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没有脱离危险。
针对此次中毒事件,杭州网记者联系了浙江省疾控中心。据了解,疾控部门对事故家庭剩余的黑木耳做了长达5天的模拟浸泡试验,结果显示:“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疾控专家表示,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
中毒目标锁定:米酵菌酸!
步骤一:初步判定
经金华市疾控中心现场调查,结合患者中毒症状,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家高度怀疑为米酵菌酸中毒。
步骤二:标本送检
此次送检的中毒标本包括患者家中剩余的干黑木耳、中毒患者的血液。中毒病例相关标本送至浙江省疾控中心理化毒理所检测。
步骤三:检测确定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中毒患者血液呈现米酵菌酸阳性,且存在中毒的剂量效应关系!即中毒的罪魁祸首确实为米酵菌酸。
而在剩余的干黑木耳中并没有检测出米酵菌酸!
此次也是国内首次通过实验室确证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且与食用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有关。
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病毒?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
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现有实验证明正常的干黑木耳中确实不含米酵菌酸。
实验室回放
为了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到底能否产生米酵菌酸等毒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对中毒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浸泡试验,结果显示:
浸泡1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2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3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浸泡5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检出!
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食物接触史、中毒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和中毒症状,可以明确此次事件确实为米酵菌酸中毒,而这个元凶确实存在女孩吃进嘴巴的黑木耳中。
通过 “涉事”干黑木耳及其长达5天的模拟浸泡试验,可以证明:
1、“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
2、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
3、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4、由于这种特定的外部环境一般很难被模拟,所以普通消费者家中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
5、分析省内外多次发生的类似中毒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关键词:过长时间浸泡。因此当天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基本不会产生导致中毒的量。
综上分析,总结为一句话:保持良好卫生环境下的家庭正常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最后,划重点时间到了!!
1、建议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
2、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3、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调查:多数90后把房产作为首要财富追求目标
段银弟在我市调研IPO扶贫工作时要求借力IPO增强企业产业扶贫能力
德安二中召开欢迎新教师座谈会
东城区开展 “寒冬送温暖”专项集中救助行动
我国航道护岸施工传统方法现浇砌筑历史在常州结束
省疾控:7·29黑木耳中毒“涉事”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
2018寻找东营最美公园!快来为你喜爱的公园加个油
车主将万元现金随意放在轿车后备箱 结果被代驾司机顺手牵羊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将于9月22日开考市司法局发出温馨提示
江苏省将对盲目扩大禁养区纠偏
我市本土首家公路施工总承包 一级企业成功孵化
郑剑戈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等工作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3月启幕
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冰城“斜塔”开门迎客每年4月至10月免费开放
青田小微企业增长量完成计划过半
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平台建设 助推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
全国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推进会在莆召开
钦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牛头湾大桥更名征求意见的公告
[中心医院]感冒不容小觑 或患“自身免疫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