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抢占绿色制高点


莱芜科林光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该项目主要产品定位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太阳能电池片以及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的研发制造。 (记者 张宪政 报道)
2017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亿元,增长51.3%,实现税金1.19亿元,增长87.8%,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也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我市新能源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主要集中在利用太阳能、风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行业。近几年来,我市新能源产业抓住机遇,借势借力,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面临挑战
产业起步较晚
我市新能源产业尽管有阿尔普尔节能装备、金雷风电、希格斯新能源等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但仍处于成长期,规模不够大,整体带动力不够强,还没发展成为行业旗舰企业。多数企业是从自主研发或为主业加工配套起步,自我滚动式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市场风险的应变力不足。
创新能力不强
部分企业技术实力弱,缺少自主创新的研发团队,有的靠购买技术支撑发展,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拉动效果还不明显,核心竞争力较差。
发展思想有待提高
我市新能源企业个头都不大,有些企业负责人保不亏保现状的思想制约了企业发展,没有强烈的大发展意识,不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经营企业,有的企业负责人不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不借用外力发展,也不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没有挂牌上市的意愿。
产业规划相对滞后
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基本处于各区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市级层面的规划引领,在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产业集聚、政策扶持等方面没有相应的“顶层设计”,而且没有很好地与国家和省里的产业规划协调衔接,这也是我市产业规划体制机制建设的短板。
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我市的政务和金融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帮助企业进一步改善融资成本及政务服务等问题。
对策建议
新能源产业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生命力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市新能源企业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制造出了一批技术领先,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的好产品,深受市场青睐。随着我市新能源企业规范化运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前景将是一片光明。目前这些企业都具备了展翅高飞的实力,未来将会发展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支柱企业。
发展方向
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组织业内专家对我市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方向目标进行把脉,编制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国家及省里的规划相衔接,明确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定位和优先鼓励发展的企业及项目,科学规划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及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有序发展和规模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积极整合国家、省和我市已制定出台的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加大对上争取扶持的同时,研究设立我市新能源产业财政奖励基金,重点鼓励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并把税收减免、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等政府优势资源投向能带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重要技术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骨干企业之中。
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以及学校、城市道路等在安装照明设施或太阳能集热系统时可优先采购我市新能源企业的产品,对我市宾馆、商场、居住区、工矿企业等安装使用我市企业产品的要给予奖励,通过政府激励和市场驱动,形成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共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要进一步加快改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我市金融机构丰富信贷品种、创新抵押方式,加大对新能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公司对我市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新能源企业拿出优质资产或技术通过国内外企业参股、控股或收购等方式,靠大联强。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设立政府股权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行专项投资,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改进政务环境,制定我市新能源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完善相关激励和服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难消困,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发展重点
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有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6家,一批企业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企业建有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实践基地,特别是在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大功率风力发电主轴复合锻造、空气热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我市良好的“地利”条件将助推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驶入振兴提升的快车道。
要加快推动我市新能源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积极为够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专利技术,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全面提高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培养和引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研发设计人才、开拓型经营管理人才、实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要重点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新能源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推动企业集聚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利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一批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龙头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加工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市新能源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记者 郝磊  责任编辑 刘璇)


市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大会
双阳区推介全产业链订单农业
市长惠进才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并慰问一线干警和环卫工
佛山将创建300所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
林应武:推动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抓
新能源抢占绿色制高点
台铁出轨翻覆事故原因初判为转弯超速 列车司机被声押禁见
封开启动税收宣传月活动
京交会上体验虚拟仿真 市民导演“北京八分钟”
桥梁专家对沱一桥被撞桥墩和主垮进行安全检测
宿城清理整治违规门头店招
慈利县召开江垭片2—3月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点评会议
听取审议养老服务工作
威家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乘坐网约车纠纷
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原企业顾问汪昌跃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市民之家”闻书香便民借阅获点赞
杨浦区召开社会组织年度峰会聚焦社区治理
宜章县:引进香芋种植助脱贫
严打生猪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