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霸气”巡天造福全人类

观测近三千个天区 捕获上千万条光谱
本网讯(记者关鹏玉)天文学家们原本认为银河系的半径约为5万光年,但现在,这一数字要变成10 万光年左右。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管理和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已完成一期光谱巡天观测,正是这个建于兴隆县的科学重器“帮”科学家们重新认识银河系。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赵刚介绍,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研制的一架主动反射施密特天文望远镜,突破了天文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该望远镜建在兴隆县境内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这里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优越,大气透明度好,晴夜天数多,具备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
该望远镜自2012 年启动一期光谱巡天观测(为期5 年)以来,共观测了近3000 个天区,已捕获上千万条光谱。利用它的数据,天文学家共发表了sci 论文345 篇。
除了观测银河系的大小,郭守敬望远镜首次测量了近700 颗太阳系外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发现约八成的行星轨道都如同太阳系的近圆形轨道。这表明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独有的特例,这一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郭守敬望远镜正在给全世界天文学家提供帮助。“郭守敬望远镜会给全球科学家提供一个完备的样本,供他们去研究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褚耀泉说。
依据国际天文界惯例,包含郭守敬望远镜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三年的光谱数据已在2017 年对全世界公开发布,全球科学用户均可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随着lamost 光谱巡天的继续开展及光谱数据的公开发布,全世界更多的天文学家将聚焦于lamost 光谱数据在各个天文领域开展不同尺度的研究。
在兴隆,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中国人用自主设计建造的科学重器,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探索宇宙的重要平台,推动人类对宇宙形成和演化进一步认识,进而造福全人类。

防范诈骗预警:新年来这六类电信网络诈骗案多发
小长假首日,哈大、哈牡等高速收费站车流有序
市委常委、临泉县委书记邓真晓到关庙镇、鲖城镇调研秸秆禁烧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不让玩手机,少年跳楼自杀”引热议 各位家长你们咋看
已受理业务25000余笔
郭守敬望远镜“霸气”巡天造福全人类
周口至恩施临客20日试运行
市住建局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攻坚战
瑞昌市开展“爱眼日”活动
清镇市国税局宣传举三措助十九大精神之声清澈响亮
禹会区锦绣社区党工委办公室对8月份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游仙区首届农民丰收节开幕
1至7月呼市新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021万元 支出157709万元
【专题】第二十一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 更多
我市贴出首张“门前五包”责任牌
市领导走访看望机关单位干部职工
雨湖区检察院与监察委无缝对接 首例移送案件接案当日批捕
杭州西湖景区圣果寺遗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设计招标公告
银川市口腔医院与北京口腔医院签约
九江小学:寻找平凡英雄,争做最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