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肆汪洋舞大势
——从“大江北”到全面融入的滁州市对外开放全方位巡礼
滁州经开区达世汽配锻造车间的机械手正在灵活操作。 记者李晓村摄
滁州网讯 40年风雷激荡的宏伟变革,40载波澜壮阔的皖东壮歌。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时刻,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皖东人民如何穿透浩瀚的历史烟波,在时代的演进中再次书写华美的答卷?
“历经了‘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滁州,即将迎来‘大江北时代’!”2017年2月14日下午的滁州大剧院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在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张祥安以铿锵有力的声音,首次提出这一对滁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战略,开辟了滁州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近年来,滁州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左右逢源”融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提出了以滁宁铁路项目为开放发展的“一号工程”,把加强与南京特别是江北新区的对接合作作为滁州扩大开放最直接的突破口和最重要的切入点,以“一园三城”为主体打造与南京江北新区等高对接、无缝对接、协同对接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对接等为重点,把我市打造为南京江北新区的发展腹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努力当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的设立让果敢敏锐的滁州人在新一轮开放浪潮中抢占先机、奋楫勇进,以“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呼应、接力江北新区的重要增长极
沿江近海,承南接北,左右逢源,皖东桥头堡,苏皖间新型区域中心城市,这是滁州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
站位决定地位,眼界决定境界。如何才能登高望远、放眼全局,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如何才能借船出海、借力发力,将内陆腹地变为全域开放的重要承接地?如何才能开放胸襟、开拓思路,以更稳健、更从容、更自信的姿态站在舞台中央?答案是:开放发展。
与江苏省接壤边界达400多公里,滁州与南京隔江相望,地域相连,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历史渊源深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进入21世纪,滁州融入长三角、南京的脚步日益加快:2002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03年提出“融入长三角”;2005年实施“东向发展”战略;2012年提出“加快建设皖苏经济带、打造美好安徽第一印象”;2013年加入原合肥经济圈,同年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近年来,更是紧扣“建设合宁之间区域性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呼应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东向发展,冲破区划藩篱,全方位、宽领域、大力度推进,在开放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机遇不可复制,机遇稍纵即逝,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已成为滁州人寻求开放发展的责任担当。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5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后,目光敏锐、勇敢果决的滁州人当即意识到只有抢占主动才能赢得发展先机。为主动呼应南京江北新区的建设,滁州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核心是更好地吸纳南京的辐射,奋楫勇进,开启一系列的影响未来发展的谋划布局——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指出安徽要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滁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精神,提出了要争当全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
2016年11月,以苏滁现代产业园、来安汊河水岸科技新城、滁州高教科创城、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获批,成为呼应、接力江北新区的战略性板块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2017年5月,“大江北时代的滁州机遇与策略”战略研讨会在滁隆重举行,来自苏皖两省知名专家、学者就两地区域经济合作、同城化发展、对接江北新区等深入探讨、献计献策,充分论证滁州独特的优势条件,为构筑开放新高地引资、引智、引才。
2017年12月,市委六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以“五个一号工程”为重点推进五大发展,其中,以总投资160多亿元的滁宁轻轨建设为开放发展“一号工程”,加快与南京的同城化,构建大江北协同发展区。
201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合作掀开新的篇章。与此同时,备受瞩目的滁宁城际铁路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成功。有南京媒体这样评价:滁宁实现同城化首先是道路交通的同城化。滁宁城际铁路一旦开工,意味着滁州对接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实现同城化又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标志着滁宁深度融合由“过江牵手”转变为“拥江合作”,一个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由此加快形成。
奋进的时代足音——
滁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融合发展上强化协同协作,在深化改革上不断先行先试,在开放开发上着力提速提效,在基础设施上推进互联互通,在平台利用上共建共享,在环境保护上联防联治,将科技创新融入“大江北”建设血液命脉,神形兼备建设好“大江北”
——推进合作机制常态化。加强顶层设计,编制科学完备的规划是携手合作的基石,滁州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做好毗邻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的议案》列为1号议案,通过议案办理推动规划对接,与南京共迎“大江北时代”。在空间和产业规划上,按照发展腹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的定位,在《滁州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基础上,完成了《滁州市毗邻南京江北新区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成果,为毗邻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提供参考。在基础设施规划上,编制了《滁州市沿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谋划储备来六高速、g235改造、s435改造等一批沿江北新区扇形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与江北新区的无缝对接。
——推进园区平台共建化。“大江北”建设只是形,科技创新则是“大江北”的“神”。以“三城一园”为主体的园区平台不断提升承载力,成为了对接江北新区的主引擎,而只有不断为园区提供和植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招引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创新人才,才能神形兼备建好“大江北”。
“规划愿景落地成形、高端产业快速集聚、管理运营精细有效、园区面貌初展新姿。”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共建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省外合作共建项目和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已成为皖苏两省跨区域合作的典范。自2012年4月启动建设以来,目前一期9平方公里产业片区和3平方公里城市片区实现“九通一平”,实现“六个一百”:固定资产投资超100亿元,道路、河道近100公里,保障房100万平方米,厂房超100万平方米,商品房超100万平方米,绿化超100万平方米,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36个,形成了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其示范经验已在省内复制推广,2017年度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十强。
规划建设中的滁州高教科创城毗邻合肥、南京两大全国科教城市,引进了一批苏浙沪特别是南京的高校和研发平台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南工大、河海大学、中国矿大、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签约入驻。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伏心表示,“高教科创城距离南京长江隧道只有22公里,离南京市中心不到40公里,这样优越便捷的交通区位十分吸引人,建成后的滁州高教科创城将会为滁州对接江北新区提供更多宝贵的人才智力。”
作为安徽产城融合第一镇,与南京江北新区仅13.5公里的来安汊河已是创新热土、开放高地。与华夏幸福基业合作整体开发建设的汊河新区正努力打造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汊河经开区利用邻近南京浦口镇中车集团优势,建设轨道交通装配产业园,已承接引进相关零配件企业118家,吸引了上万名南京人至此投资兴业。当地新建的商品房85%以上都是由南京人购买的,这里的南京人过上了白天去南京上班、晚上回汊河过夜的“双城生活”。
——推进承接产业立体化。招商引资是发展第一要事,是开启通往转型崛起新路大门的“金钥匙”。滁州把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积极参与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储备动能、积蓄后劲。近10年,沪苏浙地区在滁投资占全市利用外资比重达50%以上。
围绕产业升级,抓住南京、合肥建设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契机,依托沪苏浙汽车产业的雄厚实力,滁州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目前已拥有西门子冰箱、康佳电子电器、扬子空调、长电科技、申花坂田等家电及相关配套企业800多家。2017年,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光电项目成功落地并开工建设,成为滁州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拥有猎豹汽车、永强汽车、全柴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130多家。
围绕资源优势,利用长三角地区消费市场和滁州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滁州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已经聚集了330多家食品加工规模企业,拥有雀巢银鹭、嘉吉、盼盼、养元、德青源、雅客、今麦郎、雨润、温氏、宝迪、南方黑芝麻、东鹏等一批国际国内食品行业知名品牌,去年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达615亿元。
围绕协同创新,以沪苏浙30余家高校院所为重点对象,建立联络员制度,滁州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点对点合作活动2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百所高校滁州行”“南京高校滁州行”等大型对接活动,推进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围绕农业和旅游合作,滁州连续多年参加南京农业嘉年华等展示展销活动,建成南京“菜篮子”工程特约保供基地3000亩,南京十分之一以上的农副食品由滁州供应。深入开展“宁镇扬马滁”旅游合作,南京游客占滁州旅游客源一半。
——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化。滁州坚持把空间一体化作为产业合作的基础,加大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对接,优先推进通往长三角地区重点路网建设,努力形成水陆空立体化融入沪苏浙交通体系。
“要想与南京同城化、与合肥一体化首先要实现交通的无缝对接。”目前,滁州通往长三角沪苏浙地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有8条、国省道11条,其中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前列。
今年5月14日,安徽省发改委批复了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一期工程可研报告,万众期待的滁宁城际铁路节点性工程有望年底开建。项目建成后,滁宁两地老百姓从南京江北地区乘车到滁州只需要短短10分钟。已经建成的滁宁快速通道、104国道改建滁汊段等,从滁州乘高铁到南京仅需18分钟,乘车从滁州市中心到南京市区仅需40分钟。
与此同时,滁州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立体式“大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集铁路机场、互通立交、公共交通、水上运输、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正在规划中的合滁宁高铁、合连高铁、宁淮城际,滁州作为重要站点城市;宿扬高速天长段建成通车,滁淮高速、合宁高速改扩建等工程加快建设,滁扬高速、来六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滁州港已建成开港,可通江达海;滁州通用机场初步确立了备选场址。
——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化。从南京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到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近年来,滁州致力于和南京在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多点突破拓展合作领域。
公共交通方面,滁宁公交换乘中心建成运营,滁州和来安分别开通至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客运班线,两地跨省公交实现无缝换乘,南京602公交延伸至汊河经开区,天长16路公交直达南京金牛湖地铁站。
社会保障方面,实现了与沪苏浙的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养老金协助认证、异地就医定点范围扩大、工伤保险异地协查。
教育卫生方面,市、县公立医院与南京市知名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和诊疗合作关系,南京儿童医院和鼓楼医院集团在滁设立分院。开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广泛合作,与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合作创办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去年9月开学。
生态环保方面,滁州圆满完成青奥会等重大活动环保、安保等合作任务。与南京都市圈城市开展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实现滁河跨境断面水质信息资源共享。滁宁两市共同加强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滁河风光带,滁州境内已全面启动。2017年,滁州大气环境质量位居全省良好等次,控制幅度列全省第1位,全市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在宽广的舞台上,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视野、开拓的思路、开明的胸襟正成为滁州独特的气质、崭新的形象和耀眼的名片。
精彩的发展画卷——
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主动对接江北新区推动了滁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加速集聚、形象大为提升、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的多赢
作为“大包干”发源地的滁州,历来有着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宝贵基因。积极融入长三角、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这一创新壮举,推动了滁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多赢。
——实力显著增强。大融入带来了经济实力的大提升。2017年,滁州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等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产业加速聚集。目前,滁州已经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型化工、新能源、硅基材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拥有“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2个“国字号”品牌基地和一批“国字号”研发、设计机构和院士工作站等,成为全省三大家电制造、三大化工和四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去年高新技术企业数和产值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产业聚集的同时实现了转型升级。
——形象大为提升。随着合作交流的深入,滁州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来滁投资特别是来自长三角、江苏地区的客商络绎不绝。
——民生持续改善。得益于滁宁合作的深化,以及便捷的交通、产业的提升、教育医疗的合作,滁州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购物更加方便,就业更加充分,享受到了与南京市民一样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滁州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更强了。
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滁宁两市协同发力,共舞“大江北”、逐梦新时代,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业待兴!
以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开放胸襟、开明格局加快与南京同城化、与合肥一体化进程,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已经成为滁州开放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迎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滁州必将开辟“大江北”时代新一轮发展的崭新境界,书写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辉煌篇章!
(执笔:施璇、汪勇、张开兴、高立海)
市人社局组织多部门联动 强力推进四平市建筑工伤保险落实
王瑰曙出席岳阳市海内外专家迎新春联谊会
2019年《家庭医生报》广告总代理招标公告
湘潭:街道社区处置高空坠物隐患
贵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对评标专家丁萍的处理意见
从“大江北”到全面融入的滁州市对外开放全方位巡礼
与会代表热议: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胜
姑溪河航道(湖阳大桥—芮家嘴)维护性疏浚工程协调会在当涂召开
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刷脸即可
茅箭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志愿者在行动”活动
种果树,“一亩田”做到了既绿色又循环 图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8年上海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晋中市公安局公告
瓜洲镇:举办“好父母沙龙”
后备箱未锁 车内香烟不翼而飞
贺兰山岩画艺术节邀约世界的目光
滴道区政府区长徐铭巡查环保重点企业
谋有目标 干有方向——黄岩城市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纪事
冷空气南下 长沙未来一周前雨后晴有蛮冷
市三防总指挥部督查黄龙带水库管理处、流溪河灌区总管理处防汛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