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博物馆副馆长韩霜正在组装恐龙化石骨架。
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清理鱼化石。
6月25日,崇州天演博物馆古生物化石修复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研究生李强用喷砂枪对排列有序的古生物化石一一进行清理。在他周围,来自奥陶纪的震旦角石、志留纪的菊石、石炭纪的硅化木、二叠纪的海百合、三叠纪的鱼龙等古生物化石环绕,构成了一个地球生命发展的全景图。
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尚未清理的恐龙蛋化石。
今年年初,李强和学习地质、材料专业的四名大学生组成技术团队,参与博物馆化石修复研究工作。他们自主研发的化石清理专用设备——喷砂机,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化石清理的效率。
“古生物化石需要经历一系列修复程序,才能从一块石头最终变成让人震撼的化石。”李强告诉记者,一块大化石骨架一般需要先用气动笔进行清理,待到只剩下1到2毫米围岩时,使用喷砂枪进行处理,最后用细小的针头进行精细处理,才能让化石露出原貌。“工作并不难,但是需要耐心和细心。”
走进博物馆,仿佛置身于电影《侏罗纪时代》中。
对化石的基本清理只是古生物化石修复的第一步。天演博物馆副馆长韩霜介绍,化石修复技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化石进行修理和加固,最后骨骼化石会被送到另一侧的工作台装架,进行组装。“组装一架恐龙,根据含骨量不同,从清理、修复到装架,五六个技师大概需要1年到2年时间。”目前,李强技术团队和博物馆修复人员通力合作,已陆续完成了4件化石的清理工作。
李强戴着口罩、眼罩,手握气冲枪清理着三叠纪的海百合化石。
在天演博物馆,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的技师有40多名,从业时间三年到十多年不等。“尽管工作辛苦,但大家都很热爱这份职业,这种坚持是值得的……”李强说。
本报记者郝飞摄影报道
原标题:我在博物馆修复古生物化石
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召开第五届一次全体会议
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监察体制改革
在汉央企承建文莱首座跨海大桥通车 攻破曲线段施工难题
揭阳产业园召开“走在前列·项目建设大行动”现场会
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尚启文来博调研法律援助工作
我在博物馆修复古生物化石
丰润区文广新局5.28.棚改征迁工作动员会
我市新增2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
阳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湛江市河湖名录整编通过验收
永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信息工作会议召开
郑州首创跨境电商线下自提模式将在全国复制推广
高计才:小龙虾不愁卖不谈脱贫盼望奔小康
顺德水乡民俗文化节启动 展水乡魅力
美网男女单四分之一决赛小威淘汰普利斯科娃纳达尔反败为胜晋级
日本札幌冰雪节开幕:梦幻艺术品精巧夺目
汕尾国家调查队系统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
岳塘区召开园区工作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
合肥手术机器人曾参与亚丁湾护航
小学生戴上定制版“智慧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