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清澈,水中可见鱼儿游动,还有小鷿鷈在水面嬉戏,这是近日记者在江宁区鞭鞍河泵站前池看到的景象。鞭鞍河曾是一条黑臭河道,去年虽然经过整治,但水质仍为劣五类。泵站前池是鞭鞍河汇入秦淮河的最后一道关口,今年,江宁区在全市首次尝试对泵站前池进行生物治理,将水引入处理设施,就地净化后再排出。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理,鞭鞍河水质提升,原本水质最差的泵站前池也已经达到五类水标准。
鞭鞍河泵站靠近宏运大道,位于秦淮河河堤下。鞭鞍河是一条断头河,长度约1.2公里,过去岔路片区多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汇入鞭鞍河,导致河水黑臭。去年,江宁区启动了鞭鞍河整治,截污、清淤,沿河环境整治,鞭鞍河面貌一新,水质改善。不过,由于鞭鞍河水体流动差,加上主要承担蓄洪排涝功能,泵站前池水质仍不理想。“晴天时泵站不能向秦淮河排水,又缺少补水,如果一段时间雨水少,前池的水质就会明显下降。”江宁区环保局相关人士说,鞭鞍河是秦淮河重要泵站,秦淮河水质直接影响外秦淮河水质,后者是入江支流,断面要参加国考,因此提升泵站前池水质非常必要。
经过研究,江宁区决定在鞭鞍河泵站尝试通过生物净化技术对前池污染进行治理。记者看到,泵站前池旁的停车场上有7个绿色的铁皮罐子,加起来有集装箱大小,这是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7个罐体各有分工,罐体里有微生物菌和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提供单位——南京瑞洁特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保昌介绍,这个污水处理站的治污原理就是将泵站前池的水加压吸入罐体,经过7个罐体7道程序处理后,水中的氨氮、cod等污染物被罐体内的生物菌“吃”掉,再排入河道的水,污染物能减少80%以上,氨氮浓度可达到四类水标准。
生物膜净化技术在鞭鞍河泵站前池试运行了两个月后,水质变化十分明显。经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吞吐”,前池的水由劣五类提升到五类水,已经出现了鱼类和藻类生物。区环保部门介绍,前池水质如果能稳定达到五类水,泵站调蓄排涝时放水就不会对秦淮河水质造成影响。
(记者 江瑜)
芜湖市广泛开展“品质消费、美好生活”消费宣传教育“五进”活动
昆明按下医学3D打印“快进键” 布局其产业应用的相关规划
沙扒镇志列入中国名镇志
市人民检察院驻市看守所未成年人检察室揭牌
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生物净化技术效果显著 江宁昔日黑臭河今水质达标
二月份我市存款降贷款增
玩转怀化|岩潭惊现古练兵场
目击乘客致电车队 要求表扬84路女驾驶员搀迎帮扶
七里河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技能大练兵”
站前大道工程有序推进
我市多管齐下推进社保扩面征缴 近2000家单位开通网上申报业务
市食药监局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全球最大稀土颜料基地落户包头
【市残联】微山拓展残疾人就业新途径
美国即将恢复对伊制裁 恐进一步冲击伊朗经济
小城建让11条小街小巷大改造
赵建平参加太谷榆次榆社寿阳代表团 分团审议
环境保护税取代排污费 宁波首个征收期平稳有序
中国快递协会一行来安阳调研快递旺季安全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