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夜里,萤火虫散发光辉,夜空中荧光点点……相信许多“60后”“70后”“80后”都有这样的回忆。然而,这些点亮童年的萤火虫,现在却很难觅得踪迹。前不久,带着孩子去秦望山脚下一处农舍过夜的徐先生,见到了记忆中久违的萤火虫。
a
夏夜里久违的
萤火虫飞舞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市民徐先生带着孩子回老家小住,徐先生的老家就在秦望山脚下的越城区鉴湖街道马园村。和城里的周末不同的是,傍晚太阳落山后,天很快就暗下来,白天的暑气也逐渐消散,只听得附近林中一阵阵的蝉鸣和溪涧里潺潺的流水声。
不像城里到处有路灯,晚上8点左右,村子里已经几乎漆黑一片。儿子不愿意早睡,徐先生便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循着记忆里小时候走过的线路,带孩子出去遛弯,一路走一路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手机拿在儿子手上,可能不小心按到,灯光一下子灭了,儿子倒也淡定,没急着要我开灯,等到眼睛适应了四周的漆黑,就看到不远处的草丛里有光点。”徐先生表示,一开始以为是错觉,等定下神来,发现确实是一个光点,摸索着靠近,才发现是萤火虫。
徐先生轻声指引儿子去看,一个萤黄色的光点闪烁在一簇草丛中,在漆黑的环境中尤为醒目,凭着萤火虫尾部微弱的光线,大致能看清它的模样,橙黄色的背部,头部两条触角,尾部的“小灯”忽闪着。
“听我讲过萤火虫,也在书里见过萤火虫,但这是孩子第一次真正见到萤火虫。”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上一次见到萤火虫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这次偶遇萤火虫也给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带来难以言喻的新奇和震撼。
b
童年回忆里
萤火虫的美好
“萤火虫飞,萤火虫飞,点点星光在黑夜里散发光辉;萤火虫飞,萤火虫飞,用温柔的光把你包围……”这首歌谣里的场景,对许多绍兴市民而言,早就成了回忆。
“70后”的周女士回忆,小时候一到夏天的夜晚,大人们便会搬上几把椅子,来到门口、桥上摇着扇子乘凉唠嗑;小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在村子里疯玩。
她常常和小伙伴们“各显神通”地捉萤火虫玩,有些是直接拿自制的网兜抓;没有工具的孩子则直接用手去捉;还有的则会制定“战略路线”,组成小分队,一些人拿着蒲扇,踮着脚尖轻轻地跟在萤火虫后,等它们飞慢了,就迅速挥动手里的蒲扇,把萤火虫拍落在地,而其余的小伙伴则马上将萤火虫捉到手里,不让它飞走。
捉来的萤火虫被放置在玻璃瓶中,在暗夜里可以充当“小电灯”,晚上抱着睡;还有些孩子把萤火虫兜在塑料袋里,扎紧袋口,绑上绳子,像放风筝一样东跑西跑着玩。周女士还试过把萤火虫关在蚊帐里,微弱的萤火在夜里时明时暗地散发着光亮,就像是专属自己的一片小小星空。
c
城里的萤火虫
怎么不见了?
近年来,为什么很难在城市里看到萤火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萤火虫属于环境指示类昆虫,对栖息地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简单地说,萤火虫需要在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下才能生存,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可能导致萤火虫的消失。比如出现一盏路灯,就能让萤火虫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在城市里不见了萤火虫的踪迹,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萤火虫赖以生存的天然植被被破坏了。“即使依然有大树,有水源,没有食物的供应,它们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萤火虫爱好者姚先生告诉记者,萤火虫主要靠吃蜗牛为生,没有蜗牛的生存环境,自然没有了萤火虫。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绍兴夜晚的灯光亮度不断提高,各种路灯、景观灯彻夜不灭,影响了萤火虫交配信号的传递,久而久之,萤火虫的繁衍就受到了影响,直至现在的“绝迹江湖”。此外,水污染、光污染等人为的破坏环境行为,造成了城市的生态碎片化,这是萤火虫“绝迹”城市夜晚的重要因素。
甘区教育志愿者送教进社区
咸宁市启动建筑机械设备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英山县教育局严把“三关”防治“两宴”
寿宁推进家庭签约医疗服务:病人“往下引” 基层“接得住”
夏夜里,萤火虫忽闪忽闪 你有多久没看到这样的光景了?
《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条文解读(第1期)
安徽天长:举行《天长诗词》发行会
涡阳:72家单位接受“年考”
乐从开展“双达标”行动 查封7家企业
崇明大力开展以蛇蛙类为主的专项整治行动
邯郸猪肉价格同比指数持续走低
创新投入方式 助力专利转化
感动新区 温暖你我
伍家乡|全民携手禁毒 共建平安伍家(图)
从9月下旬至12月底 十堰集中整治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奋力开创新时代检察工作新局面
蒙山景区改造完工国庆节开门迎客
天津8月小客车增量指标摇号:个人中签率约0.45%
市政府召开四届第70次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