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在冬季—— 我市作家赴中山交流采风小记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这是一次迟来的约会,但照样甜美。
按原定计划,今年9月15至17日,中山市作家到我市交流采风;10月份,汕尾作家将到中山交流采风。但汕尾作家中山行直至12月8日才得以成行。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再次聚首的两地作家,彼此如朋友般熟络。在中山作家的陪同下,汕尾作家感受了中山市的宜居宜业宜游和创新活力,体味到更多的创作素材和题材。
仙人掌与石文化
抵达中山初夜,热情的主人端上一盘切成四方的形的菜肴,说是仙人掌。作家们啧啧称奇,仙人掌见多了,还不知道它能当菜吃。
次日,作家们来到仙踪龙园,据说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将仙人掌文化、佛文化、龙文化三者集于一身的大型农业生态文化观光园。园内最吸引眼球的是量天尺仙人掌,高8米,据说在原产地南美洲最高可达30米。传说神仙用其测量天的高度,因此得名“量天尺”。它每年6~10月份开花,一朵花结一个果,果实只有火龙果一半大,但比火龙果美味。作家们以千姿百态的仙人掌为背景,摆出千姿百态拍下来。作家们移步换形,仿佛亲临墨西哥式的美洲风情大峡谷外,同时从路两边展示不同朝代的石雕、砖雕、木雕、根雕领略到更多的人文气息。佛教中的“五树六花”,吸引作家们驻足留影。可惜因时间关系,作家们来不及进入龙园区域,去深入了解龙文化的精髓。
石文化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慢慢形成。汕尾作家没想到在中山石博宇宙城能够与历代中外奇石来一个美丽的邂逅。
这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地质与矿石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展馆;世界各地奇石美石以及主题藏品琳琅满目、瑰丽神秘,不仅让作家们体验到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心灵愉悦震撼。作家们观赏来自外太空的殒石,充满传奇色彩的价值3.2亿元的帝王七星,整棵43米长、在地下埋藏了1亿多年的银杏树化石,集万千恩宠于一身的平步青云石……新旧石器时代的出土石文物,让作家们穿越时空,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的生活场景;世界各地的宝玉石区、中国四大名印石区,又让作家们惊叹石文化的神韵亘古、博大精深!
星光联盟和红木文化
在前往古镇镇之前,我市作家们很好奇,这座荣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称号的小镇特在何处?
古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进入星光联盟·全球品牌灯饰中心,工作人员请作家们就座,仰望60米高的宏大中空,在“天空”中幻化出种种灯光世界,令人叹为观止。4台横跨五层的天梯,中间还有led仿真大鱼缸,散发着浓浓的现代气息……据称,古镇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晃区,融入了产业的功能、文化的功能和社区的功能,这些新概念的有机结合,凸显了它的特色。作家们参观了这里的三大展馆:国际顶级灯饰品牌馆、国际led光效体验馆和中国高端灯饰品牌馆;了解灯饰发展的趋势。
红木文化并不鲜见,然而大涌镇红博城却让作家们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感觉。红博城是国内首个集岭南、江南、徽派、仿古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典中式建筑群落,红博城充满了文化的音符。它搭配唐、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建筑,建成了唐宋明清四大中庭、岭南骑楼文化街,以及外形神似天坛祈年殿的会议博览中心。同时,规划了工艺精品店和琴棋书画四馆,集中展示和销售陶瓷、刺绣、玉石、沉香等传统工艺品。红博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红木家具大卖场。除了红木商贸展示交易外,它还被赋予了红木博览、文化旅游、情景体验、珍藏拍卖、艺术交流、建筑艺术等诸多功能。红博城是一个文商旅综合体,致力于为观众带来“旅游+购物+文化”的立体式体验。除了仿古建筑群和高档精美的红木家具,还有毛主席中南海生活用瓷、国内最大的鲁班锁、樟木精雕百子图箱、价值亿元的海南黄花梨、崖柏珍品,以及众多传统工艺精品。同时,还举行凤舞、醉龙、咸水歌等非遗项目展演;这天,上演的是节目是川剧“变脸”绝活,吸引了众多观众。
伍氏大观园在大涌红木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在这里作家们看到:灵动优雅的明式圈椅,长达3米浑然天成的独板大红酸枝画案,将浮雕、深雕、立体雕、透雕等雕刻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的罕见大红酸枝百子千孙大型雕刻沙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红木雕刻工艺存在着形式和精神两个层面,其中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在欣赏红木家具时,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和合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伍氏大观园产品设计传承了明、清红木家具制作精髓,体现“天人合一”,体现民族优秀文化韵味,彰显和谐自然,承载文化气息,传承和延续中华博大文化。
交流结硕果
两地作家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促进了双方的创作。
9号晚上的联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显然做了精心准备。中山作家于芝春穿上了新疆民族服装、化了妆,来了一段舞蹈,引发阵阵掌声;中山作家杨昌祥和黄祖悦也换上民族服装,来了一段《黄四娘》,让作家们笑声不绝。汕尾作家叶勤海献唱的一首歌也以咬字的清楚、准确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喉赢得满堂喝彩。中山作家秦志怀的朗诵一贯的高水准。汕尾作家马格、童小燕和林小冰也都一展歌喉……
活动的初衷是为响应省作协的号召,读书和创作并行,促进两地作家深入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地作家的文学互动,丰富两地作家的生活。今年5月中旬,中山、汕尾两地作协各推荐4本书给对方。交换共读的书目包括:中山《中国灯都》(长篇纪实)《一百年后 我凝视这村庄》(诗集)《不老的幸福》(散文集)《身后有一片芭蕉林》(小说集)。汕尾《鸟儿才听得懂》(小说集)《生命里的风景》(散文集)《岁月的皈依》(散文集)《一扇朝北的窗》(散文随笔)。今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两地作家共读8本书,分别写出评论。中山市作协先后在其刊物《红树林》用两期的篇幅刊登两地作家互评文章;汕尾市作协刊物《海陆丰》试刊号也用相当的篇幅刊登中山作家评汕尾作家的文章。同时,《中山日报》《汕尾日报》副刊也选登了两地作家互评文章。
自交流活动开展以来,汕尾作家林小冰、庄爱娟等多人的文章在《中山日报》发表;中山作家罗筱、妍冰等多人的作品在《汕尾日报》发表。
交流与碰撞,结出了累累硕果。

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组织开展执法设备使用与管理专题培训
商南县着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释之街道人大: 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
丹东市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泗阳县召开六塘河水环境提升重点工程2018年第3次现场推进会
重逢在冬季—— 我市作家赴中山交流采风小记
黑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张野到爱辉区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
市食药监局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见成效
我市出台“14条硬措施”加强预算管理
中原银行开封分行开展“金融服务进 校园”主题 宣传活动
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除夕在岗,连续11年头
创新创业大赛芜湖地方赛发出“英雄帖”
奉新43名学子获民间奖学金
玩游戏,娃“坑爷”?8岁孩子1个月花4万多元
市政府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签署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000多名师生为省运会倾情付出
部委“三定”方案陆续公布环保督察成常规性制度
周宁:引才育才为全域旅游注入新动能
溧水法院发出南京首份离婚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