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声音】加强城市地名管理


吉首街头交通指示牌
  --市政协工青妇组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地名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的通力协作下,地名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我市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吉首市地名委员会,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2012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文,明确吉首市地名委员会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顾问,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任副主任,市政府办、财政、公安、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建设、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街道办事处主任任成员,市地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任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
  (二)开展地名清理命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扩容提质速度加快。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市先后4 次对城区道路进行命名:1999年对吉首市老城区道路进行命名,2009年对乾州新区道路清理命名,2012年对我市城区12条主次干道、20条路、75条街巷完成标准命名,并于2013年设置标准标识标牌。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对2012年后新建成、在建及近两年将要建设的46条道路清理命名更名工作,已形成初步方案。除进行大范围清理整顿外,我市还纠正个别违规命名情况,如三馆建设时违规命名“成杰大道”,地名办根据相关规定,将该路段更名为双拥路。同时,结合区划调整对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名称作了进一步明确。
  (三)完成门牌号码编制。2015年我市启动城区新门牌号码编制工作,对城区所有单位、小区、楼盘、居民自建房等编制门牌号码,共编制门牌号码1.8万个,解决了我市门牌号码长期无部门管理及1999年以后建设的建筑无门牌号码的混乱情况。
  (四)开展全国地名普查。2014年国普办部署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我市于2015年正式启动。经全市各单位、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共采集11大类、67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2000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26条,陆地地形名称268条,行政区域名称14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1015条,居民点名称1130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52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505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67条,建筑物名称68条,单位类地名4286条,并于2017年5月通过省普查办检查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地名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市地名管理依据是国务院1986年1月23日颁布实施的《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湖南省地名管理办法》于2013年废止,州政府与本级政府未制定相关规定。《地名管理条例》及《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没有明确各级地名管理机构与规划、建设、交通等专业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规定,也没有明确对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合法地名的补救措施、约束处罚的规定。因此各专业部门、单位在地名命名时各命各的“名”,不征询地名管理部门意见,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档次不高、内涵肤浅的地名被广泛使用,导致地名管理工作被动接受,被动管理,导致目前吉首市道路、小区、楼盘的命名五花八门,有的为了迎合营销需要,有意使用传统地名的谐音,如“胡家塘”改为“福佳堂”。
  (二)标准地名使用不规范。我市部分单位和干部群众还未认识到地名称谓的不一致、书写不统一、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随意使用不标准地名等不规范问题,不仅不利于经济建设、国际交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给现代化的交通、邮政、通讯等事业造成不便和损失。如“荣庄”与“云庄”、“营庄”,“云峰”与“云丰”,“杈桠”与“扯牙”,“荫上”与“阴上”等,使一些具有美好寓意及历史底蕴的地名变成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甚至贬义的名称。
  (三)地名管理队伍薄弱。地名办虽设在吉首市民政局,但是未设立单独机构,核定编制。目前地名管理工作人员是由民政局从下属全额事业单位调剂的,人员属于混编混岗使用,没有专门的地名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地名管理工作经费欠缺,各级政府只安排区划地名普查专项工作经费,日常的地名管理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地名办的日常工作经费由民政局从总体办公经费中调剂,而民政工作经费本就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地名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人员的不足和经费的欠缺造成地名管理工作出现“瓶颈”。
  (四)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尚未建立地名信息库,不能及时对各类地名变更情况进行准确更新,也不能与各相关单位实现便捷的信息共享。如我市门牌号码编制工作采取的实地查看、人工表格登记的方式,变更之后,市民政局向房产及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了全市门牌号码电子表格,但因工作人员查询不便及信息不直观,仍需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群众一次次到民政部门出具门牌号码证明,既浪费广大人民群众的精力和时间,又严重妨碍资源信息共享。
  三、工作建议
  (一)建立规章制度。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我市实际情况,参考地名管理先进地区做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吉首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市地名办、市直各职能部门在地名工作上的职责。同时,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全市在命名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名称实行先命名后许可的原则,使我市地名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二)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民政局的下属单位,核定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依托市地名委员会,建立市地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组织协调机构,将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形成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地名标准化管理。广泛宣传地名法规、标准和政策,大力宣传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争取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广泛认同、理解和支持,不断增强社会各界自觉遵守地名法规、规范使用标准地名和地名文化保护意识。编制《吉首市标准地名录》,作为社会各界和各级各部门标准地名使用依据。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民政、公安、经信、房产、国土等职能部门的智慧城市、数字吉首、网格化管理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准确的地名信息,不断拓展地名服务领域,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天台县筹建第五家众创空间,打造众创空间“升级版”
仙岛湖建“天空之城”观景平台 预计8月完工,可俯瞰千岛美景
2018年石家庄市平均降水量同比多53.3%
月湖区动真碰硬加强作风建设
省食安办来我市验收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聚焦两会.声音】加强城市地名管理
冯玉臻市长视察呼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2018年南宁高考首日平安顺利
太原理工大学举办 《以字行腔》专题声乐讲座
旌德县旌阳一小开展全省第9个爱国卫生法治宣传周活动
常州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启动环保专项行动
男子酒后为寻刺激 纵火烧车致损失48000元
曹路宝率队来滁考察
麻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柯泉一行到区国税局调研税收工作
市人社局领导干部清扫路面积雪
上海黄浦消防“三微法”探索“互联网 ”教育新模式
漫山遍野的铃儿花,就在深圳这个森林公园!快来探花吧
向阳花开金灿灿春风化雨爱心满
“迎冬奥 上冰雪”花样滑冰表演亮相津城
80岁老人公交车上晕倒 驾驶员第一时间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