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卫体制改革 提升百姓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
湘潭卫生与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加强。2016年,全市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达到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8%。全市开放床位数由2012年的13018张增加到2016年的17775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由2012年的4.68张增加到6.26张。
5年来,湘潭共为20余万名妇女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30823名孕妇开展免费产前筛查,为近7万名农村妇女开展免费两癌检查。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2年的18.66/10万、4.45‰、8.24‰下降到2016年的7.01/10万、2.94‰、6.06‰。
同时,湘潭突出医改重点,医疗便民惠民机制不断健全,城市区成立了以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单位的医疗健康集团。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进。目前,全市已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25个,签约94.2万人,签约覆盖率29.4%,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40.92%。
“ 10月12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市卫计委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卫计委负责人就十八大以来湘潭卫计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市民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问湘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唐文静: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力进一步激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到2018年,公立医院各项新机制稳定运行,集团化、集约化、特色化办医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群众实惠性“三统一”的改革效果;基层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分级诊疗取得突破,基层首诊比例显著提高,就医秩序得到改善;中西医协调发展,医养结合事业深入推进,社会办医规模进一步壮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运行,科学有效的医保支付制度基本建立;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有效运行,药品价格趋于合理;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合理有效增加,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到2020年,符合市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药卫生服务管理新机制全面运行,系统化医疗保障体系、多元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法制化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全面建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相对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请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湘潭情况如何?

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罗铁辉: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湘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出生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全市的出生情况和全省差不多,一是出生总量增加,2016年全市共出生3.56万人,今年截止到8月30日,全市出生了3.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412万人,增幅还是比较大的。二是二孩占比大幅攀升,2016年出生二孩1.66万人,比2015年增加0.22万人,二孩增幅15.3%,二孩率46.7%,超过国、省平均水平。今年二孩出生1.9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52万人,二孩增幅31.27%,二孩率上升了8.67个百分点,达到了55.37%,已经超过了50%。三是高龄产妇增加较快,2016年计生年度(2015年10月1日始)至2017年8月30日,36岁以上的生育二孩的妇女占到二孩出生数的10.0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7个百分点。
从目前我们监测的情况来看,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后,去年二孩出生总量比例增加,2017年上升幅度增快,二孩比例进一步增大,而且呈进一步增快的趋势。可能在最近一两年,二孩的出生会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

记者:请问市卫计委在推进健康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卫计委副主任杨孜:市卫计委始终围绕保障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这一目标,用心用脑、用力用情,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医疗救助、财政补助等渠道对城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或全额资助,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城乡贫困人口,并加大城乡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倾斜力度,规范开展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工作,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
二是全面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对农村贫困人口做到三个确保:确保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确保到2018年底,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等9种大病集中救治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大病患者应治尽治。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
三是加强农村县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贫困村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设施设备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四是全面推进贫困地区预防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促进,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宜章县:引进香芋种植助脱贫
严打生猪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隆回县网络安全知识进课堂
全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
深化医卫体制改革 提升百姓幸福感
让扶贫产业更有生命力(专家访谈)
定远741户贫困户喜领“红包”
绝了!伊朗回绝特朗普的“橄榄枝”并且放狠话
在历城区办“不动产证”EMS免费邮寄到家
黄英梅率队督查环保工作整改情况
今后全国人大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立法?官方回应
小贼入室盗窃得手逃离时碰上店主!
印度内政部司长达尔玛·雷迪率队来乐参观访问
邓向阳来我市金寨县霍山县调研
江阳区黄舣镇力保节假日和汛期安全
第二届三亚世界瑜伽交流大会今天开幕
全国首家!浙江民盟盟史馆在杭州求是高级中学开馆
文锋西路、口岸大道等16条道路拟拓宽
北湖区参选作文在全市“森林防火进校园”征文活动中勇夺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