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整治投入使用,这是磐安落实中药产业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该综合体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科技服务平台,全面制定了标准化服务体系,建立专业扶持队伍,实现人才、技术、资金“三元驱动”,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延链、补链、强链“三策并举”,构建资源保护有力、生产稳步发展、质量安全可控、产销有效对接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打造“磐五味”道地药材品牌和“江南药镇”地域品牌,推动磐安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目前,该县共培育中药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只,“磐五味”被行政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磐安被认定为“磐五味”中药材产业基地,在39个类别上注册“江南药镇”“浙八味”商标;药食相融、食助药威,主导制定发布《磐安药膳》标准,明确16道药膳技术规范和检测体系;推出“中医药+母婴护理”,专业培养“药乡月嫂”,目前已有300余名月嫂在上海、温州、杭州、香港等地就业。
  标准管合作 把好“科研”关
  该县积极打造公共服务中心和科研创新中心,由政府牵线搭桥,强化药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协作力度,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所协同、协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三方合作标准,充分融合专业机构的科研能力优势与磐安的产业优势,提升产业开发研究能力水平,推动磐安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
  目前,磐安已先后成立省中医药研究院磐安分院、省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分所、金华农科院磐安分院、浙江理工大学磐安现代中药创新研究院、“四千”专家大健康研究院等一批专业科研院所,建立中药材研发平台10个、科普科研基地4个、产业发展平台2个,多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3项,是全省承担中药材科研专项最多的县。

关于开展东莞学堂“名师课堂”系列公益课活动的通知
宿州市以“三清四拆”为抓手 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
永康市天堂硅谷智能制造产业基金签约
低温冰冻模式开启本周进入极寒一周
“黑校车”上路 交警及时查处
四道关把控中药发展,怎么做?
我国将建立健全儿童白血病救治网络
夏粮收购秩序总体良好 联合检查表明
青冈县人民办事中心限时办结率100%
湘潭:用奋斗的汗水 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召开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
恩平市委办: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三服务”水平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4月25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德州市清理规范电企收费取消电卡补办工本费
陈时飞来虞调研市场监管平台建设
“月宫一号”入选《自然》2017年最佳科学图片
常德市七中:考前72小时 齐抓共管为高考护航
曾都粮食局开展春训活动
紫金部署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生活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