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工产业牵动“五大产业”升级发展全力构建哈大齐经济走廊上的“桥头堡”
——访安达市委书记刘淑芬
张辉李桐本报记者赵洪秋
“安达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省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绥化市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以‘六城联创’务实举措为支撑,全力把安达打造成哈大齐经济走廊上的‘桥头堡’、哈大都市圈的后花园,确保始终保持走在全省县级前列。”12月16日上午,在安达化工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安达市委书记刘淑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刘淑芬向记者介绍,安达南邻冰城哈尔滨,北依鹤城齐齐哈尔,与石油名城大庆襟怀相依,地缘优势明显,石化资源得天独厚,人脉广泛。哈大、大广等高速公路贯通全境,高铁列车联通南北。作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安达物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明珠草场”之称,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这些条件、环境等因素,成为安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刘淑芬说,安达市委坚定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油头化尾”的战略规划,科学谋划好全市产业布局。绥化市委提出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目标定位,为安达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积蓄安达推动“都城地”建设的智慧和力量。绥化市委构建“1+4+n”产业体系和实施的“千百十工程”,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千亿级主导产业和第一支柱产业,(上接第一版)为安达加快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路径,我们有决心在五年内将新材料石化产业建成千亿级产业,为实现“4”的目标添加安达动力。绥化市委提出努力争当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领跑者,我们将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市必须强工业,富民必须打牢农业基础。安达以五大主导产业体系为核心动能,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实力强市、文化特色大市、生态旅游名市、文明幸福新市”建设。
刘淑芬介绍,安达建设了规划总面积85平方公里的安达经济开发区,已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科技孵化器,下一步要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达到119家,建设项目16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98亿元。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获得授权专利的企业15家,专利109项,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可达400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园区以安瑞佳为代表的新材料化工、以贝因美为代表的全产业链乳业、以香港胜记仓为代表的商贸旅游、以迪龙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和以中广核光伏发电为代表新兴能源五大产业格局强势崛起构筑平台。全市石化企业已发展到49家,产值几乎占gdp的半壁江山。伴随着安瑞佳集团俄气储运项目、兴达化工产业园项目和投资百亿的中俄天然气储气库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带动园区和主导企业转型升级。
刘淑芬说,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安达着力构建新材料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安全乳业、多元化生物医药、全域型商贸旅游、可再生新兴能源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市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中向好、持续提高。以改造升级“老字号”做活存量,深度开发“原字号”做优增量,培育壮大“新字号”做大变量为重点,加快推进中石油天然气分公司储气库、兴达化工产业园、北方商谷安达国际贸易城等项目建设,推动大智移云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产业项目建设的层次水平。发挥政府调控、引导和服务作用,持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重点推进先源乡、太平庄镇千亿斤产粮工程,持续扩大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和杂粮、北药、蔬菜等种植面积,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刘淑芬特别强调,安达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绥化市委提出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目标定位,重点打造绿色工业经济新业态,将化工、乳业等工业文明整体提升,与草原湿地湖泊生态旅游经济组团打造,有机连接,推进实体经济与大智移云相结合,打造复合型、平台型、生态型经济。特别是在化工产业建设上,实施全域创新驱动发展,以园区为承载平台,构建产业集群,裂变项目,向千亿级产业迈进。这次举办化工产业发展论坛,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定位,也与专家、企业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使全市上下重新强化了产业发展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意识,有信心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刘淑芬认为,为了确保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得到固化,关键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保障。强化产业项目导向,用项目锻造干部,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工作,在项目里选育重用干部,明确干部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干部积极投身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放管服”改革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制定“三定三抓”工作办法,不断扩大招商主体范围,灵活运用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链条招商、零地招商等新举措,精准招商提高了项目落地开工的成功率。年初以来,开复工产业项目77个,新开工产业项目68个,总投资43.2亿元,已完成投资16亿元,初步构建了洽谈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结构。
“开学拥堵”? 别慌,避堵攻略快收藏
雨山区委副书记程雪涛调研向山镇生态修复及313工业走廊开发建设办公室
江北新区20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 宜居宜业
深港跨境学童数量达3万人
广州市正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结业
以化工产业牵动“五大产业”升级发展全力构建哈大齐经济走廊上的“桥头堡” ——访安达市委书记刘淑芬
阿姨夜跑心跳骤停 幸得医生跑友施救
专家解密:莒溪大峡谷里竟藏着这么多“宝贝”
昆明市森林公安局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市财政局组织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肥城桃花节将上演12项精彩活动
济南一天抓拍437起加塞:车辆礼让 行人也要主动律己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市、区渔政联合巡航执法检查
全球水资源危机 对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七旬老人走上社区“百姓讲坛”
毕业生深圳报到可个人申办
把线下活动搬上网络直播 定海区妇联也来做“网红”
2018年春季教师资格认定体检公告
建德承接萧山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