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卿志国 胡小军)近日,笔者从道县住建局获悉,湖南省人民政府下文正式批准道县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县人民奔走相告,共庆这一喜悦时刻。
道县古称道州,有着2200多年的建制史,一直是县府、州府所在地。在秦赢政二十六年(前221),设营浦县,唐时为州,宋时为郡,元时设路,明、清时设府。自唐贞观11年改营州为道州,“道州”的称谓便一直沿袭,直至民国初年才改为“道县”。
道县素为湖南省文物大县,全县文物种类齐全,品位很高,分布广泛,保存良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记录,县域内各类文物古迹达36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其中,“国保”4处,“省保”3处,“市保”24处,“县保”126处。
道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形成了璀璨夺目,特色鲜明的道州文化。“千秋大儒承孔孟,一脉濂溪下湖湘”,理学鼻祖周敦颐出生于道州,悟道月岩,创立理学,“上承孔孟,下启程朱”,成为我国儒学的第二座高峰、“孔孟后一人”的圣人,进而成为湖湘文化先驱和世界文化名人。何绍基“何体”书法自成一家,史称“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第一人”“把中国书法艺术推向第三个高峰”。玉蟾岩稻作文化,独领风骚;福岩洞人类起源文化,大放异彩;鬼崽岭神秘文化,引人入胜。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革命伴侣何宝珍烈士“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红军长征过道州浩气长存,道州红色文化可圈可点。现有各级非遗名录47项。道州龙船赛传承千年,规模宏大,场景壮观,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为代表的道州民俗文化名闻遐迩。熊尚、蒋嵩、何坚、吴必达等先贤土生土长的道州名杰,其政绩业绩,辉映史册,光照后人,流芳百世;元结、阳城、寇准为官道州,政绩卓著、青史留名。元结山水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受“李杜”评价颇高,对柳宗元启沃良多;刘禹锡、柳宗元、徐霞客等涉足道州,各有吟咏,后世传唱;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苏辙、陆游、杨万里、朱熹、鲁迅等人的著述里,也多有关于道州的描述和咏叹。两千年道州古郡,名人荟萃,其开创的道德文章,惊羡世人。
道州古城保存完好,脉络清晰,格局尚存。古城西南有濂溪河,东南有潇水河拱卫,西北有右溪及东阳坊渔塘作护城河,东北有左溪及北门人工河作护城河,北有小山悬陡悬护卫,可谓易守难攻;且府衙内与城外有人工挖凿的隧道与天然溶洞相结合形成藏兵洞,城内可随时向城外增兵,如战事吃紧又可随时回撤,工事建筑之奇几乎可达巅峰,现道县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办公地还沿用古县衙所在,使用保存完好的7栋五十年代建成的苏式建筑办公,地下尚有未挖掘的大量碑刻。城内寇公街、湾里街历史建筑众多,西门涵洞、城墙转角巷、舂陵街、次山街、石牌楼巷保存了大量古建筑,有的是百年老店铺,还保持着上店下住、前店后住的风格。现存道州古城筑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朝大业十一年(615),时为夯土城墙。明洪武二年(1369)、万历三十三年有过修葺,均载入清嘉庆、光绪所修《道州志》。清代保持了明代道州古城历史格局,并一直沿续至今,古城尚保存1600余米城墙,其中,保存完好的石城墙1356米,南门保存完整,东门瓮城保存基本完整,道州石城墙2005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在南昌召开
注意!夏季蜱虫病高发 出行千万要小心哟
荆州海事局“六个一”推进廉政教育月活动深入开展
妻子患病行动不便 丈夫悉心照料十余载
台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喜讯|道县成功获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玉带社区组织学习《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
“百姓看芜湖”大篷车周六开往三山区
通济堰灌区水系河长制工作 取得阶段性成效
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组来景督查
更亮更休闲!滨州市区太阳湖周边30盏灯具更换升级
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对流动人口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
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到曲周县调研指导工作
五堰商场刘军:商海鏖战三十六载 见证十堰商业发展
辽源队“四个到位”提升采购经理调查工作质量
虎口救弟
同江市领导深入各乡镇调研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情况
市人社局扎实推进“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芦洲紧抓环境整治不放松
7家深企上榜世界500强!快来看你想到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