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潭记》是明代平潭人李愈为怀念父兄所作,文采飞扬,堪称传世佳作。平潭古镇,因潭得名。潭西滩地曰“街”,潭北丘壑曰“垴”。平潭李氏一族居“垴”。李愈父少时伴潭而习,乐号“潭水”,与潭递进,功成名就。潭被水激没后,李愈思亲心切,又围水筑潭,命名为“怀潭”。
瀑里村东有一山,名老爷庙山。据记载,半山腰曾有一眼泉水,清泉涌出,沿峭壁飞泻而下,落差近百尺,似白练挂壁。明代乔宇触景生情为此泉题名“瀑布泉”。明代王琼观此景作诗曰:“悬崖百尺尽生寒,却有清泉出石间。安得五丁无限力,源头凿见令人看。”此泉形色明丽,景色宜人。当时民间的工匠题刻“瀑水流光”四字,镶嵌在瀑里村付家大门门楣上,年代无考。瀑布泉顺山势而下,汇成一条小河潺潺流淌滋养着瀑里。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河边总是人来人往。大人挑水洗衣淘米洗菜,孩童嬉戏玩耍,十分热闹。沿河两岸有良田数百亩,菜蔬瓜果,皆有种植。收获季节,蔬菜满园,瓜果飘香,粮食满仓。
“旧池塘”就是现在的鱼池,即明代李愈居之以思亲加以修葺为潭而命名为“怀潭”的地方。过去,这里有一泉水翻滚涌动而出,形成湖泊。清水碧蓝,微波荡漾,亭台楼阁,莲花盛开,水中鱼儿追逐着,水草翠绿。传说,北京故宫金水桥的金鱼就是这个鱼池培养的。每逢正月十五就要在此举行盛大的放灯会,各色花灯在水中浮动,惹得邻村乡民驻足观赏。
潭,水凼也。风和水静,则潭平;水激潭没,故怀潭。《平定州志》载,“平潭,在州西二十里桃江北岸,有宋熙宁敕建寿圣寺,一区众水汇潭于前,平衍光鉴,故名。”而“怀潭,在州北五里瀑里村,州人李愈居之,以思亲而命名,自为记。”《怀潭记》三次写“潭”,一次比一次动情,可见愈对潭的一往情深。既是为父兄居潭、名潭,与潭情独尊所感,更是将思潭、怀潭的情愫发挥至极致。
李愈在《怀潭记》中说:“惟予家世,平定之赛鱼人,离郡西二十里许,有古寺一区,众水汇潭于前,平衍光鉴,故以平潭名镇,居民数百家,去镇三里有村亦以平潭名,惟予李氏一族居之。”李氏十三世李可贽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所辑的《李氏家谱》序中所言:“吾李氏一族,自唐宋来世为平定义井都人,在唐季多显者,今南庄有高冢垒垒可验也,荒远不可考传,有远祖名恕,仕为唐昭义将军,四世生之才,之才巳入金仕总领,世世相承,六世焕在明初,始合族居平潭,称平潭李氏。”乾隆四年(1739年)十七世李占春写的谱序说:“按旧传之绪,遍访族姓,历考墓碑,虽曰吾李氏世籍,平郡唐宋来巳相传有人矣!然世系不接,难以编辑,面予之所考而有据者,远祖之才,即推为始祖,始祖而下本支考旁裔难籍,至六世至焕,由义井都迁赛兴都,其所载子孙,虽有谱所未及者,要亦按平潭先莹之宗碑。”
平潭李家的4个重要人物,首推李璞(1442-1526年)字蕴玉,号古潭,有义行载入《平定州志》,以勤俭积粟三千余石,正值饥荒,散赈乡人,不因里例,党人多赖以生,躬瘫弃尸百数人。高陵吕楠为贺古潭李先生八十寿辰作序,载入州志。其次是李凤(1465-1553年)字来仪,号双崖,曾敕封儒林郎顺天府推官,“少而耕于平定之野,事其父孝,扶弟若妹有恩,其性简直,喜面规人之过,然于人施,于其族敦睦,以敬乡之称有德者必归先生,后进之士相率为师”。李凤的长子是李应奎(1487-1562年),字文辉,号潭水,少时读书寺中(平潭圣寿寺),甫冠领乡荐,明正德庚午(1510年)举人,授陕西高陵县教谕。明宣德戊申状元吕楠称他:“孝友之行,可通神明,笃信之学,不愧往哲,有过目成诵之资,食荼如苦之节,振颓激顽之品,先人后已之行”。应奎著有《潭水文集》《潭水诗集》,业绩载入《山西通志》人物篇和《吕泾野文集》,应奎足下七子,念、愈、慈、爱、悫、意、恳。
《怀潭记》的作者李愈(1509-1575年),应奎仲子,字惟中,号蒲石。明嘉靖甲午(1534年)与季父应箕同举乡试,嘉靖乙未(1535年)与兄念联捷同榜进士。李念考中进士后,“少随父高陵学会”,高陵是明宜德戊申科状元吕楠的故乡,吕楠同应奎交往很好,一见李愈,说:“异日当为国器”。愈初任钱塘知县,继任刑部给事中。其间,曾向皇上奏陈六条利民方略,并获准施行。后转为礼部右给事中,奉命巡视京畿兵营,发现守城兵将只知领饷,不习征战,便上疏皇上:“安不忘范,治不忘战”,并提出加强京畿守卫的建议,得到皇上的认同和许多大臣的称赞。但因触及到某些权贵的痛处,之后便遭到陷害,贬为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知府。当时,归德府刚遭水患,百事待举,为政艰难。他精心规划,悉心整治,不数年,便修葺一新,声望大振。原来反对他的权贵更加嫉恨,千方百计诬陷他,终致罢官而去。
李愈晚年在家乡居住时,在瀑里村买地修一水潭,并撰文《怀潭记》,以表怀念家乡“平潭”,并含意怀念父亲潭水先生,所以瀑里村的水潭,由龙庄甄君侍御郎命名为“怀潭”。
今读《怀潭记》,令人思绪缠绵千言难表。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敬老爱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哲孟子用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道出人间孝道之本。孔子在《论语》中三讲孝道:其一“是谓能养”,其二“和颜悦色”,其三“继志述事”。阐释了从物质赡养到精神敬养,再到道义传承的三重境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论生活怎样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而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家风之一。
《怀潭记》是一篇颇有内涵的优美散文,仅700余字,惜墨如金,散而不乱,散中有神。文章围绕“怀”与“思”字着墨,是全文的中心线索,共出现31次之多,作者运用自如的一条线,就是文章开头开宗明义引出了“怀”与“思”字,“怀思也,人生而思,其官属于心。思孰为大,思亲为大。”“怀潭”就是为了“思亲”,一语就把传统孝悌文化这一主题点破。
紧接着提出了“兹潭也,何以名怀”的问题,从而由“思亲”转入对亲,即其父李应奎(号潭水)的记述,包括平潭李氏世家、平潭得名,其父修业、仕宦之途、归里敬老养老以及为了怀念父亲在“郡北数里之瀑里,买加修葺,颇亦成潭”等等,约占了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文章虽然较大篇幅未出现“怀”与“思”字,但恰恰是“怀”与“思”的重要铺垫。直到段尾才以“遂命名为怀潭”对“兹潭也,何以名怀”的命题作了恰到好处的表述。
文章的第二段是中心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古之于亲也”即传统孝悌观点的感慨。“怀”与“思”字在这一段很集中,共出现了20次之多。以“怀”与“思”展开论述,论理精辟,妙语连珠,发人深省。段首连用了4个“思”字的排比句式“夫古之于亲也,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所嗜,思其所乐”,紧接着引出了兄弟“杖游潭上”,睹物思人,又是连续5个“思”字的感慨:“见其溥博静深则思其德,川流不息则思其健,盈科后进则思其化,风行水上则思其文,澄不清而挠不浊则思其量。”至亲至孝之情令人肃然起敬。段尾以“予于兹潭也,盖终身怀之矣”的现身说法,意在教育子孙后代,“惟予之后,敬能励志向上,读书于此”,最后用4个“怀”字一气呵成,揭示文章的主旨:“其出也,则怀仁义以事君;其处也,则怀德刑以修身。不怀仁义以事君者非忠,非忠者无君;不以德刑自怀者非孝,非孝者无亲,天地所不容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正因为李愈在《怀潭记》中打造和锤炼了别具一格的语言,使得文章中弘扬的孝悌文化、家国情怀等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千古。《平定县志》对李愈《怀潭记》予以高度评价:“此文情深意切,很有文采,旧志艺文曾著录,并称堪与欧阳修所作《泷冈阡表》比美,为传世佳作。”(见1992年版《平定县志·人物》)有诗赞曰:“市丞领衔论怀潭,披风石径旗云满。萌草青玉铺天绣,累山瀑影韶华年。夕阳黄土卧石瘦,晓月乌金起斗转。借来幽谷种芳淑,巍峨放野郗家泉。”
市福利院开展清明扫墓敬先烈活动
成都全搜索特别策划:天府成都的三行情诗
[关注]十堰这59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名单)
“试写高考作文”(8):写给2035年的你
2017年上海GDP首破3万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约17.69%
从李愈的《怀潭记》看孝悌文化传承
压实责任 筑牢防线 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
道班班长康厚全:用心护好每条路
【水到渠城共发展】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齐聚 许昌“干渴之城”华丽变身“北方水城”
德州青少年社会工作协会成立
上半年四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
源城传达学习省“两会”精神
统一思想认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新会“童心绘税”活动今日开启巡回宣讲
湖南未来三天天气闷热多阵雨 注意抓住降雨间歇收晒作物
中国家庭教育专家组团来宜!四场专业领域顶尖讲座,精彩不容错过!
用“花语”说“爱您”
房县6家商业服务业单位获市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太平人寿VIP客户体检专场稿件
落后7分奋起直追谌龙险胜西本拳太 下轮将迎战卫冕冠军
关于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通告