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基勤给鱼灯上色
包基勤削竹篾,准备制作鱼灯
包基勤制作的“鱼肉”可以假乱真
空闲时,包基勤喜欢逛逛海鲜市场,寻找创作灵感。
9月15日,夏末秋初,象山石浦老街,海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动屋檐上的一个个鱼灯,老街平添了几分渔趣。
在老街的一爿小店里,74岁的包基勤,正忙着扎制一盏鱼灯。
石浦鱼灯,是传统元宵花灯的组成部分,其文化意蕴丰厚。渔民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渔业丰收,每逢重要民俗活动,便会在门前挂起黄鱼灯、蟹灯,并跳起鱼灯舞。
作为传统元宵花灯制作技艺宁波市级非遗传承人,生长在海边的包基勤,从小便和鱼灯结下情缘。
由于他喜欢画画,读书时就跟着师傅学过鱼灯制作技艺,制作的鱼灯深受邻居喜爱。可光靠做鱼灯,并不能养家糊口,包基勤毕业后进入工厂上班,暂时无暇顾及鱼灯。
1998年,象山举办第一届中国开渔节。
年届退休的包基勤有了大把时间,他重新拾起放下的手艺,让沉寂多年的鱼灯文化再次在石浦古镇红火起来。
2008年,石浦鱼灯制作技艺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退休后,包基勤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鱼灯技艺传承和保护上。他在石浦老街开了间鱼艺馆,用来传授鱼灯技艺、传播象山渔文化。
制作鱼灯要用到竹篾、铅丝、麻绳、各种色纸、尼龙布等材料。
制作过程关键的第一步,是处理竹篾,竹篾粗细厚薄直接关系到鱼灯形状,容不得半点含糊。扎骨架则是核心步奏,而后便是考验耐心的糊布。接着要细致勾线,并给鱼灯上色……一盏鱼灯要四五天才能完工。
凭借着细心和耐心,包基勤做出的鱼灯得到游客和专家追捧,更是获得了多项省市大奖。
鱼灯上的成就,并没有让包基勤停下脚步,他进一步追求探索出“仿真鱼模工艺”。
利用废纸、塑料泡沫等材料,通过纸张裱糊、涂色、上釉等多道考验工匠手艺精细的工序,包基勤让一条条可以以假乱真的鱼模“游到”盘中。甚至有游客看到店门口的鱼模作品,会误认为到了海鲜馆,进店就要点菜。
由于制作鱼灯花费工夫大,经济收益少,老人们逐渐离去,鱼灯制作技艺面临失传局面。
包基勤迫切希望,能有年轻人来传承这门技艺,“能让这门技艺传给后代,这样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金报记者张培坚文/图
中共大英县委召开五届四十次常委会议
遵化警方开展冬春季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省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督导组在潍督导
虞城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
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石浦画鱼匠:檐下鱼灯舞 盘中鱼模游
市地铁集团2018年5月财务信息公示
二道江乡“三学”掀起教育实践活动热潮
宣城市安监局认真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
泸州:重大项目成绩亮眼 完成投资逾800亿
天心区住房保障局再次组织召开房源工作会议
“戏剧进校园”活动走进桃源四中
广州市审计局召开全市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坚定信念 凝聚力量 团结动员全县妇女为建设“六个东辽”而奋斗
我市四千余名贫困群众享受就业创业服务
郑奇峰:从贫困户到“当家人”
【旅游局】2018长春净月潭森林马拉松燃情开跑
收养“大头娃娃”8年 晋江两位老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明日入伏厦门酷热天气持续 白天紫外线强度很高
雨湖区认真传达全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