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气象更智慧 暴雨预警准确率提升至80.2%


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建成并投入使用(图为宝安区西乡街道求雨坛)
深圳新闻网3月23日讯(记者 钟鸿冰)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据了解,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作为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多领域深度融合,为市民提供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精准智能保障服务,助力城市科学发展、服务市民美好生活。。
近日,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两会“部长通道”中表示: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从2018年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研究社联合发布的深圳气象发展指数来看:“2017年深圳气象发展指数为223.32点,2010-2017年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2.16%,较中国气象发展指数(mdi)年平均增长率高1.86个百分点,表明深圳气象事业总体发展速度领先全国,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市民福祉安康做出了贡献。”
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现深圳对气象情况的综合探测更精细。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356米气象观测梯度塔、海洋综合观测体系相继投入运行服务,遥测分辨率由1公里提升到125米,自动站网密度4.7km×4.7km提高至3.2km×3.2km,实现更细致、更立体、更直观的监测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
预警预报更精准。灾害天气预警平均提前量由45分钟提前到75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由67%提升至80.2%,台风24小时预报路径误差缩至65公里,台风风雨定量预估精细到街道,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时段提供精细到1公里的格点预报。
防灾联动更高效。建立“一级预警、两级监督、四级联动、社会响应”的气象防灾管理机制,并建立基于风险影响的线上基层气象台,突发事件预警短信全网发布时效缩至2小时,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不断降低。
气象服务更智能。市民可根据需求进行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别预警预报私人定制,基于用户行为和位置数据智能推送预报给用户,为地铁、港口、危化场所以等天气高敏感行业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和恶劣天气呼叫服务。现已形成7大类68种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较5年前增加1倍,个性化、智能化的“深圳天气” 两微一端成为市民喜爱、全国知名的气象服务品牌。
气象科技创新可持续。以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为纽带,通过局校合作、高新企业合作等共建共研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气象科技创新生态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业务试验并迅速转化,将业务需求快速反馈给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
深圳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深圳力争2018年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和气象服务满意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适应需求、创新引领、功能先进、服务一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整体实力保持全省、全国前列;气象服务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外超大城市同期先进水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全覆盖,市民随时可获取使用身边一公里范围的精准气象预报。

牙线会使牙缝变大吗?口腔医生给出了答案……
创新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介休市纪委监委 创新“片组督导工作法” 推动执纪监督监察落实到位
我市雨势明显减弱 仍需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卧龙区电动自行车要统一上牌了 重点有很多的免费
深圳气象更智慧 暴雨预警准确率提升至80.2%
齐市召开“3·15”座谈会
减速带用了多年没有一块缺损的 大嶝岛道路规划越发合理
曼彻斯特市代表团访问武汉 深化两市友好交流合作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甘南草原欢乐“香巴拉”
西宁市四区开启舌尖上的西宁盛宴
四川拟5年培养治蜀兴川执政骨干4万人次
通山县黄沙铺镇狠刹“升学宴”歪风
市商务局:市场服务中心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守住创建果实
的士雨中熄火 环卫工人赶紧帮推车
市五中精心呵护40名藏生参考
大荔县举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讲座
宿州市第五届“戏曲大舞台”圆满落幕
黄冈举办庆祝第28次全国助残日暨“寻找黄冈新时代保尔”活动揭晓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