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头佩戴“无线电跟踪仪”的江豚开始执行特殊使命。 高宝燕摄
6月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高宝燕发自江西)6月7日,在江西鄱阳湖余干县江豚湾,二头身穿“无线电马甲”的江豚被放入鄱阳湖水域,我国首次长江江豚无线电昼夜遥测研究启动。
这二头带着特殊使命的江豚都是健壮的小伙儿,它们身长分别是1.64米、1.52米,体重分别是54公斤、44公斤,年龄是12岁、8岁左右。
长江江豚是水生哺乳动物,近几年采用的水下声学观察,只是被动监听和记录在仪器附近活动长江江豚的发声,并根据发声分析长江江豚的活动,但无法长期跟踪记录特定长江江豚个体的发声和活动。由于江豚出水时间太短,卫星定位信号无法实时完成。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在鄱阳湖开展长江江豚昼夜无线电遥测研究,为鄱阳湖长江江豚精准监测和持续有效保护提供科学支撑。科研人员在鄱阳湖湖口水域、主湖区、支流河口开展长江江豚分布调查;设置水陆多基站,捕捞3头雄性江豚并在长江江豚身上穿上无线电跟踪仪器,安全释放后无线电昼夜跟踪。
江豚身上“无线电马甲”传来的数据可以系统分析鄱阳湖渔业等人类活动对长江江豚影响,初步弄清禁渔期、非禁渔期,白昼、夜间长江江豚活动的差异性;系统提出鄱阳湖关键水域长江江豚永久性监听站及预警体系设计方案;并获得长江江豚实时无损伤跟踪技术突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与长江自然相通,最新科学调查,鄱阳湖江豚数量约450头左右,占我国江豚总数近一半,被称为长江江豚保护最后的堡垒。鄱阳湖对长江干流长江江豚种群还有重要的补充和交换作用,同时也是长江江豚自然迁地保护区中长江江豚种群来源和交换的重要资源库。但是鄱阳湖高强度渔业活动和大规模采砂及水上运输,以及大型跨湖桥梁建设、近岸带开发等对长江江豚的影响日益严重,对长江江豚种群生存和繁衍有较高的风险。专家呼吁,尽快出台鄱阳湖江豚拯救行动计划。
编辑:宗夏
7月17日入伏 宁德市中医院喊你来贴“三伏贴”啦
郧阳区政协主席徐洪斌走进企业倾听心声解难题
湘潭市2017年度能耗“双控”工作迎考核
东盟经开区:整治乡村环境突出问题
第四届丝绸之路中国·西安“禧福祥6年西凤杯”国际乒乓球公开赛开拍 大西安赴一场乒乓之约
两头江豚穿“无线电马甲”被放入鄱阳湖水域
走进“欧洲麻省理工”,顺德制造牵手“最强大脑”
佛山高新区(狮山镇)举行党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汇报会
以真查真改的硬招实招 推动实现环境质量大提升
华安大同社区举办 “五·一”劳动节联谊晚会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今日在百年东街举行 品质消费美好生活
沈阳公布“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投诉举报电话
秒摇! 杭州楼市“第一摇”摇出180户家庭 购房者最关心的到底是啥?
盖州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暨全市河长制工作会议
市文广新系统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市政协部署生态文明试验区 建设专项督查工作
城管“三大行动”打造完美城市形象
《关于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廊坊转化孵化整改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万荣县:抓好十项重点 力推“两个崛起”
台风过境,锡城汛情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